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青 《学理论》2009,(18):118-119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近几年一直被全世界普遍关注,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良资产给银行和整个社会带来的隐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内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这些巨额不良资产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资产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馨 《理论探讨》2006,(5):89-91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累积和不断增长的巨额不良资产急剧降低了银行的赢利水平,使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对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产生强烈冲击,更直接危害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的深层次成因并提出强力有效的治理与防范措施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邓彤 《理论导刊》2001,(2):11-12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构想,其中债转股是国家为解决国有企业所欠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企业沉重债务负担而推出的一项政策,它是继“拨改贷”后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又一重大改革。债权转股权不仅可以使部分国有企业减轻债务、剥离国有商业银行部分不良资产,也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的战略性举措。    债转股,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原来的银行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股权…  相似文献   

4.
紧随我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也在香港上市了,这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意味着我国政府不再为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承担全部责任,而是按市场规律、以市场手段来规范银行的经营。这就面临着一  相似文献   

5.
金融改革应三管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3,(52)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解决好三大问题越来越紧迫: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如何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如何进行,我国汇率制度如何改革。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0,(11):45-45
许经撰文提出债权转股权是从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的。1984年“拨改贷”以来积累的不良资产包袱,把国有商业银行压得喘不过气来。大量不良资产的剥离,使商业银行获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与此相联系的,对国有企业来说,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代理银行债权人的角色,而成为持股人,还本付息的负担陡然减轻,也因此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小环境。  相似文献   

7.
安仰东  王泰庆 《民主》2005,(12):14-16
据有关方面估计,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存量目前已 达数万亿元之巨。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几年来的处置 情况看,资产处置现金回收率仅为20%左右,有相当大 的部分现金回收率极低甚至是零回收。这些巨额金融 不良资产最终处置后的损失必将由国家和整个社会来 承担和消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危害已经日益 显现,必须进一步强化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水平,有效防 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臧学英 《求知》2002,(9):41-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复杂进程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由于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和泡沫经济的此消彼长,以及经济体制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出现了巨额不良资产。资产质量低下日益成为困扰和束缚许多国家银行业发展的桎梏,并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杨 凯生认为自己手里捧着 一根正在“融化”的冰棍——剥离自中国工商银行的5000多亿元不良资产。这笔巨额资产随时随地都可能以上千万的金额贬损、融化、蒸发。对这种危机感的认同,在前不久举办的《2001不良资产处置国际论坛》上被大大加深。据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论坛上联合公布的数  相似文献   

10.
提起国有银行,很多普通老百姓会有一个疑问:缘何存款利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直到现在几乎无利可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巨额不良资产导致国有银行不再敢轻易放贷,放贷少了银行收入自然减少,存款利息自然要降低。贷款额锐减的同时还导致国有银行增长减速,甚至发生亏损。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似乎面临着一片由风险淤积而成的“沼泽地”,不论是国有银行,还是企业,在这片“沼泽地”前都感觉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1.
邱玥琰 《学理论》2010,(14):18-21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陶迪 《学理论》2014,(23):82-83
我国金融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一部分也迅速崛起,无论是从业务服务的范围、经营网点的覆盖面,资产的规模还是在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来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在人才竞争领域尤为突出,尤其是作为商业银行核心人才的营销人员,如何吸引、留住并激发营销人员的潜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改进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对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建国  刘连芳 《学理论》2011,(31):83-84
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开始,农村信用社便迎来了又一次的快速成长,尤其是在央行出台专项票据兑付政策后,对于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来说恰如及时雨一般。但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却不能像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而其不良资产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和管理经营秩序。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产生原因分析,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解决途径,并为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转型中的障碍———不良资产提出了相应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商业银行"三性"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深化改革 ,银行的经营目的应当是盈利性而不是效益性 ,应当实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开始,农村信用社便迎来了又一次的快速成长,尤其是在央行出台专项票据兑付政策后,对于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来说恰如及时雨一般。但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却不能像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而其不良资产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和管理经营秩序。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产生原因分析,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解决途径,并为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转型中的障碍——不良资产提出了相应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6.
冯雨 《学理论》2013,(23):114-116
员工薪酬制度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银行高薪酬的现象更是学者和管理者研究的热点。以2009-2011年度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11.0研究限薪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和银行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限薪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和银行经营业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银行员工薪酬与银行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建立了绩效薪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信用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环境缺乏、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以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式过时滞后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难以发生信用行为,以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困扰着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和完善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莉莉 《学理论》2010,(18):113-114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日益加深,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有逐渐赶超传统业务的趋势。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目前仍存在着创新不足,科技投入不足,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监管等诸多问题。因而我国商业银行应立足于金融市场现实,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体系,营造健康的外部市场环境,从而有效控制中间业务风险,使之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因分析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创新的源头在美国。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创新普遍开始于60年代中期,我国的金融创新活动则是伴随着70年代末改革开放才逐步开展起来的。面对滚滚而来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潮流,我国的商业银行机构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展业务创新活动,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纵观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动因:1-随着政府对金融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必然会促使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活动。一般地讲,政府增加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限制,自然就会阻碍商业银行在制度之内…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增大,国企债务负担过重是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债转股”的新思路。“债转 股”存在优势也伴随着风险,如何兴利除弊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