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让驻村工作在党建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务川精准脱贫,确保2020年如期与全国同步奔小康,近日,务川自治县委组织部开展了精准选派驻村干部回头看活动,大力实施"驻村+脱贫"战略,以"五个一"精准管理驻村干部、抓好驻村工作,让驻村干部"选得准、驻得下、管得好、成效明"。全县一平台。全县建了一个驻村工作微信平台,将所有驻村干部,  相似文献   

2.
正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选派1541名轮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一线"尖兵",帮助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惠民政策切实落地、群众生活富裕起来,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干。"这是铜仁市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心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人。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选派1541名轮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春风行动"一线"尖兵",帮助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吹响了决战决胜脱  相似文献   

3.
党建短波     
正佳木斯市通过"三个注重"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佳木斯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心关爱驻村干部的要求,不断提升驻村扶贫工作吸引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注重人文关怀,让来干事的心里热乎有劲头。把驻村扶贫作为市委常委联系包保内容,建立完善走访慰问、召集谈话等制度,开展跟踪式服务,帮助解决难题300余件。注重教育培训,让想干事的提高能力有方向。市县乡三级逐队逐人摸排培  相似文献   

4.
<正>5月25日下午,哈尔滨市和平会堂门前人头攒动,范海波正在等待一场重要会议——全省定点驻村扶贫工作推进会的召开。作为驻村干部代表,他还在利用会前的有限时间完善着自己的发言稿。这次发言,他的身份不是省公路局副局长,而是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下午4时,范海波和省直140余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一道走进会场。"要保证驻村干部素质、驻村工  相似文献   

5.
正"五步工作法"之"干部培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丹寨县紧盯关键,在近日举办近200人参加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轮战驻村工作岗前培训中,把新选派的省、州、县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县扶贫办部分干部纳入其中,采取集中授课、交流发言、现身说法、考试测评等方式,培训内容有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扶贫政策、基层组织建设、产业扶贫、教育医疗等政策知识,培训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组织部、党校等县委部门高度重视,从培训场地、学员抽调、课程安排、  相似文献   

6.
正驻村干部用心识真贫、用情真扶贫、用力扶真贫,争做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先锋军"。"十三五"开局之年,"对驻村工作来说,形势任务是重要机遇,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在4月18日贵州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2015年总结表彰暨2016年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上,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强调。会议表彰了30个"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进集体"、100名"全省优秀村第一书记"、100名"全省优秀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春末夏初,新一批4.3万名驻村干部接过了真情帮扶的接力棒,在田间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2,(5):57-F0003
春节前夕,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逢立左一行深入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高林村,走访慰问驻村干部和困难群众,并开展调研。 逄主任听取了省室下派干部、高林村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蔡海山的工作汇报,与村两委干部座谈并代表省委党史研究室对驻村干部和区、镇、村干部群众表示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相似文献   

8.
<正>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认真总结驻村帮扶、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经验,全面推行民心党建"十颗心"驻村工作法,切实做到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今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认真总结驻村帮扶、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经验,结合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需要、新常态下推进精准扶贫需要、新阶段锤炼党员干部作风需要,全面推行民心党建"十颗心"驻村工作法,要求"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驻到村里要安心、学习实践要虚心、制定规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省两万多名驻村干部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参加过援建西藏的工作,又连续三年参加驻村扶贫工作队;他克服重重困难,让所驻贫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名不图利,一心扑在精准扶贫事业中。他,就是河北广播电视台驻滦平县虎什哈镇猴山村第一书记白岚。他是知名主持人,更是扶贫"专业户"作为河北广播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播音指导,白岚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  相似文献   

