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践》2016,(10)
正2016年,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响应鄂尔多斯市的号召,同时借助伊金霍洛旗"旅游兴旗"发展战略的东风,全面开展"五大行动""6个100工程",以实施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积极推进园区全面建设。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在将文化、旅游做大做强做精的同时,在影视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截至目前,影视产业试验区共引进影视企业100家,累计完成产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9)
正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党工委始终坚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穿于全部工作中,严格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要求,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用过硬的党建引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党建工作的真功夫、真实绩,做好文化、旅游、影视三篇大文章,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不断把园区建设发展推向新的高潮。以党建为引领明确园区建设行动指南坚持"1357"发展思路。一个重点,即以蒙古源流文化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9)
正内蒙古这片神奇、美丽、富有生机的广袤沃土,始终撒播着民族影视不断繁荣发展的种子。2010年,我国影视基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鄂尔多斯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快速发展影视产业,推动全区影视业良性发展,同时带动地方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为创建影视文化旅游品牌,鄂尔多斯确立了先期建设市级影视产业试验区并将其建设成自治区级影视产业试验区的发展战略。试验区以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为影视拍摄服务中心,形成影视制作、影视放映、影视旅游、影视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12)
<正>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是伊金霍洛旗集中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打造蒙元文化品牌和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的重要载体。为了弘扬蒙元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丰富和提升园区内涵,园区决定筹建蒙古源流博物馆群,经过积极筹备,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市旗两级文化局批准,已顺利完成了蒙古源流博物馆群登记注册手续。蒙元石刻艺术博物馆是蒙古源流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由元代墓葬石刻艺术、元代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7,(3)
<正>2017年,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以呼包鄂协同建设文化中心的历史性机遇为契机,以"文化铸魂、旅游强体、影视塑形"为发展战略,加快实施"1357"总体发展思路。一个重点:以蒙古源流文化产业项目(元大都、元上都、哈喇和林等)和北方民国影视城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为重点;三大指标:园区政府投资产值达到27亿元,游客人数达到27万人(次),举办大型活动27次;五区同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区、自治区影视产业试验区,争取成为呼包鄂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3)
正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12210亩,分为蒙元历史文化展示区、影视旅游区、娱乐体验区和文化创意区四大板块,是集文化旅游、文博展示、影视拍摄、娱乐互动、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景区。主要精品线路和景点有:1、腾格里广场和崇天门腾格里广场是元大都崇天门前祭祀苍天的广场,代表了蒙古民族对长生天和大自然的崇拜之情。崇天门是元大都外城正门,东西跨度399米,城楼最高处达33米,九座铜顶包帐和五扇拱形大门代表了"崇尚九天,统辖五洋"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9)
正《蒙古源流》是蒙古族三大史学著作之一,被称作蒙古族的《史记》。蒙古源流四个字寄托着蒙古民族对历史的追思。为让后人感知蒙元文化的变迁与辉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转变发展思路,做大做深蒙古源流这篇文章,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应运而生,拔地而起。铭记祖源还原历史集成蒙元文化精粹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2010年起开始规划建设,以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鄂尔多斯独特的地域环境为依托,以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6,(4):60-61
正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全面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深度开发地区旅游资源。通过对外合作和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旅游、影视文化、体育、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区域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6,(11)
正九月的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蓝蓝的天上白云飘。9月12日,自治区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走进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自治区旅游局巡视员白薇一行以及各盟市相关领导在鄂尔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旗委书记、成陵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尚志强,市政府副市长李国俭,伊金霍洛旗政府副调研员、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丁向明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考察了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考察组一行在听取园区基本情况的介绍后,先后参观  相似文献   

11.
影视基地投资火热,但经营状态令人担忧。本文以横店影视旅游产业基地为例,分析其产业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总结其内控制度要点、企业家制度能力的作用、从同质资源价格竞争到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竞争策略及盈利模式的建构。为我国影视旅游产业园区、文化地产开发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1)
<正>继全国首个公安专项影视基地落户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2016年12月2日上午,北京电影学院鄂尔多斯教学创作实习基地、青年电影制片厂影视拍摄基地揭牌仪式在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隆重举行。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伊金霍洛  相似文献   

13.
那仁满达 《实践》2016,(4):41-42
正近年来,苏尼特左旗紧紧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旗经济发展支柱和特色产业,打造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新引擎。我旗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德格苏之乡""中国蒙古族塔穆嘎文化之乡""内蒙古乌兰依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和"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9)
正七月的草原大地芬芳吐蕊,辽阔的鄂尔多斯碧野千里。7月20日,"天隆杯"第二届鄂尔多斯体育文化旅游周开幕式在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广纳会展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内蒙古广纳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青年联合会、鄂尔多斯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承办,神东天隆集团总冠名。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旗委书记尚志强,市政协副主席孙树华,市体育局局长屈明,市旅游局副局长孙永华,市文新广电局副调研员、演出服务中心主任陆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9)
<正>七月的草原,寄托了多少人的向往。依托第十届全国民运会召开的契机,热情好客的鄂尔多斯人迎来尊贵的宾客,在美丽、凉爽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由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主办的蒙古源流首届"一带一路"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暨2015蒙古源流草原狂欢季如期召开。7月26日至28日,蒙古源流首届"一带一路"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在伊金霍洛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5)
正蒙古源流旅游区坐落于成吉思汗陵所在地——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位于"呼包鄂"金三角和"蒙晋陕宁"四省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区于2009年创意策划、2010年立项、2011年开工建设、2015年组建混合制企业并实现运营,2016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加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在景区标准化建设、智慧旅游、运营管理、组织培训等方面接受协会指导。旅游区总控制面积33.48平方公里,所辖范围包括原规划8平方公里区域、赛马场、西红海子湿地公园、曲棍球场周边、原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及园区南部预留空地,总概算投资2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松桃提出"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思路,实现了现代农业和山地旅游的两大生态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盛夏时节,走进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盘石镇省级农业园区"黔东草海",只见牛羊满坡,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满目是景。盘石镇省级农业园区主要以生态畜牧业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循环农业及生态旅游业,打造"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园区种植牧草2300余亩,总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5,(11)
<正>鄂尔多斯市为创建影视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鄂尔多斯全境影视基地,推动鄂尔多斯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并成立了鄂尔多斯影视产业试验区。试验区进行影视产业税费和扶持政策的先行先试,积累成功经验,努力将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鄂尔多斯市产业转  相似文献   

19.
桂林围绕"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河北省进入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阶段。一座被学者誉为集中华"和"文化之大成、容世界"和"文化于圣堂的"万和宫"("中华尚和园"一期工程)应时而起,奏出了把"和"文化"娶"回家、与旅游产业和园区建设联姻、让"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开花、结果三部曲。这是一部"和"文化与旅游产业和园区建设联姻的旷世之作,是一个产业升级与和谐新农村建设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