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瑞环同志55万字的大著《学哲学用哲学》最近出版发行了。在该书的结束语中,李瑞环同志这样写道:“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一连用了三个“最”字,这番充满“哲学情结”的心得和感慨,着实发人深思。哲学,是时代精神的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前进》2006,(3):38-40
诚如书名《,学哲学用哲学》是一部真实纪录、全面展示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的著作,是李瑞环同志领导经验的总结和思想观点的集萃,是李瑞环同志“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阐明了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具有鲜明的党性、突出的实  相似文献   

3.
诚如书名,《学哲学用哲学》是一部真实纪录、全面展示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的著作,是李瑞环同志领导经验的总结和思想观点的集萃,是李瑞环同志“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阐明了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具有鲜明的党性、突出的实践性、很强的针对性、独特的创新性,彰显了李瑞环同志学以致用、朴实无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文如其人,用心品读此书,可以读出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怀,读出作者执政为民和人民至上的拳拳之心,读出作者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读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魅力和威力,读出哲学之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强爱武 《前进》2011,(9):54-55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沉淀,再沉淀。几年前曾读《学哲学用哲学》,初读时,便觉得有些震撼,于是读了便不能放下,便不能不反思,便不能不被作者深厚的哲学功底所折服。《学哲学用哲学》的作者李瑞环同志曾经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  相似文献   

5.
近日,品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颇有感受与顿悟。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篇幅都不算太长,但都能给人以清新的启迪。尤其对李瑞环在《提倡大家学点哲学》中所说的“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不能算明白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哲学,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会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对于一位统战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特殊性更需要学会一点辩证法,这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为人都是极为重要的。如书中的一个小事例:“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  相似文献   

6.
《政工师指南》2006,(1):6-7
最近,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邀请北京的部分专家学者和党校学员召开座谈会,畅谈学习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心得体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现摘录部分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李瑞环 《当代广西》2006,(10):60-60
常委会上讲话(注:指九届全国政协第十九次常委会议上的告别讲话)之后,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从二十几岁开始学哲学,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几十年从未间断。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我都反复认真读过,有的文章甚至可以背下来。尤金那本哲学辞典,我叨咕得非常熟,还和…  相似文献   

8.
广敏 《人民政坛》2012,(9):22-23
大凡读过《学哲学用哲学》和《辩证法随谈》这两本哲学经典著作的人,无不为作者——李瑞环同志深厚的哲学素养、锐利的思想锋芒、犀利的洞察眼光和卓然的政治智慧所折服。若你还有幸亲耳聆听过李瑞环同志的即兴讲话、谈话,在深受他的智慧、魅力和精气神所感染之余,会和我一样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农家孩子、普通木匠,为何能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具有崇高威望、广受群众爱戴的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一个大气质朴、深邃通透的智者?  相似文献   

9.
《学哲学 用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2006,(2)
《学哲学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真实记录自身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记著。李瑞环同志说过:“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思想观点的荟萃。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李瑞环同志无异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年出版的《务实求理》一书,是李瑞环同志继《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两本闪烁着哲学智  相似文献   

11.
在银川书城的销售排行榜中,72岁的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新书荣登榜首,持续热销,两个月销售400多册。从笔者所购的这本书印次看,出版1个月已是第4次印刷了。可见其影响力以及对这本书的关注程度。李瑞环的经历让人感到有些传奇色彩。他出身农民,少时学了一手木匠功夫。后来背着木匠工具只身闯荡北京城,18岁时成为第三建筑公司工人。当过15年工人,24岁时已经是人民大会堂建筑工地上的突击队队长了。他实现了100多项技术革新。从31岁开始走上领导岗位。他从一个劳动模范、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积极分子,到一个基层干部,再到独挡一面,成为天津市委…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李瑞环55万字的宏篇巨著《学哲学用哲学》。我连读三遍, 获益良多。确如作者所述: ”哲学是明白学”“哲学是智慧学”; “学点哲学,终身受益”。李瑞环同志是一位深受人民尊敬的领导干部,他的著述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一样的受欢迎。读他的书就像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书中没有从抽象到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结合工作实践,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升华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但在现实生活中,哲学却被不少人边缘化,被认为是“无用之学”。哲学对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完成哲学革命的马克思的哲学,其当代价值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德峰。支部生活:您曾把哲学在当代的主题概括为“怀着乡愁寻找家园”,如何理解?王德峰:要寻找家园就表明当代人无家可归。作出当代人无家可归这个对当代文明状况的判断,是因为看到当代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方式是资本的运作和资本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从21世纪初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浙江省情、市情、县情出发,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进浙江新发展为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创造性应用与创新性发展。“八八战略”的哲学实质是以省域治理现代化为聚焦的一种治理哲学、系统哲学、发展哲学、政治哲学和实践哲学,其哲学品格主要体现为科学真理性、总体系统性、落地实践性、开放包容性、前瞻原创性和人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章建平 《今日浙江》2010,(16):59-59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关于"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讲话,如春风扑面。文中力诫"长、空、假",切中要害;力求“短、实、新”,恰到好处。南此想起近年来常常拜读的李瑞环同志《谈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等系列文集,更觉同味无穷,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6.
叶德跃 《求索》2013,(9):117-119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哲学思想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启蒙和变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引入。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哲学”之“实”。未来的哲学将是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瑞环同志在新著《学哲学用哲学》中说:“我们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就要以对方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肝胆相照’,要有‘肝’有‘胆’,光有‘肝’没有‘胆’,怎么‘相照’?”这既是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充满辩证法的深刻见解,也是今后处理这种关系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把哲学当成一门学科。因此,全民学哲学,从大学教授到农民老百姓,从大学教坛到中学教科书,讲的都是同样的哲学,其内容只有数量多少的差异而没有实质的不同。这样的结果使哲学的社会功能大大弱化。依笔者之见,弄清哲学的学科结构,在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哲学学科的历史演进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哲学产生之初,它和其他科学是混然一体的,各门具体实证科学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划分,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人们…  相似文献   

19.
马承钧 《今日浙江》2007,(10):62-62
哲学,历来被认为是一种高深的科学理论,读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新著《辩证法随谈》,觉得哲学离常人并不遥远,而是很近,这正是李瑞环一贯的风格与长处: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中凸显深刻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郭晶 《前沿》2012,(3):67-70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哲学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多个视角,以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为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就体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西方哲学总体上呈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向的发展历程,而这一转向的实现者,就是马克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实践哲学,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将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