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欧美逆全球化思潮主要体现在多国纷纷出台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美国接连"退群"以及各国收紧与难民移民相关的政策等方面。逆全球化思潮在欧美的兴起与发酵主要是因为西方社会形成了一条新的结构性分岐线。总体来看,逆全球化思潮在中短期内并不会彻底反转,而是还会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2.
2017年,随着西方"逆全球化"思潮的涌动,新自由主义作为经济治理方案在实践中已经声名扫地;但是通过"全球化"的方式,新自由主义作为国家治理方案仍然在释放各种负面影响与巨大社会危害。要深刻认识新自由主义国家治理方案的本质,必须对其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进行系统反思。  相似文献   

3.
2019年,智利发生暴力骚乱的实质是左翼民粹思潮排斥"新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模式;在老牌发达国家美国,民粹思潮带有更多逆全球化的右翼色彩,主要排斥"自由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模式。"美国优先"的逆全球化右翼民粹思潮对欧美总体政治生态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经济上趋于扩大的贫富差距与选举政治的发展,是民粹思潮盛行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重要发现】2018年,逆全球化思潮波涛涌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抬头,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排外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交融交锋态势加剧,外溢效应显著,凸显出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不平衡性问题。多元思潮综合体"特朗普主义"强势来袭。"特朗普主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混杂的,其中既有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为: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多边主义、民族主义、科技本位、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其中,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在延续以往发展势头的同时,出现了新动向和新特征;民族主义活跃程度高于以往,影响力有所上升;多边主义、科技本位在本年度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十分突出,成为新上榜思潮。  相似文献   

6.
<正>【重要发现】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为: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多边主义、民族主义、科技本位、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其中,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在延续以往发展势头的同时,出现了新动向和新特征;民族主义活跃程度高于以往,影响力有所上升;多边主义、科技本位在本年度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十分突出,成为新上榜思潮。  相似文献   

7.
就业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已被纳入党和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与全球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经济全球化发展遇阻密切相关。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势,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使之公平地惠及全世界,是习近平提出努力"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思想的初衷。实现经济全球化平衡发展,不仅需要全球化思维,更需要各国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当前欧洲虽然出现了诸多具有"逆全球化"特征的现象,但从意识形态层面看,"逆全球化"还没有成为欧洲的主流;从政策层面看,欧洲还没有明确地以"逆全球化"为目标;从社会层面看,"逆全球化"思潮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欧洲的"逆全球化"还属于弱表现的"逆全球化",其影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的抬头极大冲击了全球治理格局,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设置贸易壁垒,无视全球治理责任,使全球治理陷入矛盾和困境之中。逆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治理困境植根于资本文明的客观事实中。主要表现为:剩余价值全球竞争塑造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竞争性关系;跨国"资本—生产"体系的不均衡性加深发达国家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悖论性关系;生产社会化的深度发展凸显全球治理"新要素"与发达国家维持旧秩序之间的冲突性关系。当今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需要正视资本文明在当前全球治理格局塑造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致力于提升全球治理驾驭资本的能力,倡导机会平等、互利共赢和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以期推动全球治理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出现了全新变化,西方各国民粹主义思潮甚嚣尘上,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资本和产业链条分配的不公正、不平等越来越明显,全球治理"失序"和"碎片化"倾向日益凸显,国际格局逐步演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一系列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主张,为全  相似文献   

12.
贫富差距不一定导致问题,但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一定会造成各类社会问题。全球收入水平上升反而带动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财富两级分化加剧了不同阶层、族群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不仅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还催生了各国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共振。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财富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赤字。为弥合全球财富鸿沟、促进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世界各国必须有效运用税收调节工具,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并从根本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长期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让本已脆弱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逆全球化思潮变本加厉。从中长期看,全球化并不会终结,而是重启。就全球层面而言,仍然有诸多支持全球化的有利因素。不仅如此,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超大规模的市场、日益开放的制度等三大优势,为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点路径包括:发挥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推动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推动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发挥日益开放的制度优势,推动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4.
"逆全球化"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了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但也为中国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发挥大国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有利于中国为推动新型全球化提供新动力、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新举措、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逆全球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全球治理的民主赤字、分配赤字、责任赤字等,是当前"逆全球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事实上,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逆全球化"将为改革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前言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  相似文献   

17.
资本逻辑的裂变,直接造成了人类社会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两个层面的巨大裂变,导致全球化进程的被中断和被撕裂,催生了逆全球化浪潮和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迎来了一个500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大变革、大转型、大突围,一个重建未来的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18.
吴晓燕 《前沿》2006,(12):52-55
新自由主义是源于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经济思潮,其核心是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新自由主义被西方大国从经济思潮上升为了国家意识形态,从理论推向了实践。只有全面理性认识新自由主义,把握其实质,才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识别各种理论学说,增强经济自主性,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34)
正在长达40年的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极为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社会分裂加深;中东难民大规模涌入欧洲,搅乱了欧洲国家的政局;英国公投脱欧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持续的不确定性;逆全球化趋势和民粹主义思潮迅速蔓延,右翼势力在很多国家开始崛起;西方国家遭受的恐怖袭击空前频发;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福利危机等导致多数百姓的实际生活长期未得到改善。西方之乱已经成为世界不安全不稳定的一个主要根源,西方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当前,"逆全球化"已成一股新政治风潮。透过现象观其实质,西方发达国家妄图以"逆全球化"扰乱世界秩序,以期从中获利。为应对"逆全球化",世界各国可以团结增强"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通过"一带一路""东亚自贸区"等更具开放性的贸易形式,为"全球化"发展增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