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松滋地税局始终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地税整体工作水平、展现地税优良风貌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创建力度,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文明创建与地税工作相得益彰。先后获得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地税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荆州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荆州市地税系统红旗单位等多项荣誉。2009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2.
地税文化建设是实现地税科学发展,履行税收工作职能,实现税收工作与时俱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构建和谐地税的需要。因此,全市地税系统应该坚持探索和践行文化建设。在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之上,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战略规划、丰富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品牌、坚持齐抓共管,把乐山市地税系统的文化建设推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乐山市地税系统坚持把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动力,已建成了市级文明行业,建成了一个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2个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9个省级文明单位、9个省级青年文明号、5个省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单位创建实现了全系统“满堂红”,10年来乐山市地税局共荣获各种荣誉167项,涌现出一批受到中纪委、国家税务总局、省、市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树立了良好的地税形象。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发展旨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社会品质,它是推动科学发展,让我们进入“中国2.0”时代的基础。立足于文化安全,强化现代文化意识,以我文化为本,学、用优秀他文化、异文明属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实务,它是加强民主政治制度与法冶中国建设的诉求,是建现代中国之需;习用优秀的他文化、异文明是与人竞争并有优势的保障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记,文化建设、繁荣拟增大优质他文化的引进力与接受度,应大尺度地吸纳、借鉴他文化。  相似文献   

5.
地税文化对地税事业起到了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的作用。发挥地税文化的优势,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营造文化氛围为基础,以制度体系建设作保障,以行为约束为先导,以建立保障机制来推动。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是受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诸多条件制约的,其实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泅渡.抑或是一种变迁,但逃脱不了以本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文化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无论在起点和路径上。文化现代化都具有依赖性。中国在文化现代化的践行过程中经历了几多曲折和教训,如何立足本国的传统和实际。走一条契合中国特色的文化现代化之路是几代人奋力寻找和摸索的,以生态文明为最终归宿的文化现代化是目的,其路径不仅需要从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进步,也需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追逐.只有两相结合.才能快捷又稳妥地进行文化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税”月悠悠流年.春风杨柳争妍。到新年阳春,松滋地税已经走过了整整17年的历程。17年“税”月多艰辛,17年风光争朝夕,17年的打拼17年的爱,松滋地税人用心血和汗水、责任与忠诚浇铸标立了“魅力地税”的卓越品牌。  相似文献   

8.
连续4届荣获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荆州市审计局.在文明创建你追我赶、如火如荼的新形势下,把文明创建作为提升机关管理水平,提高队伍素质,促进审计发展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文明审计.不断丰富审计文化,努力提升创建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提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和云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宏伟目标。地税部门代表省政府管理全省地方税务工作,在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重要因素。做好地方税收工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对地税部门的基本要求,又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兴税的背后     
数字在这里跳跃,23086万.27852万,33538万。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枣阳地方税费收入一路高歌:媒体在这里聚焦,国内多家知名媒体先后报道了他们的业绩:荣誉在这里扎堆,该局先后荣获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卫生单位、全省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襄樊市优秀地税局长”陈学信同他的一班人一起率全员创建了“襄樊市地税系统红旗单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州市地税局把深化纳税服务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把提高地税部门公信力作为着力点.通过挖掘纳税服务内涵、创新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流程,着力建设诚信、公正、高效、服务地税,实现征纳关系的良性互动,部门形象和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了地方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局机关于2005-2009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8—2009年被湖北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粗放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遗留下来的工业文明理念正制约着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进程。实现珠海创新发展必须大力强化生态文化精神支撑。要以战略眼光谋划珠海生态文化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生态文化教育,并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就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明确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明显提速。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5.9%和28.7%。2010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文化贸易逆差有所缓解。从行业门类来看,2011年1-7月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领域中艺术品出口额最大,为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  相似文献   

14.
多党合作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丰富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的内涵,将之提升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分别从政党文化、党派合作史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三方面来论述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显示出世界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美好前景,同时各种文明的碰撞也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文化的认同问题。要消解认同危机,增强当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全面认识当代中国文化的多维特性,树立文化自觉;持续增强当代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培育文化自信;理性选择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6.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后世博时代,上海处在历史赋予重要使命的发展阶段。处在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十二五”时期。从理论上厘清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国际趋势,有助于了解上海实现国际化大都市总体目标的发展走向。从实践上探究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认同的基本现状,分析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城市政策、城市形象五个基本要素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上海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广东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文化沙漠”说的自辩到“文化北伐”说的自恋再到“文化广东”论的自信二三个不同阶段。对“文化沙漠”说的驳斥和自辩,具有文化自卑的心理。“文化北伐”论,是内地学人对广东文化的鼓励,对新文化精神出现的期盼,也是对改革开放程度相对不足的内地文化的自我批判和超越;对广东人来说,既有文化自卑心态,也有文化底气上升的自信。“文化广东”的提出,既要回应市场经济的正面冲击和负面影响,也要树立新的广东形象、提振广东文化精神,是广东文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底气十足的自觉选择。当今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新阶段发展的自觉追求: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融通.成为新的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主力省”、“试验区”、“先行地”.[11成为新的战略目标:其间始终闪耀着文化自觉精神的光芒。广东30年来的巨大成就的取得,是文化精神烛照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也不能离开文化精神的烛照。在文化精神的烛照下.广东的未来发展将有更为深刻更为人文的跃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草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互作用、融会贯通、共同进步的历史。只有正确揭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特征以及草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关系,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草原文化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观世界文明史,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美国文化、儒家文明等都不是孤立生成与发展的。在频繁的交往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互相融合与学习,从而不断发展与进步,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要靠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思路,创造新的环境,切实推动和保障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