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兰西内战》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在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空境遇中,对其国家治理思想的挖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首次伟大实践,蕴涵着国家治理思想的丰富智慧,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选择,廉价政府和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工农联合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劳动解放和自由联合的价值追求。由此,对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启示,即国家治理的政治保障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主导力量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群众基础是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基本价值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中央苏区领导从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入手,带头做到廉洁为民,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并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军民、官兵关系,打造出历史上空前的廉洁政府。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启迪我们: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是关键,廉洁的政治榜样和政治决心必须由上层建立,只有上下联动才能达成廉政共识,才能打造一个廉洁的政府、廉洁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廉洁文化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复合型精神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文化,廉洁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政治伦理支撑。作为一种道德诚信文化,廉洁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道德诚信基础。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文化,廉洁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积极价值牵引。最大限度地发挥廉洁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精神效能,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教育与党风廉洁建设相融相通,两者的理论指导同源、价值功能契合,且互为发展条件。进入新时代,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红色文化教育在各领域各方面的价值越来越突出,作为党的优良传统的党风廉洁建设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统筹考虑红色文化教育与党风廉洁建设这两大热点问题,有利于谱写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政治稳定的新篇章。因此,要以新时代为契机、以新媒体为载体、以新发展为目的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党风廉洁建设的融合推进,最终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西方民主治理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出现价值认同、社会整合和政治运作上的困境,这很大程度与其民主政治本身的治理结构缺陷不无关系。与此不同的是,由于统一战线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治理特征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政治原则,统一战线治理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有效规避了西方民主的治理困境,彰显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现代国家治理中重要的政治要素。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参政党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对政治民主、政治法治和政治效能的追求。参政党政治价值的实现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服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认为,廉洁政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诉求,铲除腐败的政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是厉行廉洁政治的载体形态,中国共产党是实践廉洁政治的行为主体,其价值旨归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把民生问题纳入廉政建设范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概括了厉行廉政的道德准则,倡导以法治廉,对当前廉洁政治与廉洁型政党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仅取决于廉洁政治的建设力度,也取决于人民尊严的实现程度。廉洁政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和基本要求;人民尊严的实现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和实践推进的过程;廉洁政治是实现人民尊严的必然选择和政治保证;实现人民尊严是廉洁政治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基础;廉洁政治和实现人民尊严在历史进程、本质内容、理想目标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在于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兼容的、资本的利益驱动受制于劳动本位的价值取向、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相互配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在建设法治国家,这个法治国家是以人民民主为价值追求,按照协商民主原则进行制度安排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社会与国家的现实分离,这种分离已经从国家与社会两个领域消除了二者根本对立的根源,以劳动本位取代了资本本位,确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从政治上和组织上确立了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从而能够在社会与国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现代国家治理高度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之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协商民主是参政党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是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为参政党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加强参政党建设对发展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关键,是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能为协商民主提供政治和智力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参政党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的协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与提升公安民警拒腐防变能力是法治中国背景下治理公安腐败的迫切需要、确保公安廉洁的现实选择和着力各项建设的内在要求。应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法律素质和道德操守等维度来培养与提升这种能力,其主要思路体现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大贪腐打击力度及丰富保障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在未来国家治理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从单向集中型政治协商转向双向互动型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参政党在推进中国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中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帮助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在未来国家治理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从单向集中型政治协商转向双向互动型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参政党在推进中国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中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帮助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两者实质上都是从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探索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深刻挖掘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深邃内容,特别是其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不断强调权力规范、制度建设、理想信念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廉政建设、法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全面推进,这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政治伦理思想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价值理念。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从中国梦到世界梦再到世界命运共同体,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家国天下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能力"一直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心议题。政治生态理论的提出为研究国家治理能力建构提供了全新视角,它动态地看待治理能力变化的过程,将生态要素、治理技术和政治价值纳入到治理能力的分析框架之中。审视当前国家治理能力的不足,主要源自于局部的政治生态失衡。它集中体现在政治要素界限不清、政治价值认识失准、政治技术乏力等方面。要突破国家治理能力不足的困境,需要明晰各政治要素的边界、协同发力,尊重"公共性"的价值主体地位、塑造"信任"的政治文化,完善政治技术、有效破解国家治理中出现的难题,最终在重构政治生态的基础上,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治国就是治吏"。"官德"是官员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中外古今政治治理都十分重视官员官德建设。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官德更是建设廉洁政治的根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治理思想,其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党委政府、群众和人民团体为治理主体,在遵循民主集中制、廉洁政府、社会公仆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监督、法制和治理经验的吸收,来满足人民的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的需要,从而实现人民社会地位平等、社会自我治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