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论述,对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作用的需要。当前,领导干部逆法治型思维和领导方式的主要表现为"特权意识"和行为、"法律只是手段"、"权大于法"等。今后,需要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倒逼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践行公仆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践行公仆意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必须把握好三条底线,即道德底线、政策底线和法律底线。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此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行。"底线思维"既源于习近平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宏阔的战略思维,又源于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关键是学习他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领导干部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的“底线思维”观念,把运用“底线思维”作为提升能力的重要内容,提高运用“底线思维”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提升领导干部底线思维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是面对复杂严峻安全形势的必然回应,是统筹安全稳定与改革发展的重要维度。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守住各个领域的安全底线,并在坚守底线思维、活用底线思维和善用底线思维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底线思维能力,防范化解工作中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6.
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状态,通过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将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常态。新常态就要有新思维,法治思维是治国理政新思维。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中坚力量,是执掌国家权力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主体,必须适应当前政治新常态,实现执政思维新转变,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层领导干部核心胜任特征的实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执政胜任能力,是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政府执政党能力建设,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和宁波市委联合了开展"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本文是总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索建立地方政府部门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执政胜任能力基本模型,为基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胜任能力考核评估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当前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从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出发,探讨"官德"的重要性,分析我国现阶段官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官德建设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概念,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是一种底线思维、规则思维、权利思维、契约思维,具有合法性、民主性、程序性、限权性、透明性的特征。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是法治社会最基本思维模式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治理视角中坚持法治思维需要对领导意志扭曲法律执行、法外利益与纠纷解决、公权力过于强势、重结果轻程序思维传统进行反思。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运用能力,可采取培养广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构建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需要的外部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的重要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机关党的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对象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尤其是掌握各种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是党执政的中坚力量,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负有崇高的使命和重要责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工作方式和工作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四年的新闻素养培训与不断实践,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意识明显增强,新闻执政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个别领导干部新闻执政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出现的较大的问题,如新闻发布质量不高、正面舆论引导能力不够,新闻执政的一些常态化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为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让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工具。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提 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 和工作水平;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做出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 求,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 设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 治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执政理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不管是解读中央精神还是推动改革发展,坚守"底线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学会运用底线思维,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精神,才能科学合理地推动改革,不至于"学偏、跑偏",今后,坚持和培育底线思维应树立底线意识、坚持底线管理、树立改革的方法论、坚持实践创新等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在南宁市举办"南博会"是南宁市政治、经济的一件大事,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确保成功举办"南博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到我市公安机关而言,要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指导、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从而实现“服务第一要务,构建平安省会”的目标。一、发挥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必须强化首位意识,进一步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方针政策确定后,领导干部执行方针政策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机关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永葆共…  相似文献   

17.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中首提"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指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明确了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本领的路径和方向,提高五大思维能力成为当下共产党人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从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承担的任务以及当前干部队伍基本状况出发,对各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增长理论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学与不学,学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水平和思想作风,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思维不同于常人思维,是领导者的内功,是一种大智慧。《领导思维》一书作者赵福生博士从领导者应具备的科学思维角度破题,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互联网思维八个方面构建领导思维,实属主题鲜明、框架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之作,对提升当代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具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指出:"'领导'一词,顾名思义,就是要既'领'又要'导'。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称不称职、优不优秀,不仅要看  相似文献   

20.
胡潇潇 《工会论坛》2007,13(2):137-138
依法用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当前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做到依法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