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相关中国专利申请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从各种类发展状态、国内外主要企业、主要技术领域等角度,对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反映近些年电子测量仪器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技术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并为今后我国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85年-2006年,尤其是2000年以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及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从总体发展状态、区域对比、国内外重点申请人、电子百强企业、主要技术领域等角度,对信息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从知识产权角度反映近年来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技术竞争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MEMS陀螺仪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多种优势,在消费电子、生物医疗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在MEMS传感器领域技术水平以及市场份额的提高,专利布局从应用向核心技术领域转移,以歌尔声学、瑞声科技为代表的中国MEMS传感器厂商崛起,知识产权风险日益突显。本文对MEMS陀螺仪全球以及中国专利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深入研究该项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技术研发和应用热点,以及行业内主要竞争者的研发动态和专利策略,为我国MEMS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行业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研发、制定知识产权竞争策略、规划专利布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法的公共领域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晓青 《知识产权》2007,17(3):3-11
公共领域是在知识产权法理论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公共领域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关系密切。在英美法系国家,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领域理论是通过判例法发展的。从公共领域的角度认识知识产权法的理念和精神,是从更高的角度理解知识产权的制度价值和知识产权这一专有权的更深一层内涵所必需的。公共领域理论可以通过洛克理论加以分析并通过实证分析形式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重要性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高科技企业更是如此。就此领域而言,国内企业开发、获得知识产权的能力与国外的知名跨国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对于高科技企业的重要性、我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最终对高科技企业积极面对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珍诚二十年     
《电子知识产权》月刊自1991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这颗当年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播下的宣传知识产权的种子,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7.
SIPR     
SIPR简介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SIPR)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在行业标准化领域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分支机构,2012年1月29日登记成立。SIPR宗旨SIPR旨在加强和推进标准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和技术许可战略建设,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处置和专利运营工作;斡旋协  相似文献   

8.
SIPR     
《电子知识产权》2013,(10):16-17
SIPR简介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SIPR)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在行业标准化领域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分支机构,2012年1月29日登记成立。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知识产权》杂志于1991年创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主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主办。本刊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是目前国内工业行业领域唯一的知识产权专业期刊。《电子知识产权》全面介绍知识产权法律信息,提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探讨解决现实中最新的知识产权问题,交流国内外最新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电子知识产权》以满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需求为目标,建立了工业行业界与知识产权立法界、学术界以及司法界之间的桥梁,对推动国家和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和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电子知识产权》杂志于1991年创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主管,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主办。本刊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是目前国内工业行业领域唯一的知识产权专业期刊。《电子知识产权》全面介绍知识产权法律信息,提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探讨解决现实中最新的知识产权问题,交流国内外最新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电子知识产权》以满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需求为目标,建立了工业行业界与知识产权立法界、学术界以及司法界之间的桥梁,对推动国家和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和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