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向来以为,书评其实是一种学术论文的文体,作者借以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个论题的意见和看法。从这种意义上说,书评实际上与这种文体相联系的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之间的关系,是书评的作者(书评对象的读者)关于某个论题而与书评对象的作者之间开展的一场对话。而这场对话能被发动的前提,则是书评对象所涉及的相关论题已与书评的作者可触及的世界以某种方式发生着连接,而且此连接又已不同程度地为书评的作者所感知。因此,就书评作者与书评对象作者之外的人而言,书评与作为书评对象的书籍或文章之间的关系本身,实在不能作为书评对象本身是否具有…  相似文献   

2.
本刊自1990年第4期起开辟“书评”栏以来,在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支持下,及时地评介了一些法学新著,对于传播信息、鼓励作者,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些书评还有一定学术深度,发人思考。但也毋庸讳言,还存在诸多不足。本刊在新辟此栏的“编者小语”中曾经希望:“书评不是广告,既要有实事求是的介绍,更要有发人深思的评论,有进一步的探讨。好的书评也应是一篇好的有新意的学术论文。”惜乎由于我们选编不严,此目的未能完全达到。正如有的读者反映,某些书评“有广告之嫌而无学术评论之实”。有的书评只着重于介绍新书在结构、逻辑、写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特点,而较少涉及书的实质内容,究竟有哪些新观点、新理论,如何评价,则付阙如,使读者无从体味,无所启迪。有鉴于此,从本期起,将书评栏改为“新书新论”,旨在集中评介其新思想、新观点或不同论点,五、六条很好,一两点也行,而不求对全书作全面介绍。凡没有发人思考的新观点或有争议价值的观点、有新论证的,即使编撰上有特色,一般不再评介。在列举新观点时,应力求言简意赅,有介有评。至于详细论证可由读者自己去看原书。溢美之辞务去,商榷之处须实。评介者固以他人为主,也可以由著者“毛遂自荐”。旨在传播新思想新信息,以供法学界进一步探讨。文长一般在2千字左右,欢迎大家赐稿。  相似文献   

3.
下面这篇书评文章,既有对所评《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中新现点的介绍,又有对它的评议与商榷。本刊在开辟“书评”栏时,曾希望书评本身也是一篇学术论文,但过去某些书评“广告”意味多于学术份量,所以我们又将“书评”改名为“新书新论”,意在求得对新书中的新现点进行评介。马俊驹同志此文符合本刊意旨,值得一读(唯篇幅略嫌过长)。我们欢迎这样有介有评的学术性的“书评”或“新书新论”,但文字在3000字内为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法学工作者陆续出版了一些法学专著,反映了我国当代法学的新水平,这是十分可喜的进展。可惜的是,一本著作问世,却往往得不到评论界的回响;有,也多限于介绍,而乏中肯的评论。这不仅使著者遗憾,也不利于学术界相互切磋,推进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加强对这些专著的评论工作,是法学界、法学报刊的一项重要任务。“书评”不是广告,既要有实事求是的介绍,更要有发人深思的评论,有进一步的探讨。好的书评也应是一篇好的有新意的学术论文。本刊有志于此,特辟“书评”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学术书评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学术对话和批评的重要形式。但长期以来 ,法学界一直存在轻视书评的倾向 ,甚至把书评排除在学术成果的大门之外。究其原因 ,在于法学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书评。我们见到太多为人捧场、商业广告式的书评 ,太多缺乏见地、言之无物的书评 ,于是以为书评不属于真正的学问。其实 ,研究性、批评性的学术书评 ,在理论价值上并不亚于一般的学术论著。严肃的、认真的学术书评 ,可能比一般的学术论著更有助于形成良性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机制 ,提升学术对话和评论的水平。基于这一基本认识 ,本刊推出“学术书评”栏目 ,刊载那些富于批评精神、富有理论洞察力、富含真知灼见的学术书评 ,以期扭转学术书评的形象和声誉 ,为中国学术规范和传统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评论》2010,(1):200-202
<正>为了便于书评的撰写,本刊特制定书评撰写指南,供参考。一、标题本刊书评不建议直接使用所评述的著作的题目作为书评本身的标题,最好从评述的内容提炼出反映书评核心内容的标题,如果作者认为有必要把著作题目放在书评的标题中,可以使用"评《著作题目》"的形式作为副标题。  相似文献   

7.
《公共行政评论》2016,(5):202-202
正书评栏目是本刊的特色栏目,自推出之日起,便以服务学界同仁,评介学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著作为己任,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和将之打造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从2015年第1期起,本刊将对书评栏目进行改版:一、改版后的书评栏目在内容上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深度评论型文章,二是资讯评论型文章。二、深度评论型文章,除了对单本著作的评论文章外,将会特别欢迎对同一议题下的两至三本或数本著作进行深度评论的文章。该类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8.
正书评栏目是本刊的特色栏目,自推出之日起,便以服务学界同仁,评介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为更学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著作为己任,一直好地服务读者和将之打造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从2015年第1期起,本刊将对书评栏目进行改版:一、改版后的书评栏目在内容上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深度评论型文章,二是资讯评论型文章。二、深度评论型文章,除了对单本著作的评论文章外,将会特别欢迎对同一议题下的两至三本或数本著作进行深度评论的文章。该类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法学界 ,书评一直遭人冷落。有的学者只顾忙着埋首建构自己的宏大理论 ,少有余力反思他人的研究 ;有的学者则将书评视为文人打发空余时间信手涂鸦的“闲文” ,算不上“正儿八经”的研究成果 ;还有学者将书评看作“为他人做嫁衣裳” ,无论赞扬还是批评 ,都是替他人扬名 ,弄不好“吃不到羊肉 ,反惹一身骚” ,那就自讨没趣了。在这种学术氛围中 ,人们自然很少见到“寓创造于鉴赏之中”① 的有深度的学术评论 ,能见到的多是些碍于人情面子的“广告”文章或“歌功颂德”的吹捧文章。当然 ,也有少数人想借骂“名人”出名而“演绎”的笔仗文…  相似文献   

