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繁星满天的夜晚,天边挂出了一轮新月。站在雁城的高楼上,听着仿佛从天籁飘来的音乐,遥望东方那深邃无垠的夜空,我便想起了我的故乡,想起了我那身材高大、两鬓染霜、多灾多难且具有男人风范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王瑞红 《农村青年》2008,(11):28-30
父亲去世,母亲精神失常,艰难的求学路上,他把母亲带在身边。新学年,山东临沂师范学院迎来一位特殊的贵州新生——  相似文献   

3.
母亲做的菜     
艾吉 《时代风采》2010,(20):26-26
母亲是一身泥土和汗水的农村妇女,她的生活轨迹,跟村里的每个农妇没有什么区别。但比起来,母亲是心灵手巧的。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名人、伟人,一辈子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是,她确是一位能人,一位强人,她以自己的优良品格和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伟大。我的母亲是一位完美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历和专长,但是,她确是北方农村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她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言传身教,给我们铺就了做人做事的人生之路,使我们获益终生。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完美。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鲍红艳 《工友》2010,(10):56-56
母亲已过六十岁了,她是一个朴实善良、意志坚强的女人。她那浓浓的母爱渗透了我们生命的每一刻,伴随我们走过四季的风风雨雨。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负担很重。爷爷奶奶,还有一个聋子叔叔都在我们家里住着。  相似文献   

6.
母亲没有一件像样的首饰。母亲不到40岁,脸上却已过早地爬上鱼尾纹。她说,娃呀,咱家穷人家,还戴什么首饰,穿得花哨了,反倒惹人闲话。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地图     
谢楠 《农村青年》2006,(5):44-45
母亲每次打电话来。都要千叮万嘱半天,好像我是个还没有长大,依然整天在她眼前跑来跑去的孩子一样.可是母亲却说:你就是80岁了,在妈妈眼里还是个孩子.母亲就是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为我担心和牵挂着.  相似文献   

8.
母亲     
黄永华 《时代风采》2008,(24):20-20
刚认识李志娥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她女儿的情况,那是一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女孩儿,挺招人喜欢。我刚搬到新居的时候,新买的家具,洁白的皮沙发。一天下午,李志娥领着女儿来家串门,小女孩进门也不吭声,笑眯眯地爬上沙发跳起来,我还没反应过来,3岁的儿子急得扯着嗓门大叫“姐娟快下来,姐姐快下来,你把我家沙发踩脏了”。后来在和李志娥的交流中才知道.孩子患有智障。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眼泪     
于洋 《农村青年》2007,(5):31-33
一滴泪落下,到底得多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母亲的那滴泪落下,用了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0.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11.
木羽 《时代风采》2013,(3):15-15
2012年12月7日早晨9点未过,昆明北郊的大普吉,一条铁道路口已排满了大型货车,时有一列火车满载货物缓缓驶过,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和紧张繁忙的劳动气氛。  相似文献   

12.
汪亭 《工友》2012,(6):42-42
前几日,参加一个就业培训报告会,讲课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刚开场,只见他在黑板上写下"母亲的档案"5个字,让我们好好想一想对自己的母亲了解多少。老教授走到学员当中,指着一位衣着时尚的女生说:"你说说你了解你的母亲多少?”女生没有回答,羞得满脸通红。  相似文献   

13.
后院的王奶奶平时挺温和的,这阵子却不大对劲,听动静老是在家发脾气。 原来是老太太最钟爱的母鸡小白又抱窝了。只见王奶奶恶狠狠地从窝里一把扯起小白,小白扎蓬起浑身的毛作愤怒状,可是王奶奶比小白更愤怒哩。  相似文献   

14.
杨柳 《农村青年》2007,(5):29-31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差不多半年,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或许是童心妒忌,有一天,我冲着刚刚看病回家的姐姐不知怎么就狠毒地叫道:“最好你快点死掉!”话音刚落,母亲就“啪”地扇了我一巴掌。那一刻,我捂着火辣辣的脸放声大哭,心里对母亲充满了仇恨。  相似文献   

15.
羡慕那些羊 朔风依然不肯止息,一遍又一遍搜刮着大地的体温。人们都冷得抱紧身子不愿动弹。但高原的那些羊因为穿着厚厚的羊皮袄,没有丝毫寒意它们心无旁骛,低头啃食着寒冬若有若无的枯草。不像思想复杂的人类看到羊,就想到了喷香的烤羊想到了羊肉火锅,想到了暖和的羊绒衫  相似文献   

16.
“粉头”是“粉丝团”团长的别称,主要任务是率领自己的“粉丝团”和别的“粉丝团”抢地盘、比人气,联络广告公司,在网上炮制各种花痴文章,诋毁别人的偶像。所谓“散粉”,是指没有加入任何组织的“粉丝”。“散粉”和“粉丝团”团员捐的活动经费由“粉头”登记造册,统一保管。干得好的“粉头”可拿到偶像经纪人的好处费,甚至自己就可以成为半个经纪人.  相似文献   

17.
母亲·劳动     
候春煜 《工友》2014,(2):54-55
正母亲与共和国同龄,虽已逾花甲,但身体一直很好,干农活依然是一把好手。就拿采摘柑桔来说,她树上树下,身手比我还灵活刷快。尽管现在家庭经济状况已大有改观,可她还是闲不住:管理百株桔园、播种时令蔬菜、饲养生态年猪、料理一家人的吃喝浆洗……一天到晚没个闲时。然而,这伴随她一生的勤劳品格,却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让我深感负累和伤痛。我的婴幼童年时代是常常被母亲忽略的。那时正逢全国上下农业学大赛,母亲把全部青春激情都献给了集体生产,没日没夜就为争取放一颗"卫星"。父亲也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很少顾家。这些都是爷爷讲给我听的。爷爷还告诉我,  相似文献   

18.
晋东南 《工友》2013,(5):50-51
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根据地,莫言营造了山东高密,那么俞胜的根据地就是北京,这个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而是外乡人的北京。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出发点,巴金的《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经历。俞胜和我一样,虽然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但都是来自外乡的小镇青年。他的小说里必然浸透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抛洒了自己的泪和笑。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0日,《唐山晚报》上刊登了一封来自甘肃兰州的表扬信。信上说:河北省丰润区张庄子村出了位好女孩,她的名字叫张霞,张霞已经连续三年用自己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钱为他们那里捐款1万元,建成了三十多个母亲水窖,使近百口人解决了饮水问题。也就是从这封信里,家乡的人们才认识了张霞,才知道了她鲜为人知的和“母亲水窖”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师林凤 《时代风采》2014,(19):17-17
我1993年从思茅师专毕业,先后存边远贫困的乡(镇)中学任教15年。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走过了21年的教师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