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两人很高兴,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于是天南海北侃起了大山。聊着聊着他们谈起了授衔一事,陈赓对李聚奎说道:"你够到大将的资格了。"李聚奎谦虚地说道:"大将我不够格,你是绰绰有  相似文献   

2.
老来是宝     
主持人:你好!我是一名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的年轻干部。上任以来.我工作得还算顺利,但与年长职工相处总感到还不很如意。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是意见多、牢骚大、又因执.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喋唤不休。一些退休职工也不时提要求、出难题。这事很让人头疼,希望你能给我出出主意。谢谢!小赵小赵:你好1主持人已把你的信转给了我.你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每个单位都有即将退休和已退休的职工。作为一个开明的年轻领导人.如果你不在意他们的吸煤不休.你会发现,年长、资深的职工其实是很不错的下属。但你必须知道…  相似文献   

3.
行业巨头都是写手们捕捉的目标,何况王石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有关王石的书出过很多种,也都炒得沸沸扬扬。比较之后,我独爱《王石这个人》。封面上王石的照片像个农家大叔,不如《道德与梦想》封面的那张,帅而精神,一看就是个大腕精英。像封面设计那样,《王石这个人》读起来随意轻松,作者似乎没打算把王石写得很严肃。作者周桦在多次专访、搜集了大量关于王石的资料之后,于今年8月推出《王石这个人》——书中将王石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毫不低调的人,一个爱唱反调的人,一个大路不走走小路的人,一个尽量和钱撇清关系的人……阅…  相似文献   

4.
宫维民同志: 我平时待人处事很谦虚,人缘也挺好。可天长日久,办什么事都信心不足。老是害怕出毛病。甚至还好过分地指责自己,有人说我是“过分自谦”,不知过分自谦对不对?请帮我回答。 白城市 王晓波 古往今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始终是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脚踏实地向前进的座右铭。的确,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珍记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满招损,谦受益”,自然不错,但这种“谦虚”我认  相似文献   

5.
衬托     
正那还是好几年前,我和朋友到一家小餐馆吃饭。虽然餐馆看起来很简陋,但里面的卫生工作,却做得特别好,到处都抹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干净得让人放心。更重要的是,他们端出来的菜分量特别足,味道也不错。我笑着跟老板说:"难怪总有人说在你这里吃饭,不会花冤枉钱呢。"老板笑了笑,一脸实诚地说:"你看我们这,巴掌大块地方,就开了十多家餐馆,我要是让人花钱花得  相似文献   

6.
白岩松 《新湘评论》2014,(10):44-45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很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论相貌,你怎么也比我强,你不能看顺眼了,现在觉得我很好看,人不能这么没立场。所以反过来说,我为我经历过这样的青春而感到骄傲,它也能让我今天面对任何事的时候心平气和。人生女口果没有一些落差做比较的话,人生就没有那么多趣味了。  相似文献   

7.
石头剪子布     
姐姐大我3岁,我们姐弟俩从小在一起长大,很是亲密。那会儿物资匮乏,有什么好吃的,比如一粒奶糖、一块饼干什么的,姐弟俩总是你让我、我让你的,谁也不想占为己有,最后都是姐姐提议说,我们来用石头剪子布决定吧。这样一种3岁小孩都会玩的游戏,就成了我和姐姐分配那点不多的物资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8.
石头剪子布     
佚名 《学习导报》2012,(6):54-54
姐姐大我3岁,我们姐弟俩从小在一起长大,很是亲密。那会儿物资匮乏,有什么好吃的,比如一粒奶糖、一块饼干什么的,姐弟俩总是你让我、我让你的,谁也不想占为己有,最后都是姐姐提议说,我们来用石头剪子布决定吧。这样一种3岁小孩都会玩的游戏,就成了我和姐姐分配那点不多的物资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4,(5):17
<正>2013年至今,中国企业界教父柳传志的一句"在商言商",引发"企业该不该关心政治"的讨论。近日,柳传志首度开口,正面回应此事,并谈及与政府相处的往事。故事反映出联想当年的夹缝生存,部分网友也对柳传志"不敢坚持原则"提出了批评。记者:从2013年到今年上半年,你有一句话一直引发讨论,那就是"在商言商",但你以前没有正面回应过。  相似文献   

