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喜欢看李小龙功夫片 晚年毛泽东喜欢看电影。往往一听说有好电影,就立马放下文件去看。毛泽东喜欢看的电影有几类:一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二是传记类影片,《林肯传》、  相似文献   

2.
李安总是在其影片中贯穿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主题,从而努力探触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现状,并试图呈现出女性意识的某种觉醒。以电影《色戒》为代表,影片中大量地运用了奇观及视觉快感等理论,呈现出李安电影独有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电影《情书》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日本作家兼导演岩井俊二是小说的创作者及电影的编剧、导演。影片在小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亮点,成为影片成功的巨大魅力所在。岩井俊二对小说改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技巧,可以通过人物表现、意境构造、情节变换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电影《情书》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电影《情书》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日本作家兼导演岩井俊二是小说的创作者及电影的编剧、导演。影片在小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许多亮点,成为影片成功的巨大魅力所在。岩井俊二对小说改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技巧,可以通过人物表现、意境构造、情节变换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电影《情书》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中,革命战争题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导演们对此类主题影片的处理,思路大多接近,即观众看到的,似乎总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遍布银幕——战争的恢宏与勇士的壮烈往往是这类影片侧重去呈现的内容。而新近放映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一部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则选取别出心裁的表现角度和观照视点,  相似文献   

6.
80年代电影市场刚开放不久,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看电影也成了恋人活动的首选,《庐山恋》是当时最受恋人追捧的影片。电影票价在1毛至5毛之间,除了收费电影院,露天电影院或者单位包场电影,因为能够省钱,也是恋人们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侯孝贤,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1947年生于广东梅县,出生不久即随父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1981)成名,之后有《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尼罗河的女儿》等多部影片获得国际大奖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并引领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他的电影以细腻感性见长。  相似文献   

8.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一部无声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他在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后依旧采用独特的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饰演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笔者试图通过对电影《摩登时代》剧情和拍摄手法的分析,初步探究本部影片如何揭示物化主题,找出影片所蕴含的多层讽刺以及由电影形式本身所揭示的物化与讽刺。  相似文献   

9.
军国主义历史观的大暴露———日本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出笼的前前后后·沈一高·1998年5月23日,旨在为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反动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正式在日本150家影院上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多年后的今天,炮制这样的电影,显然...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在美国,有两部资金投入不多,但是票房收入突出的影片,一部是美国影片《女巫布莱尔》,另外一部就是德国影片《罗拉快跑》。文章将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电影《罗拉快跑》的成功现象。对其内容特征、叙事手法、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剖其成功现象背后的内容支撑。  相似文献   

11.
拍摄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用它朴素的画面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时至今日,该片依然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结合影片色彩的特点,重新解读《肖申克的救赎》,对当今电影创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艺术的感染力,向我们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深入百姓生活,了解到百姓心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电影在感人至深的同时,影片展现的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相似文献   

13.
赵媛媛 《工会论坛》2014,(1):124-127
随着电影题材与体裁的扩展,动画逐渐成为构成影片形式与结构的重要元素,在实拍电影中各种形式的动画元素层出不穷。但如何在电影情节中引入动画元素,如何用动画的情节表达电影的核心思想,完成多元形式同一主题的表达是研究此类电影的关键。从心理意象角度构建视听联觉、图形同构、创意变形三维本体模型,以电影《迷墙》为例探讨动画影像造型、色彩的表达方式,分析动画变形下的隐喻效应,可以为探索现代电影与动画的有效整合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从《黄土地》的成功改编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优秀的电影往往改编自文学作品,他们或取其村或取其义,不一定忠实于原作,却常常超过原作的艺术价值。《黄土地》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电影《飘》杨慎生美国电影《飘》于1939年拍成上映后,当年荣膺奥斯卡金像奖八项桂冠。该片以其象征性主题,绘画般的摄影风格和精妙绝伦的演技,倾倒了几代影迷而成为不朽的名片。它的艺术魅力和广泛影响至今不衰。《飘》的片头以悠扬的音乐、夕阳的...  相似文献   

16.
使用英文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电影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方面具有优势。教师使用影片进行教学,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影片,在学生欣赏影片前做引导,欣赏影片后做口头及书面练习。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是大众娱乐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片名是影片的向导、商标和广告。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视角,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践,认为好的译名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高度统一.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要贴近影片风格和主题,力求神似,译出神韵,译出汉语的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严重的精神贫乏现象。以《大笑江湖》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之所以出现叫座不叫好的怪现象,主要因为影片重视外在的包装而忽视思想内涵;忽视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无法建构一种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影片奉行娱乐神话原则,没有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即"人性"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深入研究我国电影精神贫乏这一问题,对于我国尽快转变电影制作理念与策略,逐步提升中国电影的思想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的青少年电影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暴力犯罪的主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特别关注,通过分析青少年暴力发生的原因,对其暴力行为的动机做了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时代的剖析,并进而指出青少年电影中这种另类题材的深层意义。本文通过对影片《四百下》和《无因的反叛》的深刻分析,探讨了现行社会下青少年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质疑。  相似文献   

20.
电影文学教学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影用于文学课教学是很好的尝试,影片《秋日传奇》便是一个范例,它在一个家庭悲欢离合故事的背后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超时代文学主题与文学表现手法,非常适合作为美国文学课程的教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