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汤拥华 《检察风云》2012,(14):16-17
【一家之言】中国历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现在的流行趋势则是‘牡而优则学”,官员读博已成常态。前段时间,清华大学“论文博士”事件引发网民热议。议论的焦点,一是官员如此轻松地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应该?二是何谓“论文博士”?不需要上课,仅仅完成论文答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
吴之如 《政府法制》2012,(16):48-48
《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有不少官员只要递交论文就可以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被称为论文博士。种种质疑,让“论文博士”这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互联网上许多声音将此事与“滥发文凭”、“大学行政化”、“利益合谋”联系在一起。如何防止论文博士成为学历腐败的通道,成为有关部门的一道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里的招生与上课规则,外人永远读不懂。明明每年都有硕士博士的统招考试.可还是有人能够获得竞试机会;明明大学是上课的地方可有些学生却可以堂而皇之地拒绝上课,并且还能得到校方的“保护”。如今“论文博士”这个新概念打开了高校乱象的潘多拉盒于;透过“论文博士”,我们找到了许多难以理解又“顺理成章”的怪事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南加州的中英文报刊、电话簿或其它宣传资料上,很容易看到这样一些广告:“免考托福、免考GRE“、“专科直攻硕士”、“缩短修课时间”、“夜间、周末上课或函授在家自修上课”、“快速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硕士、博士及荣誉博士学位咨询服务”……这些令人心动的广告让人误以为在洛杉矶可以很容易地“买到”或者是“混到”学历。甚至有人夸张地形容,洛杉矶是“假文凭之都”,使得在此地某些大学院校苦读的中国留学生饱受池鱼之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1994-2010年知识产权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关键词、主题词和学校分布,理清我国近些年来知识产权方面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总结其规律,揭示其反映的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现状,为以后知识产权博士论文撰写方向和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因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失去了博士学位,甚至丢掉了乌纱帽.近年来,中国逐渐兴起官员博士热.然而,发端于中国民间的学术打假,却似乎呈现出打假之“刑”难以“上大夫”.对此的解释很可能是针对官员的学位论文适用“特别规范”,从而使得官员容易游离于必要的学术诚信监督之外.中西对比,并不希冀能够提出所谓对策,而意在借此“打假门”,重新认识对学术造假“零容忍”之于培育和珍惜学术辉煌的重要.同时,也应当警惕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误读.  相似文献   

7.
凌子 《政府法制》2012,(14):28-29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所谓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但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  相似文献   

8.
博士论文不仅反映了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成果,而且直接体现了其所在学科研究的现状与水平。论文对我国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了探索性评估,并与美国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以比较分析。评估主要是以经验-分析科学为视角,并采用美国学者所提出的六项评估标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理论检验、因果关系、论题的重要性和论题的前沿性,从一个侧面或维度检验我国公共行政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论文认为,我国公共行政学博士论文有较高的质量,但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提高我国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以及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质量,当务之急是完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博士生的方法论训练,引入包括经验-分析方法在内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促进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先归纳,后演绎。立法的理由不存在,法律也就不存在了。理论的例外构成了新的理论,原则的例外构成了新的原则。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都知道,博士论文是衡量一个学科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考察博士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情况的最主要指标。但是从这几年参加博士论文的答辩以及指导博士生论文的情况来看,我们确实有必要对法学博士论文的写作问题进行重新分析,也确有必要对法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总  相似文献   

10.
葡萄 《政府法制》2011,(32):44-44
1598年12月,有着“荷兰神童”之称的胡果·格劳秀斯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获得法国奥尔良大学罗马法博士学位。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对这位年仅16岁的法学博士惊叹不已,他授予格劳秀斯一枚铸有自己头像的金质勋章,连声称赞道:“这真是荷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廖光生博士系台湾省云林县人。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密西根大学深造,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现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执教,为该系高级讲师。廖先生近年来经常在港、台杂志发表关于如何实现祖国统的论文一。本文系应本刊特约编辑郑宇硕博士之约而特为本刊撰写的。如何实现祖国统一?中共中央早就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并已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征求意见稿之中。但台湾当局执意不接受这一方针,而台湾一些学者则主张通过“邦联”来实现祖国“统一”。廖光生在本文中提出“邦联”作为实现“统一”前的过渡形式,可以说是一种折中方案。按照现代国家学说,“邦联”乃是国家间的联合,而非统一的民族国家。因此,实现中国统一,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上说,“一国两制”的方针看来是不能回避的。  相似文献   

12.
案件追踪     
482名硕博士论文侵权案一审落槌364人获赔百万482名硕博士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论文侵权案于10月15日一审落槌,364名硕博士获判法院支持,万方数据公司被判停止收录论文,在万方网站刊登连续24小时的致歉声明,并赔偿364名硕博士经济损  相似文献   

13.
1999~2009年已评选出108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历史学占30篇,排12个学科门类的第六位,占人文社科类的19%。导师赏识、学生开拓和单位保障是历史学优秀博士论文最基本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案件追踪     
482名硕博士论文侵权案后续报道10月15日,482名硕博士论文侵权案一审落槌,364名硕博士的索赔请求获法院支持,单篇论文获赔金额在2300元到3200元不等,万方数据公司的总计赔偿金额近100万。日前,  相似文献   

15.
尹鸿伟 《政府法制》2009,(24):30-31
目前,报考博士学位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二是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或6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培养方式则分为“脱产”和“在职”。现在,“博士书记”、“学者官员”的称号随处可见,在职官员追求高学历、高学位利弊的口水之战此起彼伏,一些党政部门和高校也每每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女博士为何状告母校?高校内部纠纷应当如何解决?诉诸法院是否是唯一选择?本文背景:杨珏(化名)是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级博士研究生,主修神经病学专业。2007年5月,杨珏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但一个月后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通知,告知她只能拿到毕业证,却不能被授予博士学位。最终,她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母校北京大学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7.
身边的同学A悄悄告诉我:他要出国读博了。我有点疑惑:咱不是在学校读着的吗?难道要放弃现在读的博士去国外读吗?他一脸的鄙夷:现在进高校做大学老师,基本上都以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为基本条件,即便是在国内攻读出博士学位,就业机会上肯定比不过海外留学归国的博士。他看到我还在迷惘,补充了一句:有条件出国读的话一定要出国读。  相似文献   

18.
<正> 艰难拔涉 走出误区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两厚册专著,是一部著作的上下卷。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沈宗灵教授自选论文74篇,还有1篇沈先生的自序。沈宗灵教授自选的论文绝大部分发表于1978~1998年间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和《北京大学学报》、《中外法学》,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一少部分是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的交流论文。第二部分是从学界参加庆祝沈宗灵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沈宗灵学术思想暨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交流的论文中遴选出的20篇论文和1篇纪念文章。第三部分为沈宗灵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的6篇毕业时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约126万字。抚今追昔,中国法理学走过四  相似文献   

19.
近期,一位北大博士加入外卖骑手团队,以其5个多月送外卖工作的调查和体验为基础完成博士论文一事,以及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拜师“外卖小哥”、体验送餐工作的报道均引发了热议。事实上,这并非外卖行业第一次上“热搜”,2020年的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就曾掀起过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评论》2009,(5):91-91
为了促进青年行政学者的交流,形成更广范围的学术对话,本刊从2009年起设置“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栏目,现特向国内外征集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