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2017年底,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并作出指示,他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随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要带头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可见,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各地也纷纷为减负谋实招,通过减会议、减材料、减考核等方式,着力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基层干部身心带来双重危害。基层工作普遍存在会议多、文件多、报  相似文献   

3.
正《求是》杂志2019年第3期刊发的《2018,基层治理十大靶点(二)》一文中重点标靶了"处处留痕"和"材料论英雄"的基层形式主义。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也要求,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近年来,在各部门重拳治理之下,基层形式主义大有改观,"文山会海"得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加重基层政府负担的影响,相继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基层减负.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做好2021 年为基层减负工作主要措施及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和改头换面的新表现,逐项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充斥着"通病"和"标配"表述的工作总结,形如阑尾、存之无用;状如鸡肋,食之无味。部分基层干部工作总结中出现"标配"表述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也源自其不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要从多方面入手杜绝"标配"表述,让工作总结中的假话、空话、套话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6.
干部下沉一线,能够多方面锻炼干部,有助于解决基层所面临的人手不够、基层党组织强弱不均、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难以集约等问题,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推动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组织安排、任务厘定、多部门协作来加以完成,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真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正>鄂政发[2019]1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人民政府力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9年5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力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措施为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和省委《关于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质上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产生的恶果。有鉴于此,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突出任务来对待。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党中央对注重教育成效、重在解决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予以特别强调,把"抓落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传导无形压力,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层减负工作中出现了"数字减负"形式主义新变种,以"数字挂帅""数字变通""数字工程"为突出表现。其炮制减负工作假象、增添减负工作负担、干扰减负工作开展,导致公共权力错位、基层治理缺位、政策落实空位。"数字减负"形式主义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数字减负"形式主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从权责相当、职责清晰、究责完备、督责有力四个方面为政绩观复位、为责任心补钙。  相似文献   

10.
李坚志 《群众》2014,(3):30-31
<正>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些同志说,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基层党组织情况不同,问题没那么严重,开展活动没有那么急迫。这样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诚然,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确实位高权重,客观上较易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而一个党员干部即便身在基层,位不显、权不大,假如他群众观点缺失、群众意识淡漠,不明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真谛,工作中也不注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头来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9,(12)
正基层是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如果基层干部深受形式主义困扰,被官僚主义贻害,那些利国利民的政策举措就很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必须要打一场力戒形式主义的攻坚战!开会开会,不仅常开,而且还经常开长……这是不少人对于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直观感受。一个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并把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2020年4月,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彗星式"调研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表现为过场、排场、官场"三场"效应。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顽症不是通过规定和强调就可以解决的,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任重而道远,必须有应对之策,更须制度化方案来治理。  相似文献   

14.
正"会议少了、‘留痕’式台账少了,沉下身心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多了,工作成效显著提高了。"当有了更多的时间入户动员群众缴纳新农保,贵港市平南县大鹏镇花龙村村支书张永信不由感叹道。这是平南县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专项治理重要内容、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的一个缩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对当前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精准画像,深刻分析其体制成因,精准谋划治理对策,对防范和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岁末年终,各级党政军群事业单位密集开展考评考核,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卷土重来,并在新的时代特点下表现为"表格主义""痕迹主义""一票否决""层层加码""一刀切""一言堂"等新形式,这既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更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要作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1]。虽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钉钉子的精神纠治“四风”,但是“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2]在四风问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需要更加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具有反复性、复杂性、变异性等特征,不容易被解决,并且常常以“好”的面目出现,甚至在新形势下还会出现其他变种,而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也是相伴而生的,二者虽表现形式不一,但根源一致且互为表里,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3],这两个问题对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都存在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对基层工作有极大影响,严重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影响基层工作的成效。因此,深刻分析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内在根源,对其精准画像,从而精准谋划整治对策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是新常态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基层党组织是落实主体责任最为具体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守土有责"的重要关口。基层党组织如何高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经验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四种不良现象,导致主体责任边界不  相似文献   

18.
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由来已久、危害很大,广大干部群众对之深恶痛绝。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其中调查研究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尤其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本质上讲,调查研究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中央着力采取有效措施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备受鼓舞、干劲更足。兰考县立足实际,创新举措,以破除形式主义为抓手,持续营造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坚持为基层干部减轻负担、腾出精力,全力以赴投身"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20.
实现新时代伟大历史使命离不开正确政绩观的指引,正确政绩观要以群众公认、服务人民、求真务实等为标准。而现实中某些领导干部仍抱有"数据政绩观"、"面子政绩观"、"媒体政绩观"等错误政绩观,其原因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深蒂固、责任缺失、监督不利等方面。领导干部需要进一步加强"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认识,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树立"绿色政绩观",杜绝"隐性形式主义",提高政绩考核科学性等,力求锻造出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