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价评肉     
刘诚龙 《党政论坛》2008,(24):27-27
病死的猪,交100元,成“合格猪肉”; 交200元,成“消费者满意猪肉”; 交300元,成“国家优质放心猪肉”; 交400元,成“国家名牌免检猪肉”; 交500元,卖主爱当啥肉是啥肉……  相似文献   

2.
王涛  吴咏梅 《各界》2014,(6):32-34
沈士远先生在北京大学有一个雅号,名曰“沈天下”。据著名历史学家谢兴尧先生在《红楼一角》中回忆:当年沈士远先生也是他的老师,记得当时师生们都称沈先生为“沈天下”。“啥叫沈天下呢?因为预科里的国文功课,最重要的有两门,一是‘国故概要’,一是‘文论集要’。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5,(25)
大流通才能“撑起”大市场!北京的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尽管建立“蔬菜直销市场”的探索有过挫折,但北京“管菜”的官员们有一股楔而不舍的劲头。去年9月,我们报道京、津、沪、穗蔬菜价格波动时,曾在《小流通如何“支撑”大市场?》一文的结尾这样写...  相似文献   

4.
如果卖冰棍的大妈在那里一个劲儿地扯着嗓子吆喝:“快来买呀,新出锅的烤白薯!”过路人一准儿认定这是位“疯老婆子”。因为人们向来不怀疑“吆喝啥的卖啥”,也便有“卖啥的吆喝啥”之说。“卖啥的吆喝啥”,干哪行的就得把心思用在哪行上。用稍雅一点的说法说,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可也许是应了“换脑筋”的缘  相似文献   

5.
瞭望哨     
《瞭望》2000,(49)
“只摆过,不评好” 陕西 袁敏杰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贵阳市 19名由人大任命的干部近日才在市人大通过“只摆过,不评好”的评议。贵阳市实行干部述职评议“只摆过,不评好”已有 3年,全市已有 33名市人大任命的干部通过了新的述职评议。这些述职报告,主要内容都是存在问题和整改思路,没有“客观原因”的推脱,也没有“尽自己努力”的陈辞,报告中今后的整改步骤、目标清清楚楚。 其中,有的述职评议也并不那么“顺利”,有两名干部的述职报告被认为有“评功摆好”之嫌而被否定,两人都感到“遭了当头一棒”,终于认识到其问题,认真拿…  相似文献   

6.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7.
周庆萌 《求知》2002,(3):24-24
做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社会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农村的一些干部群众显得一时六神无主,思想茫然。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干部及时了解群众的心态,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为他们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比如,招商占用土地,农民们不了解、也不理解,几代人所依赖的土地是拿出去,还是不拿出去?他们没有主意,这时很容易受个别人的牵制,走向政策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8.
尹武 《瞭望》1992,(31)
“不是说改革能带来实惠吗?可为啥我连‘饭碗’都捧不住?”一位因企业破产而拿70%工资的老工人瞪着一双迷惘的眼睛在发问。 “唉!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两袖清风。你说,凭啥要撤我的职?”一位在改革中因政绩平平途中“落马”的官员在诉苦。 上述所举,道出了不同层次人们在改革中的心态。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疑惑,我以为,其根源在于人们对改革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在不少人心目中,滋生了在改革中只能“得”不能“失”的脆弱心理。因此,在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改革之时,需要向人们讲明白,强化人们对待改革的“代价意识”。因为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  相似文献   

9.
举手是一个简单而司空见惯的动作。然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李秀娟女士某次应邀给某系统处级领导干部上课时做的“举手”游戏,却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李教授说:“现在请大家做个游戏,游戏需要6个人,想参加的请举手!”将近一分钟的停顿,才有了第一个举手者,在李教授的再三催问下,6位参加者方陆续产生,前后用了三分多钟。正当“学员们”期待着下面的“游戏”时,李教授却说:“好了!我的游戏做完了!”在学员们惊叹之余,李教授逐个询问了不举手者的原由,大致有:“我已做过了前面的游戏”(因李教授善于用游戏的方式授课)、“想把…  相似文献   

10.
1992年5月打进深圳建筑市场的齐齐哈尔铁路第一工程处第三工程段机械化施工队的37名小伙子,见到刚从内地来的段长孔祥仁,说的第一句话是:“到这边已经一年半了,可想家了!” “小伙子们,先别急,我给你们‘背’来了!”孔段长风趣地说。 “老段长别拿我们开心了!”小伙子们一下围住了老段长。 “真的,我这里有你们37个家庭的录像,里边有你们的妻子、孩子、父亲、母亲;还有你们的房子、果树……全都‘背’来了。”说着,孔段长拿出了录像带,  相似文献   

