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煦 《瞭望》1999,(28)
6月28日凌晨4点45分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夏尚武站在天安门广场国旗杆旁,面对摄像机,向全国人民,向广场地区的5000多名观看广场升国旗仪式的各界人士郑重宣布: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从今天起,天安门广场将恢复开放。站在改造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上放眼望去,天安门城楼上虽然还有未拆除的脚手架,但被重新擦洗过的金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华丽无比;广场上新铺装的浅粉色的花岗岩地面坦荡如砥,东西两侧新增的两块绿地绿草如茵;清洗一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雄伟圣洁、巍峨挺拔…  相似文献   

2.
天安门作为中国的象征,它的形象已随着各种传播媒体深入千家万户,人们对它是再熟悉不过了.那庄严的城楼,凝重的红墙,明亮的琉璃瓦,特别是挂着的八盏大红宫灯,长长的黄色流苏随风荡漾,衬得宫灯更加火红.这一切,无不使人怦然心动,肃然起敬. 但是却鲜有人知这八盏宫灯的来历. 一九四九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筹委会把天安门城楼的布置工作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9,(18)
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低垂;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哀乐低徊。黑纱、白花、冬青…… 一位战士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一位伟人去了。 1989年4月22日,历史,记下了这庄严肃穆的时刻; 8时30分,首都4000余名各界代表怀着悲痛的心  相似文献   

4.
宏美国博     
《党政论坛》2012,(2):30-31
人们常说,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心脏”。国博处于“心脏”左边,相当于人的左心房。 人们常说,北京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天安门和大会堂主要是政治的,国博主要是文化的。因为国博,因为这个极具重量级的文化殿堂,天安门广场成了这两个中心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刘则永 《团结》2009,(1):48-51
1949年10月1日下午.金秋的北京,风和日丽.碧空万里。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毛泽东身边。站着一位留着短须、面容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长者。他,就是刚刚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  相似文献   

6.
邱剑敏 《求知》2009,(11):13-15
阅兵是展示国威军威的重要窗口。今年10月1日,走过82年辉煌历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检阅。气势恢宏的国庆60周年阅兵,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魂。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仪式。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广场中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表达着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福。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北侧花坛上,红白两色花朵组成的花环,寄托  相似文献   

8.
我们看了电视和报纸关于“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真相的报道,感到非常震惊。对“法轮功”痴迷者愚昧无知,自寻绝路深感悲怜,对残害生命,罪大恶极的李洪志和“法轮功”表示极大的愤慨!这是李洪志一伙人以残害练功人员生命为代价,图谋向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人民、社会示威的疯狂之举,充分暴露了“法轮功”是一个具有政治阴谋的反动组织。几个“法轮功”痴迷者除夕在庄严神圣的天安门广场制造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结局悲惨沉痛,教训发人深思。这一悲剧充分暴露了投靠西方反华势力的李洪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再次证明了“法轮功”邪教组织已沦为西  相似文献   

9.
国庆前夕,笔者怀着一颗无比敬重之心,走进了国旗护卫队这个特殊的集体,目睹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情景,感受了国旗护卫队队员们的平凡与崇高。 国旗护工队是由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旗卫士”荣誉称号的天安门广场原国旗班扩编而成,主要担负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和护卫任务。每天清晨,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护卫着五星红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把国旗升上广场上空;每天傍晚,再把国旗降下护送回营地,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常讲这样一句话:“我们深深懂得肩上扛的是祖国第一旗,升…  相似文献   

10.
白晓朗 《各界》2011,(2):90-92
欣闻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再版《天安门诗抄》。我的思绪立即回到了30多年前的1976年,回到了当年4月惊天动地的天安门广场。 30多年,我们这些当年的黑发青年已变成了白发老人,但当年天安门广场铺天盖地的花圈、诗词以及“童怀周”的往事,依然活在我们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1.
青铜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亮相,作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将在此长期展出.由于它立在天安门广场这样的特殊场所,自然有些意味深长. "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英国<独立报>记者克利福德·科南认为,孔子在中国的复兴,除了历史因素,也有现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规划方案略览(1949-199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瞭望》2002,(14)
一、巴兰尼克夫方案 时间:1949年12月。 提出人:巴兰尼克夫,苏联市政建设专家。 简介:发展大工业,以提高工人阶级所占人口的比重。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建设首都行政中心。第一批行政房屋,建在东长安街南边;第二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外右边;第三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的外左边,并经西长安街延长到府右街。  相似文献   

13.
黄海 《瞭望》1995,(19)
社会呼唤正义时代需要英雄──“警民同心万里情”活动在首都引起反响黄海4月4日清晨,6位警官和数千名各界群众一道肃立在天安门广场,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敬礼。陆续在十余个省市举行的“占民同心万里情”全国巡回汇报活动由此拉开椎幕,并首先在北京掀起了一股...  相似文献   

14.
杨晴 《瞭望》1984,(41)
十月一日上午,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五十万军民参加了广场上的庆祝活动。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等,来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时,广场上无数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欢乐的乐曲和群众的欢呼声使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沸腾、欢乐的海洋。邓小平同志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由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陪同,乘坐敞篷车检阅了受阅部队。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0,(10):45-47
<正>10月1日:国庆节(1949)10月1日是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这天下午2点,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阅兵式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6.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4,(12):89-90
1966年初夏,我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乱翻了天。 毛泽东在天安门多次接见红卫兵,父亲每次都看电视。天安门广场上“伟大”、“万岁”的标语到处都是,字写得特别大,非常显眼。父亲看了一个劲地摇头,但不说话。余湛邦一直陪伴在侧,他说,父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向来反对个人崇拜的吗?”  相似文献   

17.
国庆40周年即将来临,笔者走访了为国庆首都之夜增添光彩,担负施放礼炮、礼花任务的北京武警总队国庆礼炮中队。 据了解,今年国庆节放花的规模大于以往任何一次。国庆夜晚7时,将有上百门礼炮同时鸣放,7时20分,近400门礼花炮将在天安门广场、工人体育场、龙潭湖公园等9个点同时将一发发五光十色的礼花弹送上夜空。其中,作为国庆庆典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将设礼花点121处,礼花炮126门。今年天安门广场放花的时间将长达1小时,总共放各式礼花弹5万多  相似文献   

18.
沈绿 《党政论坛》2009,(16):46-46
墨西哥城的“天安门广场” 墨西哥城是用土填湖积聚起来的,海拔2259米。市区1500平方公里,号称世界最大的城市。市中心的宪法广场据说是世界第二大广场,每天升降旗,是他们的“天安门广场”。广场平整,被一圈历史围绕着。太阳从总统府的方向升起,这里曾经也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总督府,  相似文献   

19.
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总企图把西方的民主,特别是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引进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袭击,特别是今年4月中旬以来在首都发生的从学潮、动乱到反革命暴乱的整个过程中,这些人更打出“争民主”的旗号大肆贩卖这种货色。尤其令人气愤的是,这些人甚至在5月30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搭起了一座叫  相似文献   

20.
破解地铁投资的世界级难题,使北京获得了地铁建设的世界级速度3月31日,奥运圣火从雅典到达天安门广场。正要去唐山的张补民在北京站广场前的大屏幕下观看了电视直播。今年48岁的张补民在北京从事饲料技术服务工作已有5年。他告诉本刊记者,在这5年里,他感觉北京变化最大的就是地铁建设的速度和公交、地铁低票价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