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财政融资机制和治理模式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方兴未艾。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诸如项目治理碎片化、政府寻租行为多发、虚假项目泛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从加强政府规制和府际合作两个方面着手,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善治"。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陕西省行政学院2013年春季县级政府领导干部培训班以"积极稳妥推进陕西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全体学员与参会领导一起,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陕西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经验、陕西城镇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陕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工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3.
就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模式。得益于近郊的区位优势,城郊农民实现了一次性、完全就近城镇化。毗邻市场的区位优势为城郊农民带来务工便利、民生便利以及消费便利,进而奠定城郊农民家庭实现就近城镇化的经济基础与观念基础。城乡结合的家庭生活方式、"双系"支持的婚配模式与城市嵌入的农民市民化,成为城郊农民将近郊结构优势转化为就近城镇化的实践机制。城郊农民家庭就近城镇化是农民家庭主动选择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实现过程。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应结合地区实际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城与镇的共同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将小城镇的治理纳入到国家治理的范畴,通过国家权力与社会集团、社会资本间的互动,缓解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属于政府主导的推进模式,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投融资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当前,征地制度被赋予了重要的融资功能,户籍制度则基本停留在户口政策改革的层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制度改革,应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融资制度,征地制度改革需要赋予农民合理的补偿权,户籍制度改革不是户口改革,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改革可以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一系列动力因素,同时受资源、环境、人口关系的脆弱性等因素制约,是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天津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重点解决农民"安居"、"乐业"和向市民转变的问题。政府要明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角色,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的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与乡村建设原本是矛盾的双方,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机制的存在,时至今日农村一直在补贴城市,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并未激发出来,与此同时伴随着廉价劳动力和生态环境可承受能力趋紧极限,城镇化建设亟待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以及统筹城乡互动发展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应从城乡资本产出比率角度来反思城乡关系,紧紧依靠城乡劳动力要素资源,努力使劳动者而非资本成为城乡建设的主体,实现城乡统筹科学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精神,结合湖南实际,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从"四化两型"整体建设全局的视角,把握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六个关系,努力构建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为目标的六个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之路,其中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是"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手段。成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工业化对城镇化支撑不足、工业化进程中的城镇配套相对滞后等问题。本文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说明成都市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一种发展上的延续,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就体现在它的布局和规划更合理。科学的规划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所以,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布局。要调整优化产业生产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是城镇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是农民在本地的聚集,不离开乡土,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城镇化。通过对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调查及对策的研究,可以突破以往在城乡二元分析框架内研究城镇化的局限,可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力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城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既取得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绩",也凸显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疾",包括新城建设"摊大饼"、粗放发展新区、强制征地拆迁等各种城镇建设"诟病"。解决好过去城镇化建设的"诟病"问题,关键是依靠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普遍性"理论,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实践当中,发挥"群众路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从而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谱写"中国梦"的"美丽城镇"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出发,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建立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指标,并计算出协同度,然后根据北部湾四市2007-2014年的数据对影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偏差抑制其协同发展,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推进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必须从全省各地实际出发,剖析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问题及其成因,研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在战略转型期做出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既有成就基础上,克服各种障碍,解决新老问题,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并使新型城镇化产生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乃是城镇化的决策者、研究者都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和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主办的"中国城镇化的走向、问题和选择"学术研讨会,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应警惕"短周期发展"风险,并在符合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提升人文追求的水平和能力;新型城镇化应与产业发展相契合,而产业发展则应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途径,并加强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必然需要财政支持,这就要求建设公共财政配合高质量的城镇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在战略转型期做出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既有成就基础上,克服各种障碍,解决新老问题,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并使新型城镇化产生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乃是城镇化的决策者、研究者都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和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主办的"中国城镇化的走向、问题和选择"学术研讨会,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应警惕"短周期发展"风险,并在符合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提升人文追求的水平和能力;新型城镇化应与产业发展相契合,而产业发展则应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途径,并加强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必然需要财政支持,这就要求建设公共财政配合高质量的城镇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在战略转型期做出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既有成就基础上,克服各种障碍,解决新老问题,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并使新型城镇化产生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乃是城镇化的决策者、研究者都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和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主办的"中国城镇化的走向、问题和选择"学术研讨会,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应警惕"短周期发展"风险,并在符合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提升人文追求的水平和能力;新型城镇化应与产业发展相契合,而产业发展则应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途径,并加强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必然需要财政支持,这就要求建设公共财政配合高质量的城镇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在战略转型期做出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既有成就基础上,克服各种障碍,解决新老问题,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并使新型城镇化产生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乃是城镇化的决策者、研究者都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和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主办的"中国城镇化的走向、问题和选择"学术研讨会,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应警惕"短周期发展"风险,并在符合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提升人文追求的水平和能力;新型城镇化应与产业发展相契合,而产业发展则应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途径,并加强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必然需要财政支持,这就要求建设公共财政配合高质量的城镇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在战略转型期做出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既有成就基础上,克服各种障碍,解决新老问题,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并使新型城镇化产生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乃是城镇化的决策者、研究者都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和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主办的"中国城镇化的走向、问题和选择"学术研讨会,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应警惕"短周期发展"风险,并在符合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提升人文追求的水平和能力;新型城镇化应与产业发展相契合,而产业发展则应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途径,并加强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必然需要财政支持,这就要求建设公共财政配合高质量的城镇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