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而文化全球化亦是大势所趋。一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特征,亦是一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全球化进程将加快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推动文化更新和融合。因此,在提升文化的世界性的同时确保其民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代东方的四大发明,而现代中国的复兴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输入。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两个相反相成的运动:一方面是一切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先进的物质文化成果向落后的地区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则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利用人类物质文化的新成果,抓住一定的历史时机赶上和超过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从而打破原有的格局。人类社会在这平衡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被重新建立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对先进物质文化成果的任何偏见或轻视都将给本民族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文化主权是一国在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力 ,是维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实力量。当前 ,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 ,对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提出了新挑战。在文化日益开放和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 ,民族国家既要积极参与文化开放和文化全球化 ,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的主权  相似文献   

4.
邓显超 《学理论》2011,(25):39-41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国家文化主权、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以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国家文化主权和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事实性的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内外兼修,既要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刘惠音 《学理论》2023,(4):89-9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能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哈尔滨市要大力提升并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也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增强自己的时代品格。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离不开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也离不开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博广、海纳百川。根植于这一民族基础和文化土壤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中华各民族历史演进历程中,许多有不同血缘联系的人们,通过地缘、政治、语言、文化、经济、信仰等多方面的联系,在互相交往、互相吸引、不断融合、不断认同中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类的生存和文化的发展又都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必然存在着地域性和地域差异。因而,产生于这一差异基础之上的地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为培育"四有"新人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大学文化创新在整个文化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大学精神。创新我国大学文化要在服务社会实践中实现,走民族的、世界的、科学的、大众的大学文化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前两节从理论上讨论了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构建的一些基本概念。作者认为,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纯粹的”民族国家,然而,只要多数国民认同为一个民族,效忠自己所属的国家,同时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民族国家了。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民族国家构建是一个长期且无终点的过程,其目标和方向是同质化、国族化;而国家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文化认同,这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文章还指出,“民族国家构建”还可以分为“构”和“建”两个部分。一个国家只要建立起来,“构”就基本完成了,而“建”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目的是要努力使这个国家不断向理想的“民族国家”靠近。文章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分析和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中包括土耳其、美国、印度、前苏联、前南斯拉夫、阿拉伯国家、南美国家,还讨论了跨境民族、国家移民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文章最后两节是关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中国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创新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新不仅关系到文化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认真实践的时代课题。我们要有效地推进文化创新,就必须在积极实施文化创新方略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文化创新的途径。首先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创新文化。其次,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为文化创新开掘不竭的源泉。再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实现文化创新提供灵活机制和强大动力。最后,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为实现文化创新不断拓宽领域和增强活力。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进行文化扩张,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文化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密切相关。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更新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三个代表”所阐述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我国当前文化安全研究和文化安全工作具有重要和具体的指导意义。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民族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中 ,在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并改造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 ,才可能真正获得自身的文化安全。保持文化一定程度的先进性 ,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文化的先进性程度越高 ,文化的安全度也就越高。在文化安全研究和文化安全工作中 ,需要处理好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促进文化建设不断沿着先进性方向发展来确保我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作为制度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职官制度文化 ,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姿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职官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不仅对以后的中国职官制度 ,而且对历朝历代的民族职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董晓龙  杨鸣 《学理论》2013,(4):22-2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不仅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更成为振兴民族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重大意义及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内核不断流失,大量的优秀文化逐渐湮灭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损失。民族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核心优势资源之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解决少数民族文化内核流失问题,不是要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文化封闭起来,而是要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前提下,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价值,找到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共生和生态价值共生,这样才能既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正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个人而言,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更渴望精神的饱满、心灵的充实;对国家而言,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正因为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务,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  相似文献   

18.
不仅要与民族的主流价值文化相融合,而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还要与普世的主流文化价值相融合与国家软实力一样,企业间的竞争已提升到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层面。构建独具特色而又积淀深厚的企业文化,提升不断内生的充满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带来文化的激烈竞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采取文化帝国主义形式来改造我国意识形态,将人们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中离间出来,使之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致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发展事业.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构建文化安全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