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是目前国家法律体系中相对缺少的一项制度,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本文从整理城市林业建设的现状入手,对城市林业建设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房屋外墙颜色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法律至今没有对城市色彩或城市房屋外墙颜色做出任何专门规定。外墙颜色的管理维护不仅是一个物业管理问题,而且也是行政机关封城市公共形象统一规划的一个重大问题。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後,外墙的色彩专业规划应该尽快起步并顾及城市历史文化、区划功能以及公序良俗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自然物质基础。依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造成了全球关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从而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赵奎 《行政与法》2010,(10):87-90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的已相当严重。在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实体内容方面,应明确区分两种目的的拆迁即公益性的拆迁和商业性的拆迁,在拆迁许可条件中,解决"一女二嫁"的土地权属问题,同时,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作为许可的一项条件。程序方面应加入通知程序和听证程序,并且对拆迁期限作出更加明确科学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法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社会既是信息时代又是法制时代。法律已全面信息化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法律并从互联网上获取法律和与法律有关的信息,虽然人们从网上通过各种途径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但因种种原因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便之处。因此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法律数字图书馆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法律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在实践中各地都大量存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护耕地,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现实中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应该从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合理分配流转收益,加强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管理作用和制定全国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用建设的法律环境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因此,整个社会性的经济秩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破坏社会信用的问题极为严重。而整治经济秩序,重塑社会信用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而且更要强化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整治社会信用。  相似文献   

8.
9.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现在的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法制保障不健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我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法规,发现还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宜进一步统一法规,明确管理主体,制定实施细则,真正保障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及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10.
栾超 《法制与社会》2013,(25):76-77
城市的和谐发展要求对城市乞讨进行有效管理,在维护乞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该要求其承担其相应的义务遵守相应的法律规范。解决乞讨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全面发展,然而当下我们更需要面对的是救助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秩序的有效维护以及公民同情心理的不可欺骗。由此,加强对乞讨者的管理,杜绝欺诈乞讨、职业乞讨理应成为这一问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4,(11):279-280
在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中,平民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但是在非国际性的武装冲突中,对平民法律地位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平民法律地位的确定应首先确定武装冲突的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辨明平民的身份,进而确定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平民应受到的保护及自由,为明确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平民的法律地位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政法机关要大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的要求,全国检察长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开展。面对新要求,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法律监督力,全面地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不断提高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本职,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含义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总的来说,就是正确履行宪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社会保障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需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着力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从法律层面上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陈婷 《法制与社会》2010,(13):210-2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知火如茶的展开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维护能否得到法律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农民是否需要法律服务?现行法律服务体系是否能满足农民需求?如何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决定,为推动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本文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眼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16.
石寿宁 《中国司法》2008,(11):83-85
纵观我市法治建设工作,与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相适应、相协调,循序渐进,与时俱进,逐步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不断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为内容的依法治市阶段。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所确定的普法依法治理目标任务,不断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二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导向的法治南京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7.
柏正慧 《中国司法》2007,(11):65-6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已经载入宪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推进城市法治建设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治城市的理论基础:作为城市精神的法治与作为治理方式的法治(一)城市精神的法治内涵从现代文明的观点来看,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或者说品位的最重要指标是它可以为聚居于此的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民权利义务上演的平台以及城市人口精神与心理舒展的理性空间。支撑这个平台和空间的是制度、是法律、是围绕法的精神展开的具体而生动的市井生活。因此,法治———是跨越…  相似文献   

18.
拆迁引入司法裁决机制,可以通过司法的力量,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给行政权力在拆迁中戴上法律的枷锁。本文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关司法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入手,分析司法强制执行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价值、启动的条件、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旨在能有效解决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司法强制执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法治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动,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决定,本文认为目前形势下应将法治城市建设的着力点由强化国家机关的引领示范作用转到提升市民法律素质上来.因为:以提升市民法律素质作为法治城市建设的着力点,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法治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我国现阶段社会治理模式新特点的客观要求,是由目前市民的法律素质状况决定的,提升市民法律素质还是促进法治城市建设其他要素更好实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