10.
李原  戴鸿斌 《求贤》2010,(7):51-51
职场上,对上与对下的沟通,往往是很敏感的。和领导沟通常有这种情况:领导并不理解你做事情的苦衷,就直接指责你。这时.请不要用情绪对冲.那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你可以选择暂停.比如先听完领导的话.然后说,“请容许我想一下.再跟您讨论。”批评也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指责我们.而只是在谈论事情。如同射箭.我们自己不要挺身去做挡箭牌.要学会把箭让过去。和射箭的人站在一个方向上来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躲开这只箭。  相似文献   

11.
廷玉 《党建文汇》2009,(9):53-53
圣人问众门徒:“为什么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大喊大叫?”门徒们思考片刻说道:“因为我们失去了理智,我们的喊叫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不能同对方心平气和地说话吗?虽然你很生气,但是他离你那么近,为什么要大声喊呢?”圣人问。门徒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没有一个令圣人满意。最终,圣人解释说:“当两个人怒目以对时,他们的‘心’离得很远。为了跨越距离的障碍让对方听见,他们不得不呼喊。  相似文献   

12.
艾迪 《党课》2007,(6):102-104
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开这样一种人,一种时常会给你泼冷水的人。”可实际上,我们周围最多的恰恰是这种人,当我们要这样的时候,他们让你三思;当我们要那样的时候,他们说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我发现我们许多中国人走地下通道,统统都是混乱地不分左右地走。你认为新加坡人怎么走?新加坡很简单,他们就派一个人站在地下通道里面维持秩序:“那个黑衣服的过去,我在讲你,我就在讲你,过去!”“那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06,(4):43-44
“我是党员!”当这句话从那些朴实的农村无职党员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他们脸上并没有激动与兴奋,或许在抽烟,或许在喝水,或许就只是看着你,很自然,很自然地就说了出来。对于他们自己取得的成绩、付出的努力,受到的委屈,他们并没有用一些很高尚、很能感染人的话语来解释。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如今的武清区高村乡,“党员”成了一张亮丽的名片,“上岗”成了党员们口中的流行语,下面我们接着听上岗党员们说说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5.
众言妙语     
《党的建设》2011,(6):56-56
鸟类的羽毛所以比一般动物美丽,是因为它们常晒太阳。——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时,你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16.
尊严与金钱     
吴汾 《廉政瞭望》2004,(6):52-52
我常坐地铁,有时会在地铁里遇到讨钱要的人。遇到那些生活确是有难处、境遇确实很糟糕的人,给他们些许帮助是人之常情。可有时,我并不想拿钱给他(她)们,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站在你面前和你讨钱要的人,是一个可以比较自如行走的人;是一个你经常  相似文献   

17.
你为何总是向往彼岸?你为何总以为朋友、熟人和邻居以及不相识的人都比你幸福?你为何总说:"我付出了很多,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彼岸总是显得很美,因为它遥远。然而,你却从未注意到彼岸的人也在看你,以为你比他们更幸福,因为他们只看到你令人愉快的一面,而不知你的忧虑。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2,(5):49-49
你为何总是向往彼岸?你为何总以为朋友、熟人和邻居以及不相识的人都比你幸福?你为何总说:"我付出了很多,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彼岸总是显得很美,因为它遥远。然而,你却从未注意到彼岸的人也在看你,以为你比他们更幸福,因为他们只看到你令人愉快的一面,而不知你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20.
记者: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是你改变了美国队还是美国队改变了你?郎平:美国人认为我给美国队注入了更多的亚洲元素,比如在打法上更细腻,作风上更严谨。但从我内心来说,应该说足美国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美国队队员文化程度都很高,并且学习进步很快,我很尊重她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美国姑娘们很放松的心态、为兴趣而打球的状态影响了我,让我绷得很紧的神经也放松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