11.
“党管干部”是干部工作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管干部”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党管干部”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涵盖的内容和标准也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党管干部”是靠干部高度的“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自觉性来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2.
靠啥吃啥的变味张桂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来自民间的俗语,本来是生活在自然经济或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社会里的劳动人民对自己谋生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此乃无可挑剔。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内涵拓展了,而成为扬长避...  相似文献   

13.
去年2月初的一天中午,我在某市准备乘汽车回家,在汽车站附近的天桥上被两个卖假发票的缠上了:“什么样的都有,章印齐全,报销的时住什么破绽也看不出。”这类人以前已碰到过不少了,是很不好葱的。于是我便来个“千句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招式。还真灵,他们跟着我没走几步就死心了。到了车站,一个同乡老大爷在向众人哭诉。也夫在天桥上,他遭到了买假发票的算计。那两个家伙竞硬拉着他不让走。没奈何,亿便“慷慨”起来:“发票我不要,也没地方报销,白送你们5元算了。”一个拿了5免走了,可另一个还拉着记不放。没法子,又给了5元…  相似文献   

14.
(一) 今天,身居闹市的人们也许很难设想,当世界被迅速前进的现代化裹挟着高速运转的时候,在我国土地上还有一些几乎未被现代文明开垦过的“文化荒漠”! 在有些地方,看上一场电影是新奇事,乡民们仍过着“从田头到灶头,从灶头到炕头”的单调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3,(14):51-51
前几天,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晚上拿着回家作业来问:“excessive bail”是什么意思? 我拿过作业一看,是他学校中“社会研究”课程布置的美国宪法后面的头十条修正案,即著名的《人权法案》的内容。其中第八条规定“excessive bail”和“excessive fine”都是不允许的。这两个词组分别是“过分的保释金”和“过分的罚款”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济南市槐雨区人民法院党组作出了一个决定,今后不再接受当事入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锦旗,今后总结工作、进行评比时也不再搞此项统计,“应该做的,感谢啥!”倪荫区人民法院做得对,说得好!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人,办了规定办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是应该的,感谢个啥?相反,不办或办不好,就是不负责,就是失职,甚至是读耶。人民是“衣食父母”,为“父母”办了该办的事,还要“父母”感谢吗?的确,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人,把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说成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是“奉献”。因此,为了该…  相似文献   

17.
图个啥?     
“图个啥?”是一些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比如,有人离退休后不在家享清福或凭技艺再谋个职业赚钱,而是义务参加社会活动,他不理解:“这老家伙图个啥呢?”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拒贿、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他也品评一番:“真是傻帽儿,图个啥?”轮到自己头上,更是常有这样慷慨激昂之语:“我再干也是这么回事了,职务到顶,工资到头,还去拼命,我图个啥?”在这些人看来,  相似文献   

18.
“知足常乐”来源于(老子)一书中的“知足不辱”、“福英大于不知足”。道家的这种消极准世哲学历来被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极力宣扬这种所谓美德,来维护极少数水不知足的人过亿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久而久之,逐渐成为封建时代一些人持盈保泰、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但它在保持人们的心理平衡方面且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它能够抑制人们的某些奢望,使人们置身于现实的土壤,不作非分之想。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展缓慢,人们往往过着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陪然自得的回国牧歌式的生活,个体在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外科医生,社会上有两处议论:一种是同情,说拿手术刀的挣钱少,不如“拿剃头刀”的;一种是指责,说他们一刀在手,随意“宰杀”患者,收受“红包”。辛定一,52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典型的拿手术刀的人。他医术高明,医德也高尚,是50岁左右的那一代医生的优秀代表,尽管他也有那么一点点所谓的“私心”。  相似文献   

20.
金岳霖存钱     
郝金红 《各界》2014,(9):2-2
金岳霖是现代知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然而,这位大师在处理金钱问题时,却有孩童般的思维。一次,金岳霖的厨师阿福外出买菜,正好在街上遇到了著名建筑学家、金岳霖的好友梁思成。梁思成看见阿福的手里拿了一张存折,就问阿福。阿福说:“先生让我拿它去买菜的。”梁思成大感意外,拿过存折一看,是一张五千元的活期存折。梁思成知道老金有时候行为怪异,当时就没有说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