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亚妇女在前殖民时期就从事经济生产,在外来族群的楔入和影响下成为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经历了以性关系为基础向家庭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角色转换,再朝着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角色发展。探悉东南亚妇女经济角色的发源为其在当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积极角色提供了历史的解释,展现了其在前殖民时期至殖民时期的嬗变过程,并揭示了影响这一过程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
奈保尔曾经三次到印度进行文化寻根,对于印度文明自有比较独特的观察和论述.他的印度叙事与殖民文学时期西方人的印度书写存在着暗合之处.本文即以后殖民理论为方法,对于奈保尔的印度书写进行分析对比,找寻殖民文学与后殖民书写中的学理关联.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政治带有浓厚的精英家族特色,精英家族政治的起源可追溯到前殖民时期,历经西班牙殖民时期、民族独立革命时期、美国殖民时期、两党民主时期和马科斯独裁时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一方面,精英家族政治权力由地方向中央延伸并最终垄断国家政治权力;另一方面,精英家族政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从较单一的农业向多样化的工商业发展。可以判断,长期存在的精英家族政治是菲律宾依然相当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殖民时期法国法在黑非洲的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永红  瞿栋 《西亚非洲》2006,1(1):59-63
殖民时期,法国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移植到黑非洲:一是法国法直接在非洲殖民地适用;二是制定专门针对殖民地的法律。移植到非洲的法国法分为两种:一是由法国殖民中央制定的法律,二是殖民地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国法移植到非洲后,并没有完全废止非洲习惯法。因而,法属非洲殖民地在殖民时期的法律可分为3类:殖民中央法、殖民地法和习惯法。这些非洲国家独立后继承了法国法,成为大陆法系国家,同时,非洲习惯法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5.
以部落和种姓为特色的犯罪活动是印度历史上长期遗留的问题之一。十九世纪初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犯罪部落“汰旗”进行了镇压,可是其他犯罪部落和种姓的活动仍有增无减。殖民政府无力单靠镇压对付难以计数的犯罪团伙,只好镇压和遏制双管齐下,于是“犯罪部落法”应运而生。该法给这些部落和种姓打上了屈辱的烙印,但却无功于从根本上制止其犯罪活动。独立后印度政府对殖民时期的“犯罪部落法”和犯罪部落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独立后,一方面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人才培训,开发人力资源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拟就新加坡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其发展原因作些粗浅的分析,探究其教育兴国之道。 一、教育发展历程 1、独立前的教育:又可分为殖民时期和二战后至独立时两个时期 (1)殖民时期。新加坡在二战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殖民者向土著人提供基础教育,其目的仍是为殖民者自身利益服务的。当时,新加坡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类是殖民政府建立  相似文献   

7.
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政策与演变(1602—1942)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596年荷兰殖民先锋队尾随葡萄牙人入侵印尼。1602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亚洲进行贸易和殖民经略活动。1605年占领了印尼的安汶岛。1619年占领了雅加达(改名为巴达维亚),并以该地为殖民总督驻地。之后,荷兰殖民者一面发动侵略战争蚕食印尼领土,到二十世纪初,才占领了印尼的全部领土。与此同时,荷兰殖民者曾不断改变其殖民政策。从1602年东印度公司成立至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的三百多年间,荷兰在印尼的殖民政策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政策时期(1602—1799  相似文献   

8.
印加原本是安第斯高原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上都缺乏优势的一个后起小部落,它为何能在15世纪战胜所有其他强大部族并崛起为一个地跨现今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智利和阿根廷五国版图的庞大帝国?作者通过对马丘比丘、库斯科太阳神庙、萨克萨瓦曼等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从巨石建筑技术细节入手,深入发掘印加"巨石文化"的丰富内涵,较全面地展现了印加在庙宇和宫廷建筑、大型梯田灌溉系统和道路工程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印加人创建了代表安第斯最高文明水平的"巨石"文化,为缔造印加帝国大厦提供了坚固的基石。本文认为印加人之所以能够在部落争战中胜出,恰恰在于他们没有把战争作为单纯的军事行为,而是利用战争这一特殊形式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最终打造了印加帝国的百年辉煌。印加帝国崛起的历史说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印加文明正是在广泛吸取安第斯各民族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从一个弱势群体迅速发展壮大,最后建成古代美洲最强大的帝国,并创立了与玛雅文明特色不同但同样辉煌的印加文明。  相似文献   