10.
驻村扶贫,一线工作组怎么干?后方扶贫单位怎么做?驻村"驻"什么?扶贫"扶"什么?承德市委组织部及其驻大碌洞村扶贫工作组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要义,突出党建引领这个"关键之关键",紧扣贫困群众这个脱贫主体,全力扶强共富产业,精心锻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为全省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韩梦 《当代贵州》2013,(9):54-55
赫章县在"帮联驻"工作中,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梳理,把驻村干部的工作归类总结,并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探索出"八访八问"工作法,使驻村干部真正"访"出了干群真情,"问"出了民生大事。全省"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在春光中拉开帷幕,在赫章,513名驻村干部分布在27个乡镇465个村居的版图上。干部到基层了,工作开展怎么样?群众反映好不好?赫章县委干部驻村工作调研组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深入调研,走访了驻村干部和群众。"我们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梳  相似文献   

12.
<正>贵阳市坚持以"六化"措施推进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党建指导员、民生服务员、矛盾调解员"作用,不断提升驻村工作满意度。近年来,贵阳市按照省委"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同步小康"总体部署,努力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以"六化"措施推进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党建指导员、民生服务员、矛盾调解员"作用,不断提升驻村工作满意度。精准化选派。立足精准帮扶,突  相似文献   

13.
正深秋的一个星期六,清晨的浓雾还未消散,天柱县赖洞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的驻村干部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看望贫困群众、到穷"亲戚"家探访、修筑防洪河堤、帮助果农摘果、请文艺队进村……村民们都说:"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进驻我们村后,实实在地做了很多事,让群众得实惠、农村得发展,是我们的‘贴心人’。"2015年3月,根据统一部署,谭必伟、粟多庆、吴展煌、张汉勇等同志组成扶贫工作组到赖洞村开展扶贫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6月4日星期一晴转眼间,在鸥浦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整整一年了。2017年6月4日,我们工作队一行四人来到鸥浦村时,我满脑子都是问号:扶贫工作怎么干?村干部会不会支持?老百姓会不会认同……到村里第一天,在村部会议室,村支书和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第一书记来了,我排第二了。"  相似文献   

15.
在扶贫工作中,驻村工作人员必须怀着强烈的宗旨意识,以服务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只有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才能架起驻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6.
有的地区驻村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走偏。驻村干部干得很辛苦,成效也很突出,但村干部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在村庄事务中有边缘化的趋势。这一脱贫攻坚主角错位的现象,可能给未来稳定脱贫埋下风险。(半月谈网)驻村干部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村干部既是脱贫攻坚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两者的关系发生“走偏”,既有工作方法问题,也有思想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地特别重视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选派政治素质强、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充实到扶贫一线,同时,对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群众不满意、不胜任的驻村干部实行召回,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但还有少部分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不明显、成效不够理想,除了自然地理环境恶劣、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弱等因素外,少数驻村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把驻村扶贫作为"镀金""跳板",不作为、混日子,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采取"回炉再造"的召回机制,给广大驻村干部头顶上戴了"紧箍",倒逼他们恪尽职守,真正下沉到扶  相似文献   

18.
为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选派出大量驻村扶贫干部进驻贫困村、户进行帮扶。驻村扶贫干部胜任力存在差异,实际精准帮扶效果也明显不同。驻村扶贫干部在认知结构、素质结构、行为结构方面存在着胜任力不足的问题,导致驻村干部认知不清,角色混乱;素质不够,能力不足;行动不善,扎根不稳。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驻村干部角色转变、完善培训体系设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驻村扶贫干部具备较强的胜任力,助力精准脱贫事业。  相似文献   

19.
正安顺市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三个明确"工作方法,组织开展全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换工作,确保乡村振兴驻村力量不减。明确不减力量。对全市569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继续保持驻村帮扶力量不减,将驻村帮扶范围扩大为原建档立卡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相似文献   

20.
正自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结合县情实际,积极创新思路、不断强化措施,大力推行扶贫驻村"三讲透六必访"机制,促进各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顺民意、及时解民忧。各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群众拉家常、谋脱贫、促发展。"三讲透",顺民意。用群众的语言和身边的故事,讲透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