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主席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当前作风建设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弘扬优良作风必须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把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为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反对特权是弘扬优良作风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特权是指法律、制度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助长不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但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权力至上化、权力私有化、权力集团化等。为此,我们党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挤压特权发生的经济空间;加强宣传教育,凝聚反对特权的社会共识;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以期更有效地消解领导干部的特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各有不同,分析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并在全党上下竭尽全力肃清特权思想、清除特权现象。  相似文献   

4.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存在,严重滋生腐败,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阻碍国家民主法治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坚决遏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加强教育,关紧滋生特权的"总闸门";健全制度、制定法律,编好遏制特权的"铁笼子";加强监督,织好遏制特权的"防控网";严惩特权行为,扎紧"笼子"的口子。  相似文献   

5.
赵九大 《先锋队》2013,(27):32-33
现实中滥用权力、公权私用等特权现象滋生腐败,影响发展环境,既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又腐蚀社会风气,还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找准症结,深刻认识特权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危害当前,发生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大体说来,其主要表现为"四优":一是心理特权优势。一些领导干部从心理上认为应该获得比普通干部群众更特殊的权力,不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搞"一把手拍板""、领导个人说了算",出现"权大于法"现象。二是职位特权优先。一些官员利用与职位相  相似文献   

6.
张鸿飞 《唯实》2013,(6):39-40
@@所谓特权,通常是指个人或集团凭借经济势力、政治地位、公共权力及身份地位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所享有的特殊权力、利益。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是最醒目的腐败。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领导特权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传统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防止领导特权的法制不健全;三是领导特权能为其拥有者带来诸多利益。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治理领导特权:一是加强民主法治和反对特权宣传教育,消除特权思想的影响;二是建立健全防止特权现象的法律和制度,为治理领导特权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赵九大 《先锋队》2013,(9):32-33
现实中滥用权力、公权私用等特权现象滋生腐败,影响发展环境,既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又腐蚀社会风气,还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6):46-53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绝不仅仅是党风政风问题,更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绝不仅仅是财富分配问题,更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0.
汤建容 《世纪桥》2013,(11):23-24,26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提出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关系到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特权思想研究,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习总书记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看清了问题的本质,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敢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超然勇气。特权是人类政治史上的一个怪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12.
葛平 《唯实》2013,(8):42-44
特权是封建剥削思想的余孽,是权力的异化和私欲的膨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毋庸置疑,我们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都能够秉公用权、清廉自守,但是也有极少数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追逐政治、经济上超越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力,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和公共利益之上,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疏远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的声誉,侵蚀党的肌体,必须坚决反对,从严治理。而治理的根本之道,就是把特权牢牢地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特权现象危害巨大。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而且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本文针对领导干部特权的界定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领导干部特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提出破解领导干部特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4,(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以转变作风破题开局,严纠"四风"、严整党纪、严惩腐败,多次强调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写进《决定》,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深入转变作风、严惩消极腐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特权现象不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而且严重破坏党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匡正党风政风、净化社会风气、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党以  相似文献   

15.
习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这一重要指示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遏制腐败的坚定决心。军队各级党组织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反对特权思想和现象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狠刹歪风邪气,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和军队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4,(8)
毛泽东反对干部特权思想是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干部特权会导致党群关系疏远,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党变修"、"国变色"。在反对干部特权的理论与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毛泽东的反对干部特权思想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给我们后人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由此,特权问题再次受到舆论的关注。事实上,尽管领导人重视,有关部门也下大力气去治理,但特权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甚至呈现出不断严重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四风"及特权表现,与预算体制机制弊端相关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这不仅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十九大强调的"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一条必由之路,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赵旭 《新湘评论》2023,(21):28-2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新征程上,广大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彻底地摒弃特权思想,反对特权行为,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存在,不仅会破坏和谐干群关系,危及社会公平正义,而且会削弱决策有效性,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官本位思想、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是领导干部特权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要治理领导干部特权现象,就必须科学制定反特权制度、建立健全反特权监管机制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