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年的“两会”,民生话题都是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教育、医疗、房价、物价、社保……每一个词的背后都隐含了中国百姓对于生活质量提升和分享改革红利的渴求。  相似文献   

2.
钟振 《当代广西》2014,(6):24-27
2014年,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改革”77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也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彰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3.
民生历来是省级两会的重要话题,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新年伊始的省级两会上,各省代表委员们围绕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慈善社工等民生民政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擘画美好生活新图景。  相似文献   

4.
“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一亿多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这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所说的话。这些简单的方块字经过不加修饰的组合写进报告,立即牵动了世界人民的神经.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2890名全国人大代表。承载着百姓的冷暖与期待,在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报告声中,将十三亿人民的未来一年.定格成一幅振奋人心的民生画卷。难怪首都人民大会堂里,在短短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35次掌声经久不息.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09,(2):12-15
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前夕,海南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协海南省五届二次会议迎春召开。省“两会”期间,“应对金融危机”、“改善百姓民生”、“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今年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三大话题。  相似文献   

6.
关注民生     
今年的“两会”,民生成了最流行、最关键的一个词。而在此前的新春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两会”前各种“民调”结果亦表明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各种民生问题,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所提议案、提案、建议的重点同样集中在民生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张鸿宇 《乡音》2015,(4):15-16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精准扶贫”……在刚刚闭幕的2015年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围绕民生热词,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们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4次提到了“养老”这个关键词。“健康资源是支撑我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康养产业是维系长期‘人口红利’的重要支柱。”全国政协委员、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建议,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康养产  相似文献   

8.
根深 《群众》2012,(3):87-87
在全省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特别强调:“江苏今年不提新口号,重在抓落实”。在省“两会”上罗志军又指出:增进民生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检验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准。要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9.
闻载 《现代领导》2011,(4):16-16
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山西“安全省长”王君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对象,采访内容主要集中在了惠及山西全省农村的“十个全覆盏”民生工程上。一问一答之中,让人们感觉到了“民生”这两个字在王君心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0.
曹林 《协商论坛》2010,(6):58-59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报告个人财产规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他一贯对民生疾苦深切的关怀、对人民权利的尊重以及对公权的严厉,自然会激起代表委员们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当有网友问到“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有哪些考虑”时,温家宝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也曾经讲过关于如何使人有尊严和幸福,我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话,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2月28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2.
李黑记是陕西省宝鸡市惟一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从今年3月份的“两会”一下来,他就显得十分兴奋。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今年温总理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民生,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政策重点上,都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同时指出要牢牢把握住“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当今复杂多变时局中全国人民的意志,表达了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若说今年全国“两会”与往年相比的不寻常处,我觉得有两点不能不说:第一,今年“两会”更贴近民生,更务实了:第二,今年“两会”“问题“多了。这从委员们的关注角度和政府的工作报告里就可看出。会议一开始,政协委员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三大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还有人提出要推翻“新三座大山”: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了房。无论是“三难”还是“三山”,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绕不过的坎儿,都是确实存在的问题。百姓心里急,委员心里也急。今年“两会”出现了大堆“问题”。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往年“两会”,一开始总是要总结成绩,这个领域有进展,那个领域也有突破,说到底就是没问题、没毛病。其实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有问题才是正常现象,没有问题的社会肯定有“问题”,而且还不是小“问题”!今年“两会”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9,(2):31-32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平民心"。高度关注民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民生"考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今年云南省的两会,传递给人们的一个最强信号就是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坚强信心。刚刚走过的2008年,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有喜悦,也有伤痛;曾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考验,也迎来了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特殊时期承前启后的两会,注定有着不同寻常的使命和意义:有更多的议题要讨论、有更多的民生要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极不平凡的2009年,如何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直是衢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张张饱含深情和心血的民生“清单”,守护着严冬中的春意,增强着百姓的信心和勇气,温暖着三衢大地。  相似文献   

16.
伟民 《人大建设》2008,(4):34-35
2003年以来,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的立法行动,显示出对公民权利、百姓疾苦史无前例的关怀,使得“改革”和“民生”——这两个最鲜明的时代标签奠定了最近五年中国立法的基调。  相似文献   

17.
百姓为上,民生为先,领导下访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武汉市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主要在拓展“四三”策略上狠下功夫。一是在下访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上着重三个面向:即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二是在下访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着力“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生;三是在下访解决疑难信访问题上着实“三个突出”:即突出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科学发展观特色、突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四是在下访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焦点问题上着眼“三个推进”:即推进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推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事要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9,(2)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平民心"。高度关注民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民生"考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今年云南省的两会,传递给人们的一个最强信号就是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坚强信心。刚刚走过的2008年,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有喜悦,也有伤痛;曾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考验,也迎来了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特殊时期承前启后的两会,注定有着  相似文献   

19.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时至今日,重视民生问题已经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必然会让我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更多的期许。  相似文献   

20.
备受世人瞩目的“两会”——中国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对于从全国各地来到首都的超过500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言,我国开始的又一次改革将在他们的议程上有所体现。今年“两会”,除推选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以外,还将为新的政府机构改革打响发令枪。此外,国计和民生仍是各位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