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正常死亡事件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力,其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往往也呈现出负面特点,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公安机关作为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处置单位,应主动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出现后的社会舆论发展问题,合理控制舆论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舆论多元化是社会转型期的突出表现,是对我们党执政的挑战,必须积极应对要牢牢掌握社会主流舆论的主导权;要加强对非主流舆论的关注和引导;要在社会舆论中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要在社会舆论中广开言路,畅通思想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3.
社会舆论的生成与发展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考.日本学者伊藤阳一根据日本的社会特征和媒介生态提出的"三极模式"理论,是日本社会舆论的重要参照系.以"三极模式"为框架,以日本主流媒体热点报道为线索,剖析日本的信息传播格局及其对日本社会舆论的影响,对于思考对日传播的施力点和关键点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是党的思想领导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重视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实现党的正确领导.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与之相适应,人们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问题表达自己意见和态度的渠道也日益直接化,社会舆论的压力随之而至.研究在新时期党对社会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探索党对社会舆论全过程的引导机制与对策,增强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鑫 《前沿》2008,(5):59-61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反映,它可以分为个体自我意识和群体自我意识。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分为个体自我评价和群体自我评价。社会舆论,是民众自我评价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群众的言论,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自我意识可以说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而自我评价对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个体自我评价是民众自我评价的基础,社会舆论是一种重要的民众评价活动,因此,自我评价对社会舆论同样有重要作用。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必然受到各种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社会舆论对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警察职业的特征决定了警察的心理压力很特殊,各级政府对警力的不当使用以及社会舆论也对警察的心理产生影响。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分析警察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及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舆论是民意表达与权力监督的重要组成与平台,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发展为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导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言论空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受到互联网舆情的影响,对其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论所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以及人道关怀成为主要的民意表达;同时,互联网舆论对执政党、政府、司法部门以及干部的监督作用亦日益彰显。可以看到,对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社会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谣言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结合网络形成了新的力量,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谣言的特点及其传播机制,并分析了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间社会舆论的生成与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地方治理的开展有关。在社会舆论生成的过程中,地方士人介入并进行价值引领,使社会舆论以各种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扩大了社会舆论传播的范围、丰富了传播的对象,传播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为官民之间的舆论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在官方"允协舆情"的处理过程中,社会舆论产生的社会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起到减缓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宣传》2007,(4):7-8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无论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应当看到,我国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重点新闻网站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宣传阵地,作为参与国际舆论竞争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社会风尚的形成与稳固需要社会舆论的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社会风尚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还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社会舆论自身、成员以及其整体环境,都使得这种影响关系现实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当重视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勇 《党建研究》2005,(4):36-38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如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新型媒体——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媒”,占据着网上新闻的制高点,成为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和信息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参与一些社会事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特点及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以正确引导和监管,让其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传播经济文化信息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一、网络媒体的特点网络媒体之所以发展迅猛,在10年间就成为新型的重要媒体,为广大网民所偏爱,主要是由于它有着快捷性、多样化、超链接性、互动性…  相似文献   

13.
刘刚 《新东方》2005,(9):4-7
当某种意见成为多数人对同一事态或是现实问题的共同看法时,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舆论。舆论形成的基础是具有表达意愿的公众、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和舆论传播手段。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事实和分析服务,从而与社会舆论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受各种思潮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思想活动的差异性也明显增强;随着新闻市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社会舆论从萌芽到  相似文献   

14.
郑洁  姬全生 《青年探索》2015,(2):97-101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基本情况,并从畅通和规范青年大学生接触当代社会思潮的网络路径,加强和深化高校历史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作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思潮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的发展。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用一系列手段对体育社会问题予以解决和控制。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纪律手段、社会舆论手段。  相似文献   

16.
"微传播"以一种微小的力量改变着社会舆论表达方式和控制机制。为了有效疏导社会舆论,需要对社会舆论实施相应的"软调控",从流量、信息来源、网络问政等角度,关注、监控社会舆论"微传播",建立专门通道监控,完善对信息发布和传播权利的限定条款。  相似文献   

17.
陈鹏  陈建国 《中国减灾》2012,(13):39-41
近年来,在各地陆续发生了多起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引发了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从犯罪人、受害者、校园管理和社会舆论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社会、安防措施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具有互动式、隐匿化、大众化的信息交换特点,这不仅深刻影响了民众的思维方式、社会舆论的导向,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辐射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应当科学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充分发挥主流价值观对建立、强化社会认同与思想共识的助益作用,引领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舆论宣扬“奉献精神”,批评“见利忘义”的错误思想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我们在研究文化现象时,有必要回顾古代学者的价值观类型问题,以及它对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虽然,价值论的名词是近代才有的,但有关价值的思想学说,则不论中国和西方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学者谈论价值观的问题,叫做“义利之辩”。所谓“义”、“利”关系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卞庆祖 《友声》2013,(2):5-6
<正>国际社会一些人与国人对于中国崛起及其影响的认知感受的差异,向民间外交工作提出了挑战。由于欧美智库对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影响力,多做他们工作有助于外部世界全面客观看待中国。欧美国家智库在内外决策和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大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智库,又说思想库(Thin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