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永新 《群众》2014,(7):58-59
全媒体时代,新阅读形式带来阅读革命。碎片化阅读虽有时尚的美丽外衣,却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碎片思维等弊端。当前,众多有志之士为阅读共同奔走呼吁。本栏目策划阅读这一选题,提醒读者理性关注阅读革命,倡导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2.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20,(15):56-57
[您喜欢哪种读书方式?]4月20日,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人均手机阅读时长每天超100分钟;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11.1%国民年均读了10本及以上纸书。这些数据较上年都在下降,仅有四分之一受访者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表示满意。同时,电子阅读的比例不断提升。每天,国民人均接触手机的时间是读纸质书的5倍,还有三成国民已经有了“听书”的习惯。您喜欢哪种读书方式呢?  相似文献   

3.
图文本的阅读不能用“读图”或“浅薄阅读”加以简单概括。图文本的阅读方式随着阅读过程的展开而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图像+文本盲点”的纯粹读图,到“文本+图像拼贴”与“图像+文本拼贴”的交替变更,最后到“文本碎片+图像碎片”的重新组合,图文本的诞生及其阅读表现出“伪后现代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盲用辅具产品也被植入了电子的“心脏”,从最早简单的盲杖、放大镜、读写板,发展到现在的导盲系统、助视器、点显器、听书机,等等.盲用辅具产品的种类愈发多样,工艺水平也逐步提高,而且为了让更多的盲人使用得起这些辅具产品,各地残联以集体采购的形式低价甚至免费发放给当地盲人使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包括盲人在内的残疾人事业非常关心,强调要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9月13日,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残联组织实施的“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在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启动仪式,并向图书馆和盲人教育机构代表发放智能听书机、盲用电脑等盲用阅读设备.  相似文献   

6.
何志武 《人民论坛》2020,(9):135-137
在信息共享的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观念催生了付费阅读产品的新生态,从形态到规模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用户的付费阅读行为主要基于交往对话、自我认同、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对知识的需要,能否持久地获得用户青睐,关键在于用户对付费阅读产品制播品质的检视和评判。唯有持续地关注用户需求,并据此制订生产方案,才能持续地赢得愿意付费阅读的用户。  相似文献   

7.
<正>全年订阅价300元含报刊240元/全年50期手机客户端年服务费60元/年3.0版本"任性"在哪?且听中邮小咔为你大爆料!爆料一主打推荐,12大类180余种精品期刊,精彩纷呈爆料二第一时间,本报资讯、行业动态,快速送达爆料三全新的用户评论,读者点赞,互动性强爆料四全新的文章、期刊、听书,多种资源全类型搜索,准确快速升级须知!1、一键扫码,凡本刊订户只需一次注册,并完成手机短信验证,即可享受全年阅读本刊电子版全貌内容。2、APP新增评论点赞和综合搜索功能,对期刊阅读、文章阅读和个人管理相等功能进行了精心的从新设计。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迪 《中国青年研究》2015,(4):80-84,103
微时代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时代。"手掌之上"24小时移动上网,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呈现出生活方式"移动"与"随时"、自我呈现"被"与"我"、社会关注"微"与"宏"、社会交往"熟悉"与"陌生"、时间分配"碎片"和"互联"等新特点,日趋出现手机依赖、阅读浅显化、行为无意识化、理性思维弱化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是丰富阅历、传播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阅读需要与时俱进,契合当下广大民众的生活节奏和接受方式。文化作为软实力,与科技这一硬实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当云阅读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图书内容平台,提供超过50多万种电子书的网上阅读,使用小程序、手机APP和自主研发的"当当阅读器",可以让顾客在等电梯、上下班这些碎片时间,方便地浸入各类阅读场景。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当今社会人们的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乃至很少阅读的现象值得警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空间碎片现状的国际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碎片是指位于地球轨道上的非功能性人造物体,近年来其对人类的外空活动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关于空间碎片的立法尚不完善。文章对空间碎片问题的现状、涉及空间碎片致害的国际责任问题和空间碎片造成的空间环境污染问题的现行法律规定进行了探析,认为有必要明确空间碎片的概念界定,并从现行国际条约的局限性入手,对空间碎片作出系统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亨茨维尔西格尼契产品公司发明了一种能穿透防弹衣后在人体内炸裂成碎片的子弹。该子弹近期在美国枪支商店开始出售。这种名叫“犀牛”的子弹威力极大,能击穿当前最牢固的防弹衣,在人体的皮肤上留下棒球大小的弹孔,然后在体内裂成上千枚碎片。这些碎片含有剧毒,会侵入人的肺部、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等器官的组织,被击中的人立即死亡。该公司称,该子弹是用特种塑料制成。目前只允许持有联邦许可证的枪支经销商销售,并且只售给警察。美国发明了可穿透防弹衣的子弹  相似文献   

13.
熊海英  熊毅 《求索》2011,(3):223-224
本文以身体为载体,从身体的整体性、身体的碎片性和身体的延展性阐述了约翰·多恩诗歌的魔幻性特征,揭示了处在蕴含新科学和新思想的17世纪的多恩呼唤人性解放和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14.
因茶结缘     
我小的时候总喜欢到家对面的“东园”茶楼听书,几十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十几张茶桌,喝茶聊天的老人们三五一簇,四六一桌,每人手中一把摸  相似文献   

15.
无事多读书     
正"无事且静坐,有福方读书。"曾经想过镌一对这样的对联,挂在书房的墙上,到底作罢,因为读书其实最好面对着一堵白墙,方才是心无旁骛。而且个人奉行的座右铭其实是"无事多读书",现代社会,大家都这么忙,难得有一点清闲无事的零星碎片时间,用来读书,再舒适不过。每年全民阅读日,总会被邀请参与各种阅读活动。今年最为特别,4月18日,作为今年  相似文献   

16.
在全民传播时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媒介挑战,纸质媒体以深度搏速度,以"独家"博"海量",以故事搏"碎片",以才情搏平浅,发挥传统优势或既有优势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阅读《解放军报》的一批优秀新闻作品得到的应对启迪。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残联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助残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盲人"听书工程"启动仪式于2012年2月21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残联党组副书  相似文献   

18.
2月11日,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荒原上空790千米的外层空间,一颗已经失效的俄罗斯军事通信卫星与另一颗美国铱33号卫星轰然相撞。这次撞击形成了巨大的碎片云,超过600块的残骸碎片开始不断扩散。这些碎片被科学家们称之为难以清除的太空垃极。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其中,阅读就是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2017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影响下,当下的阅读方式主要可以分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且近年来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上升。另外一方面,调查发现纸质阅读(书报)的接触率增幅较小。综观两种阅读方  相似文献   

20.
空间碎片现在已经成为外太空的主要污染源,各国航天事业需要共同攻破的课题。鉴于空间事故的屡次发生,对于空间碎片的探讨已提上日程。通过对中国参加的相关国际条约和中国国内空间的立法研究,发现国际条约中并没有具体的界定空间碎片的概念,更没有具体的条款来规范空间碎片,而国内关于空间的立法里亦没有提及到空间碎片。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内空间立法,使航天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