9.
从殖民时期起,厄瓜多尔经济一直是建立在可可生产的基础上,经济畸形发展,严重依赖国外市场。这种落后的单一经济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厄瓜多尔的经济发展。直至独立战争之后的较长时期内,厄瓜多尔一直是  相似文献   

10.
在美洲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有一座游人称为“秘鲁珠宝”的云中古城,它就是举世闻名的马楚皮克楚(Machu Picchu)。这座非凡的古城距印加王国都城库斯科只有九十六公里,它巍然屹立在安第斯山区最难通行地区的一座山峰上。随着印加王国  相似文献   

11.
大量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就有人劳动生息在美洲富饶的土地上。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他们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早在十五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墨西哥中部的阿斯特克人、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玛雅人、秘鲁和安第斯地区的印加人,都已建立起相当强盛的国家。本文介绍印加古国与印加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入侵东南亚的最初阶段,泰国(1939年以前及1946-1949年间称为暹罗)就有了早期殖民者的足迹。在长达几百年的东南亚殖民时代,东南亚各国相继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而泰国则是东南亚唯一未沦为殖民地而保持主权独立的国家。本文试图考察殖民时代泰国政府对列强的外交策略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进而检视外交政策对于泰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与作用。一、对西方列强的外交策略及其转向从16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整个殖民时代,泰国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外交态度与策略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来阐述。第一时期:阿瑜陀耶王朝后期(16…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以来埃及阶级结构的演变及其对当前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05年以来,埃及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4个明显不同的时期:1805~1840年的第一次独立建构期(穆罕默德·阿里时期)、1840~1952年的第一次外力影响期(包括赛义德与伊斯梅尔时期、殖民与半殖民时期)、1952~1970年的第二次独立建构期(纳赛尔时期)与1970~2011年的第二次外力影响期(萨达特-穆巴拉克时期)。埃及阶级结构的变化影响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制约了埃及的现代化进程,导致社会长期动荡不宁。19世纪以来埃及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国入侵印度后,英国人不仅改变了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貌,也改变了原穆斯林统治下的印度法律制度。独立后的印度法律,多与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有继承关系。因此,研究殖民时期印度的法律制度状况,不仅是探讨印度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如何进行法治的。一、外国法律的引入印度英殖民统治者并未经过很长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司法行政制度。就象大英帝国  相似文献   

15.
一.“创业移民”的失败日本“殖民协会”为最初的日本人农业移民前往马来半岛创造了机会。1893年3月,以榎本武扬为中心、以促进殖民事业为目的而组成的“殖民协会”在其“成立宗旨书”中强调,“预防我国人口过多的出路在于今天积极进行移居殖民事业”,“移居殖民事业是我国今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反映拉美人与美国关系的历史学术著作。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拉丁美洲国家同美国那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敌视的双重关系,并阐述了他们的发展过程及其根源。作者认为美国与拉丁美洲发展水平悬殊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经历了不同的殖民时期,美国是由生气勃勃的资本主义英国所统治,而拉美则为日趋末落的西班牙封建帝国所占领,两个殖民国家本身的社会制度不同。宗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美对菲的关税、贸易政策之演变及其背景、影响,达到诠释美国新殖民主义本质,解构美对菲的殖民本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东盟各国从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本时期、工业资本时期直到垄断资本时期,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期间内一直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对象和相互争夺的场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国际金融资本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美对菲的关税、贸易政策之演变及其背景、影响。达到诠释美国新殖民主义本质,解构美对菲的殖民本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初开始,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逐渐兴起,一方面表现在印度人希望获得马来亚的公民权,但更多地体现在印度劳工希望殖民统治者给予他们公平、合理的待遇。然而,印度人温和合理的政治诉求遭到殖民当局的拒绝,因此他们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罢工。罢工的失败促使印度人争取祖国印度独立自由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进而在日据时期掀起了一场较有声势的独立运动。日据时期的马来亚印度人的独立运动是一场无果而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失败的民族主义运动,但这场独立运动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