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东润先生一直相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住院之前,仍顽强勤奋,笔耕不辍. 1987年的一天,我到他家,见楼梯旁贴有一张小纸头,大意是:请来访者不要请他写字.我想,早就应该有这么一个告示了:他正忙于修改回忆录<八十年>,而向他索求墨迹的人太多,招架不了.说到这告示,他问:"我给你写过字吧?"我回答,写过一幅.随后就很放肆地加上一句实话:"只可惜那幅没反映您的书法艺术成就."并无求他再写一幅的意思,只是随便说说.不料,他竟说,等天气好时,我给你再写一幅.如此另眼看待,很出乎我意外.  相似文献   

2.
熊广琴 《各界》2014,(10):20-23
我和高晓声先生认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我对写作热情颇高,一家晚报的副刊正在给我开散文专栏。我常常白天画画,深夜写作,时间用得很紧。高先生家住在长江路边的相府营。  相似文献   

3.
薛应厚 《各界》2019,(1):56-57
  相似文献   

4.
林汉达先生(1900—1972)是我的同道、同事和难友。他是一位教育家、出版家和语文现代化的研究者。他一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向传统教育挑战、推进扫盲工作、研究拼音文字、编写历史故事、提倡成语通俗化等等。向传统教育挑战1941年,林先生出版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向传统教育挑战》,一方面有批判地引进西方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5.
夜深沉,似有天籁之音隐隐幽鸣。我的不闲居虽位于尘嚣和繁华的闹市之中,此时格外静谧。我写完《怀曲公》,墙上的音乐钟正好奏响零点的乐曲。此时此刻我心境难以平静,不想入睡,干脆关上灯,就在书桌边静静地坐一坐,无疑是种休息和享受。窗外月华如水,悄悄地穿透窗上的玻璃,流泻在我的书桌上,朦朦胧胧的光照让我看见桌上放着的一张合影。不  相似文献   

6.
陈益群 《民主》2006,(5):33-34
勤奋笔耕一生的至善先生,积劳成疾,最后终于累倒了,永远离开我们而去了。民进痛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领导,我痛失了一位博学谦逊、常能得到教益的好师长。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悲痛、无限的思念! 至善先生是我的师长辈,他同我的关系应该是长辈与晚辈、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但在近  相似文献   

7.
林凯 《各界》2014,(3):18-20
我的恩师王雷鸣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罗章龙教授的得意f1生。从大学始,就专注于清代经济史的研究,并完成《清代经济史》,遗憾的是这部著作花费了他几十年心血,却不幸在“文化大革命”中毁失。他曾同我讲,“文化大革命”是对中华文明最大的摧毁。  相似文献   

8.
听到周祖谟先生逝世的消息,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就在两个多月前,我还同先生通过电话,后又收到先生寄给我的信及给《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的题辞。怎么可能,先生会突然离我们而去了呢。同先生交往中的一些情景又慢慢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董玉海 《民主》2008,(9):35-36
黄应韶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扬州中学首任校长,民进扬州市委会创始人。随着民进扬州市级组织50华诞的即将来临,以及扬州中学面临的“再创世纪辉煌”的新一轮挑战,一种缅怀前贤的深情常常在我的心头萦绕,激励着我们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作风,继往开来,不断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0.
佘宏明 《民主》2009,(10):49-50
惊悉顾黄初先生今年3月9日在上海离开我们的噩耗,悲痛的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地簌簌往下淌……苍天呀!为什么急匆匆将他交与春风,大地呀!为什么急匆匆将他揽入怀中!我们为失去一位慈父般的老领导,为失去一位道德楷模、学术宗师而痛心。顾黄初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耳边回响、眼前浮现。  相似文献   

11.
正贾祖璋(1901-1988年),浙江海宁人。1924年进入商务印书馆,1931年入开明书店,一边当生物科普读物的编辑,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写作。共有《鸟类研究》《鸟类概论》《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生命的韧性》等科学小品集和有关鸟类的专著20余种问世,此外还编写了《中国植物图鉴》和多种生物、博物  相似文献   

