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受乡村文化价值认同语境、价值认同形成经济基础、价值观念传播手段和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及价值认同的主体性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乡村文化价值认同面临着困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的价值引领、厘清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的关系、构建认知、情感、态度相结合的价值认同路径,可以有效促使农民形成乡村文化价值共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因此,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动力基础,要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去理解。国家利益、市场需求、创新、竞争与交流等多重因素构成的动力基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驱动力与可能性。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市场化等方面仍面临现实挑战。为此,要从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内容、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战略性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呈现出衰落之势。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的视角分析,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显而易见。重塑乡村文化应从重塑农民的文化价值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林少丽 《世纪桥》2023,(2):94-96
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重塑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厘清乡村文化重塑面临的困境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出路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应从文化历史角度、现实发展需求角度以及乡村未来发展动力角度重视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从乡村居民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角度分析了乡村文化重塑的困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仍存在思想道德迷失,传统文化秩序面临分解和冲击;主体意识淡化,本土文化根基遭受否定和质疑;服务体系滞后,公共文化消费相对陈旧和单一;价值认同缺失,历史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和发展;后备力量薄弱,乡村文化人才存在不足和短板等种种困境和问题。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快乡村现代化转型,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构乡村文化文明秩序;坚定传统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主体意识;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消费升级;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凝聚乡村文化价值认同;建设人才队伍梯队,培育乡村文化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6.
姬君彩 《理论建设》2020,36(6):59-64
文章分析了乡村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与伦理的内在联系,运用生态学、伦理学相关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乡村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问题的伦理对策,寻求乡村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以乡村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为前提,树立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伦理观,把握土地利用生态伦理原则,实践土地利用生态伦理路径,助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8.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以社区为重心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改革进程中,文化共同体意义上的农村社区逐渐淡化和解体,农村社区发生的重要变迁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在现实情况下,以社区为重心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传承与发展丰富的地方文化体系,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对于公共文化生活的回归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以社区为着力点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十分必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当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面临智力支持不足、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足、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困境。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并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形成产业,同时,还需要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我们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导入的内容。在目前的外语教育中,如果同时加入外国语言的相关文化背景教学,会成为用好外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后税费时代"村级组织被边缘化的危险,福建南安市石井镇建立并推进效能进村新机制,不仅符合各方的现实需要,而且在村级组织管理效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充分发挥这一机制的作用,实践中还应解决好村级组织职能定位不清、村级干部素质不高、群众参与程度偏低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与奖惩体系四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重大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通过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化径前、群进众。路径、机制路径和实践路径来实现。这6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前进。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危机和严峻的挑战。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与通俗化相结合,与群众实践、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相结合,采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侯明 《理论学刊》2006,1(12):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开辟及其不断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不断探讨的重大问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融合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之路;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力。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制度,沿着两条轨道运行,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平等公正。经济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市场经济在现阶段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社会主义相互吸引,这是其积极面。市场经济会自发的扩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同社会主义相互排斥,这是其消极面,也是改革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只看积极面,不看消极面,认为市场万能,是一种“市场拜物教”。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从这种“市场拜物教”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利用其积极面,克服其消极面。  相似文献   

18.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它的存在影响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建设。乡村精英流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很多的研究与思考。当前,乡村精英流动已进入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时代,乡村社会中乡村精英的缺失是影响乡村建设和治理的突出因素。笔者将乡村精英参与缺乏的乡村社会称为"后乡村精英"时代,着力探讨这种状态对乡村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9.
健全的政治系统中,作为硬件的政治设施、政治结构应该和作为软件的政治文化相匹配、协调,只有这样政治系统才能够正常运转.而目前我国的政治文化中还存在大量的旧的政治文化残余,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消除这些旧的政治文化残余并培育可以雏系民主政治的公民文化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实现这一任务就需要实现政治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律师制度起源古罗马,成熟于近代以来人类追求民主、法治及人权的过程之中.最早在中国提及律师制度的是清政府于1906年编纂的<大清刑事诉讼法>和<大清民事诉讼法>,其后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党政府的立法中,都有关于律师和辩护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1954年的宪法中亦有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因"十年文革",国家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律师制度曾一度被废止.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重回民主法治轨道,倡导以人权保障为目标,律师制度在中国再获发展良机.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章以人物和事件为线索,探讨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对律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