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春义 《实践》2010,(10):47-48
<正>近年来,克什克腾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级生态旗建设为目标,以打造"赤峰市生态工业大旗、内蒙古生态牧业强旗、全国生态旅游名旗"三个发展定位为支撑,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原则,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连续9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  相似文献   

2.
旅游,被称作朝阳产业。拥有十分丰富旅游资源的克什克腾旗,确立了“旅游活旗”的发展战略。为了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克旗人一手抓旅游开发,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旅游开发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克什克腾旗振兴经济的雄厚资本。克什克腾人认定了“生态立旗,旅游活旗”这个理儿,全旗上下形成了领导研究旅游开发,群众关心旅游开发,能人投身旅游开发的大氛围。旅游业因而蓬勃发展,在短短的几年中,开发出了十大旅游区上百个旅游景点。全旗旅游从业人员发展到 2500多人,年接待游客 4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子王旗将立足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聚力"5234",坚持富民强旗主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旅游名旗、农牧稳旗、商贸活旗"发展战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5)
正乌审旗是举世闻名的"河套人"故乡和"独贵龙运动"策源地,也是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近年来,乌审旗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文化塑旗"三大战略,以生态文明改善发展环境,以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实力,以文化繁荣引领社会风尚。在具体实践中,我旗始终以高度的文化担当,精心构筑大文化格局,成功创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首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城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单锦炎 《世纪桥》2015,(4):50-51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部署以来,安吉县抓住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机遇,突出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创新,放大美丽品牌,将生态特色转化为后发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在坚持生态立县、建设美丽安吉、发展生态经济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先后获得了全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4,(9)
<正>克什克腾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凝聚为旗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力、推动力,转化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全旗人民共同努力,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活力、民生持续改善、凝聚发展力量,实现旗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一、打造国家级生态旗,实现发展与美丽共赢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闯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创新之路。贵阳的习习凉风,把人们带入了一年一度的"生态时间",随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隆重举行,全球及国内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贡献"贵州智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今年年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贯穿"十三五"规划始终。近年来,蚌埠市坚持"生态立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稳步推进。展望"十三五",蚌埠将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  相似文献   

9.
任磊 《当代贵州》2014,(31):56-57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文明,生态保护检察的重点是保护。"检察督促令"成为检察机关履行生态保护职能的重要载体,为检察机关生态保护工作开辟了新路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文明,生态保护检察的重点是保护。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及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右旗旗委、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旗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从"沙窝窝"到"金饽饽"阿右旗始终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实施"三区两边"和"转移发展"战略,从"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城镇兴旗、旅游活旗",到"一个主题、两个坚持、三大突破、四  相似文献   

11.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陈云的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陈云的生态文明观蕴涵着统筹兼顾思想:正确处理控制人口规模与经济建设关系;森林、土地和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保护,促进生态资源环境的永续开发利用等。陈云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方面面。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水是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遵循"人水和谐"理念,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8,(10)
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大别山的核心生态功能区。在近几年的县城发展中,霍山县探索和实施了工业富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文明育县"四县战略",步入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呈现出  相似文献   

14.
正创建"生态文明法院",是法院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司法生态文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生态文明建设"一词早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来了,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发出了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  相似文献   

15.
正像保护眼睛—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十二五"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为进一步承担构筑国家生态屏障的重大历史责任,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十二五"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与发展可以双赢。  相似文献   

16.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反映了广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7,(12)
正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十几年来,余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村、绿色发展道路,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绘出"绿水青山踏歌图",建成了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总结余村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报告十二个部分之一,单独列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突显了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同时报告还从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思路,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问题,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突显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开始从局部的现实反思走向总体上的理论超越,从基层实践开始走向顶层设计,从国内治理开始走向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以绿色为导向"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助推贵州快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6月1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朋友圈",一些西方国家正在推卸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之相反,中国站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明确将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  相似文献   

20.
金钱 《实践》2009,(7):27-28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优势,以打造呼伦贝尔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目标,坚持"生态立旗、畜牧业稳旗、工业强旗、旅游旺旗、口岸活旗、科教兴旗、文化名旗"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发展、人口转移、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石油、有色、畜产品加工"三大重点产业,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