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进论坛》2014,(11):5-6
<正>农工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今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5周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人民政协光辉历程,深刻总结65年来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思想,尤其是提出了"四项主要原则"、"五项重点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为庆祝这一伟大盛事,本刊特刊发由农工党上海市、重庆市、黑龙江省理论研究点提供的系列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前进论坛》2009,(10):22-23
1949年,人民政协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60年来,各民主党派始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共同走过了艰难曲折但光荣辉煌的道路。历史在本世纪初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5周年。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65年来,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5年来,人民政协事业深深植根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融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又是人民政协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60年来,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团结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真回顾多党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倍受鼓舞。在人民政协65年的光辉历程中,各民主党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48年"五一口  相似文献   

7.
郭跃进 《世纪行》2014,(9):10-10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65年来,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展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作为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建积极实践和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书写了绚丽篇章。1949年9月,民建参加了新政协,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民建参加了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广大民建成员也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89年,民  相似文献   

8.
佟一 《前进论坛》2009,(10):12-1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五十周年。这五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创立到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上层人士组成的参政党。五十年来,致公党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总格局中,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真诚合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50周年,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发10周年。中国各民主党派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同我们党共同奋斗,一道经受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中发〔1989〕14号文件)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相似文献   

11.
马大龙 《北京观察》2009,(11):90-93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纪念三个60周年.对60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2.
马大龙 《北京观察》2009,(10):90-93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纪念三个60周年,对60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入探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党合作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伟大创新,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重要保证.多党合作形成的协商民主独具特色,主要通过政党之间的协商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两条渠道来进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人民政协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在近些年人民政协工作更加活跃、更有实效、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的情况下,这种作用更为显著。人民政协是主要以党  相似文献   

16.
陈宗兴 《前进论坛》2009,(10):10-11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60年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亦学 《前进论坛》2009,(10):52-5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我在农工党郑州市委会机关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感农工党的历史就是与共产党团结合作,荣辱与共,风雨同舟,共创伟业的历史。多党合作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8.
《前进论坛》2009,(9):18-19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会参政党理论研究点 建国60年来,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共同创造了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北京市政协成立6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5周年。伴随政协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北京市各民主党派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佳绩、服务社会。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汇集良策,共谋发展,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履行职能的重要舞台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各民主党派在北京市政协这个舞台上,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富有成效地履行职能,为推动首都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