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党员》2011,(8):1-1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庄严宣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市委常委会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的主题,深入研究重庆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吹响了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重庆向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世界难题发起了总攻。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1,(9):14-16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描绘了一条清晰而实在的“促进共富的重庆路径”。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就这条路径上的关键节点作了说明,详细解读了促进共富内在的经济逻辑关系和具体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2,(1):20-21
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2011年7月,重庆市创新性地迈出解题的第一步——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共富12条”,在全国率先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确定为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知     
《当代党员》2011,(10):2-3
专家认为,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理论支撑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其构架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生公平和谐理论基本框架体系的实践基础来源于重庆近年来实施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开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累积。发展协同论、分配优化论、交换公平论、消费调控论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的四大支柱,由此构成重庆市缩小三个差距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的现实问题,其中尤以三个差距的不断扩大最为凸显。邓小平曾鲜明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现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制度保障,也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已迫在眉睫。坚持民生是导向、制度是保障的原则是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国民收入分配调节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性保障。我们必须强化从制度上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理念,立足调整“基本面”,兼顾“重难点”和“支撑点”,从三个层次入手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8.
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当前中国内部矛盾的良方。重庆已经看到了两极分化带来的问题,正在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重庆提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找准了发展的症结所在。户籍制度改革、公租房建设、扶持微型企业发展……重庆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系统性的,并且十分有力,尤其是扶持微型企业的措施,尤为难得。只要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得到落实,全民共富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11,(9):45-45
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头等政治任务。本期在“特别报道”栏目刊登了《薄熙来:缩小三个差距,  相似文献   

10.
梁燕 《学习月刊》2023,(3):37-39
<正>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收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其中,“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相似文献   

11.
向思洁  贾波 《世纪桥》2012,(11):136-138
推进重庆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民族旅游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分析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孜孜追求和不竭动力。重庆肩负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命,率先提出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目标,率先推出“共富十二条”系统谋划。这是新时期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的新实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探索,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念好“共富经”,让“共富十二条”开花结果,要靠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中等收入者比重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现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缩小贫: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要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加快社会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1,(3):52-52
据1月10日的《重庆晚报》报道,重庆率先将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十二五”期间,重庆将瞄准缩小“三大差距”,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速“共同富裕”。“贫富差距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富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在于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缩小三大差距,关键靠改革,核心是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如何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全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并利用泰尔指数法,对该省1978年以来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科学测度,并深入探讨了该省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稳步下降态势,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第二,分地市来看,丽水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大,嘉兴、舟山、杭州则相对较小;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地方政府作为都会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其“共富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报告同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乡村改革,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消除阻碍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高度重视中部建设投资,这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需要,也是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户企合作的核心资源,目前民营经济推行的土地股权制是否符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趋势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为了以更宽广的视野创新农民增收可持续机制,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笔者以涪陵区的“东江模式”为例,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分析,力求真正为农民找到一条致富新路,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逐年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战略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部边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基点的产业融合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从农业产业、产业演变、实践要求维度分析发现,跳出农业推动产业融合成为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选项。产业融合能够带动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共同富裕能够实现;促进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让农民共同富裕能够持续;发展集体经济,发挥组织优势,让农民共同富裕能够保证。要素制约、融合不足、利益联结中话语权不强等问题的日渐凸显,阻碍了产业融合的深度发展,延缓了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步伐。为此,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消费、生产、交换、分配等四个环节提出加快以产业融合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