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周年之际,重新回顾和总结苏联政治改革与民主化的教训,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以为戒:一是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手段,改革不能变成信仰放弃、方向背弃、主义抛弃;二是苏共是苏维埃政权和政治体系的根本和核心,失去了苏共也就没有了苏联。三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总之,政治改革必须有利于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必须有利于提升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和政治效率。要树立正确的民主观,探索一条科学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苏联在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领域内的改革也已着手探索和试验,以作为苏联当前“有计划全面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组成部分。1986年2月举行的苏共27大提出,“加速的战略要求完善社会关系、更新政治机关和意识形态机关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加深社会主义民主。”今年1月举行的苏共中央  相似文献   

3.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和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一词,反映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性质的提法与苏共前几任领导有所不同。赫鲁晓夫在196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上,曾提出“全国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宣布从1961年起,用二十年时间,即到1960年,要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代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于1967年11月,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论点,取代赫鲁晓夫的“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安德罗波夫任总书记后,又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重要修正。他认为苏联社会尚未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目前只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还强调,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二十年  相似文献   

4.
东京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于9月4日至7日访问日本,与日本外相中山太郎举行第十次定期磋商。谢瓦尔德纳泽此行主要是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日作准备,因此,其成果如何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谢瓦尔德纳泽访日的最大成果是确定了戈尔巴乔夫明年4月中旬访问日本的日期。早在一年多前,苏联方面就透露,戈尔巴乔夫本人有意出访日本。由于  相似文献   

5.
苏联灭亡的一条根本原因是苏联自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时起就存在三大矛盾并且日益发展,而苏共领导一直未能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叶利钦分三步当上了俄罗斯总统,利用苏联社会的三大矛盾,先后逼死了苏共,搞垮了苏联。  相似文献   

6.
伦敦专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6国领导人7月5日和6日在伦敦举行了它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首脑会议。会后发表的《伦敦宣言》提出了一系列调整战略的措施。会议还邀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下次北约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 宣言发表后仅仅几个小时,苏联立即表示欢迎。戈尔巴乔夫说:“我随时准备前往”。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发表声明说,北约首脑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格鲁吉亚议会主席、国家元首谢瓦尔德纳泽在11月5日总统选举中获72.9%选票的支持,当选为格第二任总统,这可谓“众望所归”.选举前20天的一个晚上,在第比利斯市中心议会大厦一间相当宽敞而又十分简朴的办公室里,谢瓦尔德纳泽精神矍铄,谈吐幽默,虽劳作一天,却毫无倦容.他向特来采访的本刊特约记者介绍说:“与一年前相比,格鲁吉亚政局发生了积极变化,基本实现了稳定,经济形势也趋于好转.11月5日同时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将决定国家以后的命运.”作为竞选总统的头号选手,他对获胜满有把握:“大多数居民都支持我.”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专电 苏联在热烈的情绪中举行了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首先是3月11日各社会组织选举750名代表;接着,3月26日全国各地区和民族地区投票选举另外1500名代表。由于其中有293名代表需要补选或重新选举,所以,原订4月中旬召开的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推迟举行。 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作出了“关于苏联社会的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  相似文献   

9.
1990年6月29日 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宣布暂停执行关于共和国独立的文件.1990年6月 戈尔巴乔夫总统主持召开联邦委员会会议,提出“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盟”构想.1990年7月2—13日 苏共举行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大会就三个派别提出的纲领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通过了苏共中央提出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声明中放弃了共产党的“政治垄断”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是独立的.戈尔巴乔夫再次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2日,叶利钦发表声明,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1990年7月13—14日 苏共二十八大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了新的中  相似文献   

10.
莫斯科专电 7月开始,苏联进入了休假季节,然而首都莫斯科的“政治热”并未因休假季节的到来而有所减退。7月25日和26日,苏联共产党举行了中央全会。8月2日和3日,以俄罗斯联邦副总统、俄共中央委员鲁茨科伊为首的部分俄共党员在莫斯科开会,宣布成立“俄罗斯共产党人民主党”。8月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颁布的“非党化”命令开始生效。8月6日,拥有800多万党员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也召开了中央全会。鉴于俄共是苏共的骨干和主力,而叶利钦  相似文献   

11.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源在于政治体制问题。苏共过分重视民主的实际内容而忽视了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实践证明,没有程序和形式保障的民主发生了异化,背离了其初衷,民众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家的侵犯。苏共始终作为人民的“代理人”管理着国家的一切,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挑选和层层任命,人民既无权选举他们,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专电 年终岁尾,苏联召开了第4次人民代表大会。从12月17日至27日大会讨论了国内形势和克服危机的措施、制订新的联盟条约的基本构想和修改宪法等议题。主要任务在于:稳定局势、摆脱危机。 (一) 苏联国内形势严峻已是们共知的事实。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7日在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说:“当前国内的形势是严重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劳动集体和全国都感受到稳定和秩序遭到了破坏”,“危机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特别是在民族关系方面继  相似文献   

13.
一、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967年11月3日,苏共领导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宣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已经建成。他说,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苏联人民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进行英勇和忘我劳动的结果。1971年他在苏共二十四大的报告中再一次宣布苏联建成了“发的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莫期科专电 4月21日和22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莫斯科举行3年内他们进行的第25次会晤。这一轮会谈涉及安全、人权、地区冲突和双边关系等方面。最使人关注的问题是:里根5月底访苏时能否就削减50%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听一听舒尔茨和谢瓦尔德纳泽在结束会谈后向新闻界发表的言论: 舒尔茨对苏联中央电视台政治评论员佐林说: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一是民主政治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构成社会政治的骨架和心脏,对于社会发展起着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二是民主政治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民主政治是一种否定等级特权,促进社会正义的政治体制。三是民主政治有利于增强社会信用。民主政治越发达,越有利于增强社会信用的水平。四是民主政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民主政治的内在制度、原则和范畴,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6.
钟和 《党政论坛》2001,(6):47-48
一世界各国非执政的共产党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后 ,近年来力量有所恢复和发展。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 ,它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经受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冲击 ,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苏东剧变后 ,部分共产党改变性质 ,转而奉行民主社会主义 ,但大多数共产党仍保存下来 ,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俄罗斯共产党纲领和章程规定 ,俄共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主张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捍卫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利益”的政治组织。日本共产党认为 ,苏联和苏共的…  相似文献   

17.
苏联前期,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思想基础;苏共20大带来思想混乱,“停滞”时期。社会价值观虽然保持了稳定和连续。却失去了平衡与调控机能;苏联后期,领导者放弃社会主义价值观,执政党失去合法性,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苏联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说明.在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 9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格鲁吉亚国务委员会主席谢瓦尔德纳泽和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议会主席阿尔津巴在莫斯科“总统饭店”的会议大厅签署了最后文件,决定从9月5日12时起在阿  相似文献   

19.
普京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政治行动,加强了中央政府及总统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力、影响力,形成了总统集权、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强化了所谓的“可控民主”。这些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那么“可控民主”从何而来?对俄罗斯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10月30日来华盛顿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总统里根举行了一天会谈。会谈后里根宣布,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将于12月7日访美。里根定于明年上半年访苏。历时两年的美苏首脑互访计划几经周折终将实现在即。 美苏就戈尔巴乔夫将访问美国发表的联合公报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期间将签署一项彻底销毁两国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协议,并将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