10.
<正>书评栏目是本刊的特色栏目,自推出之日起,便以服务学界同仁,评学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著作为己任,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和将之打造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从2015年第1期起,本刊将对书评栏目进行改版:一、改版后的书评栏目在内容上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深度评论型文章,二是资讯评论型文章。二、深度评论型文章,除了对单本著作的评论文章外,将会特别欢迎对同一议题下的两至三本或数本著作进行深度评论的文章。该类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书评栏目是本刊的特色栏目,自推出之日起,便以服务学界同仁,评介学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经典著作为己任,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好评。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和将之打造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从2015年第1期起,本刊将对书评栏目进行改版:一、改版后的书评栏目在内容上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深度评论型文章,二是资讯评论型文章。二、深度评论型文章,除了对单本著作的评论文章外,将会特别欢迎对同一议题下的两至三本或数本著作进行深度评论的文章。该类书评文章,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个层面梳理了中国法律书评文章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非常糟糕的学术状况:其一,从形式上阅读,通过对中国法学创新网收录的、最近5年的15种期刊所刊载的数量上考察;其二,以达玛什卡的《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为例的书评文章的分析.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状况的一个侧面表达,因为法学学术创新与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的基本品格就在于知识贮备与积累,从而更可能出现法学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邓正来教授集八年哈耶克研究之大成而推出的一部力作《规则·秩序·无知 :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 ,于 2 0 0 4年 3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为了庆祝这部哈耶克研究扛鼎之作的出版 ,推动学术对话和批评的深入进行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3月 5日召开了学术书评会 ,吉林大学文科各院系近百师生出席书评会。书评会由张文显教授主持 ,特邀评论人刘少杰教授、张贤明教授、马春文副教授、黄文艺副教授从不同角度做了主题评论 ,特邀嘉宾邓正来教授对他们的评论做了回应性评论。经特邀评论人同意 ,本期刊载其中的三篇书评。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法律》2014,(5):F0003-F0003
正《科技与法律》杂志设置"专题研究""论文""评论""案例研究""书评"等栏目。本刊真诚欢迎广大作者针对上述栏目赐稿。1.凡向本刊投寄的稿件,要求为本刊首发,署名无争议。2.来稿语种为中文或英文。3.除"案例研究"和"书评"栏目之外,其他栏目文章篇幅要求为10,000字以上,无上限。  相似文献   

15.
深海 《警界科海》2004,(1):43-43
如何有效、安全地使拒绝停车接受检查的嫌疑车辆停车一直是警察部门的一个难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栏杆、车辆构成的临时路障或车胎刺穿装置等均有其局限性。栏杆和车辆构成的路障经常造成车辆严重损坏甚至人身伤害:而车胎刺穿装置不能有效地使车辆停止,因为驾驶员仍可利用轮圈行驶相当一段距离。而且有可能因车辆失控而伤害到周围的行人或车辆。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评论》2009,(4):207-208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中国行政学研究的人士构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行政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书评、书评论文、理论综述、评论。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评论》2010,(3):207-208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中国行政学研究的人士构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行政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书评、书评论文、理论综述、评论。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评论》2023,(2):201-205
<正>《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理论综述、书评、评论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网络投稿:http://jpa. sysu. edu. cn邮件投稿:jpachina@163. com稿件具体要求:一、稿件形式以研究性论文为主,定量研究文章不超过15000字,质性或规范研究文章不超过18000字。同时,欢迎理论综述(不超过2万字)、书评(2000字以内评论单本新出著作的资讯型书评; 1万字左右评论2本及以上相关主题著作的深度、学理型书评)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2000字以内)。书评栏目欢迎就海内外,尤其是国内的本学科优秀新书展开评述,博摘栏目欢迎海内外近3年取得本学科博士学位的学者投稿本刊。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眼外伤后的功能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外伤是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由于眼球组织结构脆弱,在遭受外力及物体的作用时,易造成结构破坏并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尤以眼部光学通路部分的结构损伤所致视觉功能障碍为多,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本可使伤眼失明或视力极度下降的损伤甚至需行眼球摘除的伤例皆可经过器官移植或人工制品置换,使其功能或外形得于保留或部分保留,如角膜损伤、眼球破裂所致晶状体、玻璃体缺失等情况可通过角膜移植、人工晶状植入或玻璃体替代品注入使眼球结构及视觉功能得以替代及保留,因此,如何看待眼外伤后的功…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法律》2014,(1):F0003-F0003
正《科技与法律》杂志设置"专题研究""论文""评论""案例研究""书评"等栏目。本刊真诚欢迎广大作者针对上述栏目赐稿。1.凡向本刊投寄的稿件,要求为本刊首发,署名无争议。2.来稿语种为中文或英文。3.除"案例研究"和"书评"栏目之外,其他栏目文章篇幅要求为10,000字以上,无上限。4.来稿要求作者提供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及中英文关键词,并依序置于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