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王选有一段关于名人和凡人的精辟论述,让人深思:“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的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呢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从王选的名“人与凡人论”中读出他对名人与凡人的深刻诠释读,出了他的名利观。他视名利如浮云不,屑一顾。他是…  相似文献   

2.
读《解放日报》连载的《生活中的毛泽东》,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的一句“口头禅”;“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岸英和刘思齐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父亲教育儿子遵守婚姻法:“你找谁结婚由你作主,结婚年龄不到你作得了主吗?那就由制度和纪律作主。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送儿子赴朝参战,同志们竭力劝阻,毛泽东还是一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他是淮?胖乎乎的白脸蛋儿上挂着甜甜的小酒窝,遮光帽沿下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象是会说话。瞧他那副神气,准是个聪明伶俐的小淘气包。 他叫姬晨牧,小名叫京京,在北京虎坊路幼儿园“上班”。别看他刚六岁多一丁点儿,可已经是个“老”演员了。看过电视片《小活佛》吗?童年时代那个天真烂漫的小活佛就是他演的。最近,他又在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应声阿哥》里扮演主  相似文献   

4.
杜兴 《各界》2008,(11):10-13
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本自传体小说叫<高玉宝>风行一时.里面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叫"半夜鸡叫",但真实的"周扒皮"究竟是仝什么样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终于弄清了.……  相似文献   

5.
某厂有位新提拔的政工干部,想与一位有思想疙瘩的工人谈一谈,就让人捎口信叫他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不料,那位被传呼的工人正在气头上,冲口说了一句:“他为什么不能下来?我已经上去好几次了,他下来一次都不行?”这位工人的话可能有些“冲”,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为了解决思想问题要和人谈一谈,无论叫人家上来还是自己下去,似乎都只是一种工作方法,应无高下优劣之分。然而仔细思之,自己下去可能比叫人上来更好些。  相似文献   

6.
一“升米恩,斗米仇”。此话怎讲?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接济一个人,逢年过节时,送给他一升米,他会非常感谢你;如果你给他一斗米,以后你给不起了,只给他半斗米,那么你就等着挨骂吧!那个人会想,去年一斗,现在为什么只给半斗了,是交情不好了,还是看不起我了?慢慢的,他不但不再感谢你,反而会恨你。这就叫“升米恩,斗米仇”。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3,(26)
换脑筋与换面孔安徽高宗文时下流行一句话,叫“不换脑筋就换人”。细想这话确实有理,处在领导岗位的人,他的脑筋占支配地位,如果不及时改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脑筋,那岂不要领导大家背道而驰?不换他怎么能行?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换人能等于换脑筋吗?恐怕不一定。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植物生态学家侯学煜的一篇文章:《如何看待粮食增长问题?》论题当然是叫人感兴趣的,但更叫人感兴趣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还有一番曲折的经历——原来是党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建议发表的。这“背景”吸引了我们。我们要求访问他。 侯学煜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专攻植物生态学,今年七十岁。在中国科学院里,人们是很尊重他的。这不仅因为他在学术上有独到的真知灼见,而且也因为他正直诚恳,勇于仗义执言。有这么  相似文献   

9.
编余琐记     
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什么叫先忧后乐? 什么叫共产党人? 读一读谢觉哉老人的这封家书,应当明白大半。  相似文献   

10.
人们没有意料到的是多年来一向“甩龙尾”的江苏省无锡县港下乡,一九八四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翻了一番,增长幅度在全县名列前茅。真是“冷灰里爆出热火星”。乡党委书记孙建业到县里去开会,干部们都刮目相看,亲昵地叫他“孙翻番”,询问他:一年翻番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仅四个字;“放开,搞活”。 孙建业四十刚出头,身体壮实,精力旺盛。他是一九八三年四月来港下乡担任党委书记的。港下乡穷,他早有所闻,但不知原因何在。经过调查研  相似文献   

11.
一勺 《瞭望》1991,(40)
曾看过一个电视剧叫《一副洋面孔》,说一个炎黄后裔,并无特异秉赋,也没有什么才能,但他出入宾馆,轧朋友,玩女人,搞骗术,一路顺风,畅通无阻。为什么呢?就为了他有一副洋面孔,因而迷惑了那么多颇有崇洋习气的人们。说骗子手巧于行骗,自然可以;但是,说被骗者为自己的奴气所麻痹,乐于上当,也许更  相似文献   

12.
鳄鱼之死     
美国有个专门研究鳄鱼的专家,叫格林特姆。有一天,他奇怪地发现,有一条鳄鱼竟被树藤活活地勒死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鳄鱼的死亡呢?鳄鱼可以在水中潜伏一个多小时,当它遇到体形庞大的猎物时  相似文献   

13.
李铁 《侨园》2013,(5):40-41
<正>《红楼梦》一书开卷就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首诗说出了红楼梦作者的心声。《红楼梦》里面有个老先生叫甄士隐,作者到底隐去了哪些真事?还有个当官的叫贾雨村,作者到底存了哪些假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贾家的四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专家说其意味着"原应叹息",那么,作者又在叹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正>五十年并不遥远——《冰河》自序如果一个人要写他半个世纪前的生活,你一定认为那生活已经像历史一样遥远与模糊,多半已经看不清了。不不不,你肯定没有那样的经历。那经历一直像"昨天"那样紧随着我,甩也甩不掉。是什么样的感受叫人无法把它推去、推远?是由于自己说过那句话——"没有答案的历史不会结束,没有答案的历史不能放下"吗?  相似文献   

15.
《上一当》,好怪的片名。看完电影,也还是不得其解。不知道导演何群是什么想法。电影的主角叫刘杉。是说他因为没有办成去美国投奔父母的签证,女朋友跟他吹了,为出国向他借了五千美元,走投无路之后,搞了个年龄可以做她爸爸的俄罗斯老外做朋友,“上一当”? 是说他不得已迁就跳槽到外资企业去的哥们儿,再作冯妇,  相似文献   

16.
生活慢半拍     
正因为在《伪装者》中出色演绎剧中内敛睿智、有担当的大哥"明楼",一个月内,靳东的微博粉丝从十几万暴涨过百万。没有压力?"有。特别大。导演(《伪装者》导演李雪)说,涨1万(粉丝)要请他吃一顿饭……"这段时间,靳东被问了很多次"你觉得自己红了吗""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他曾不客气地说:"什么叫红,什么叫不红?我在自己的领域(话剧)早就红得发紫了好吧。"但看到上了标题,他又检讨自己"性情所致,口无遮拦"。靳东说,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提醒自己要慢、慢、慢,反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江汉油田,广泛传颂着一位基层政治工作干部的事迹。他的事迹,虽不惊天动地,但却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它启示我们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变革,奋力进行“四化”建设的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政工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肩负起自己的光荣使命? 他,叫熊元启。一九四四年出生在湖北石首绣林镇。十七岁参加工作,十九岁应征入伍,二十二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九年四月,转业来到江汉油田。他多次立功受奖,先后二十一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仪表厂党委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政工干部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初,中国有个伟人在论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时,曾借用了“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把项羽和刘邦进行对比,他说:“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这位伟人批评没有民主作风的人“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  相似文献   

20.
听谁的好?     
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孟子说:“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做臣子的弑君,行吗?”“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类人我们都叫他做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