12.
四月二十六日,我收到挚友吴国桢兄从美国寄来的信,给我增添了无限的快慰。国桢兄在信中说:“吾兄意见甚好,弟拟照办,刻已有此准备。”这里说的“吾兄意见”,是指我曾去信向他提出的建议:若兄欲归国观光心切,而因夫人有恙尚难成行,可否着夫人暂且养病,您由子女陪同返里,争取于新中国国庆大典三十五周年纪念日前达抵北京。接此信后,我便等待着国桢兄的归来。他一生的经历和他近年来眷念祖国的一片拳拳情意,也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13.
陈英  陈威  陈伦 《民主》2004,(5):29-30
死神的请柬终于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刻发来了……父亲陈舜礼在一个寒冷而漆黑的夜晚走了。父亲的人生句号定格在洁白的病床上, 他一动不动地听任生命之河静静地流淌。86岁高龄的父  相似文献   

14.
95岁高龄的陈立夫先生是台湾国民党的元老。解放前在南京国民党政府立法院时,我年仅34岁,为立法委员中最年轻的一员,陈老那时还不到50岁,却已童颜鹤发。由于我们都是浙江省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所以接触的机会较多。后来孙科当选为院长,陈老为副院长主持立法院。虽身为国民党核心人物之一,但仍好学不倦,特别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甚具热肠。  相似文献   

15.
四月初,我收到国桢兄三月三十日的长信。信中说: “读来示:‘原函已送廖承志副委员长阅过’。而承志先生因之表示欢迎弟夫妇回国观光,由国家负责招待。拜诵之余,愧不敢当。“近数年来,弟得各方友好通信,鼓励催促,回国一游。弟皆避而不答,或敷衍了事。然兄与承志先生此次正式邀请,隆情厚意,非比寻常。弟思之逾旬,若再依例葫芦,假辞推托,则有失‘君子相见以诚’之道。……”  相似文献   

16.
怀念     
曹芸秀 《慈善》2021,(2):35-37
岁月不居,时间飞逝,日子流水一样在指缝滑过。一转眼,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已离世三年了。我是在三年前的教师节才得知这个迟到的噩耗。当时,我按通老师家的电话祝贺节日,接电话的是师母。老人听到我的名字后迟疑片刻,然后缓缓地说:“你老师走了。”“您说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电话那端的师母又重复说了一遍:“你老师走了半年啦。”听说老师与世长辞,我一时接受不了,脑子一下子蒙了。  相似文献   

17.
怀念     
父亲去世了。父亲突然而又安详地去了。去年八月我第一次感到不祥的兆头。我在由新加坡到汉城的旅途中,飞机中途停在台北机场,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得悉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去年年底,他的情况已很严重了,医生对他的病已经作了结论。四星期前,我去看望了他,推着轮椅陪他在台湾大学医院作最后一次的放射性治疗,他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了,然而他仍然很平静和安详,庄严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李传玺 《民主》2009,(1):47-48
一位领导打来电话,说《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刊登了一篇长文,是怀念张守义先生的。怀念?不会吧。就是怀念书籍装帧设计大师张守义的。我还是有点不相信,急急跑过去拿过报纸一看,上面的照片果然是老先生的。再看文中,有一行文字特别刺眼.张先生10月14日凌晨去世。  相似文献   

19.
怀念母亲     
淮治  淮潼 《各界》2014,(9):25-30
1994年,大年初二,我们的母亲与世长辞了,那年她近80岁。2015年母亲诞辰100周年。母亲与我们生死相依,那日日夜夜已溢满在我们的心:20年了。梦里的母亲,使我们噙满泪水;我们要停下匆匆的脚步,无意人间烟火,只静静的与母亲相拥,享受那原以为永不分离的母亲和暖阳,听母亲轻轻的摇篮曲……。我们的母亲孙季玉,诞生于农历1915年腊月二十日、陕西省灞桥镇豁口村。母亲小时候,在家由外爷和舅舅教她习字,过了十岁时,家人才放心让她外出。  相似文献   

20.
怀念路遥     
时间真快,路遥已经去世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常常想起他.   想起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指着山下的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