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沙、衡阳、株洲、湘潭、岳阳、郴州、永州、娄底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开展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制定和实施整治方案,是保护湖南人民母亲河的重要行动,是巩固洞庭湖综合治理成果的重要措施,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构建生态湖南、和谐湖南的重要标志。湘江流域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作为政府工作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监督管理、资金投入、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各有关责任单位要落实责任人员、技术方案、资金来源,推进整治措施顺利实施,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湘江,确保全面完成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周艳  彭新宇 《求索》2012,(3):45-47
湘江与洞庭湖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湖南建设中的影响,沿江流域和环湖区域的经济发展称为"江湖经济"。而"江湖经济"本身具有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作为"江湖经济"的重点,既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标志,也是绿色湖南建设的贯通战略。而贯通则包括了空间关系与系统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这一战略,对于岳阳的地位与影响也进行了新的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湘江流域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应从管理体制、政策手段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和措施安排。要探索湘江流域管理的大部门体制,构建湘江流域统分结合管理体制,提高湘江流域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要建立健全湘江流域上级管制政策、区域协调政策和社会参与政策;要加强湘江流域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的价值取向,完善评估技术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张海斌  周经伦 《求索》2011,(8):53-55
本文提出了建设"两型"河流的概念,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对流域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分析了流域发展和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系统性原因,给出了两型河流的功能分析和建设目标体系构建方法。以湘江流域为例,建立了基于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建设目标体系,提出了湘江流域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全流域综合理念创新、流域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制创新和全方位保障机制创新的路径,找到了"两型"湘江建设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污水资源化、流域管理立法、设立流域管理机构和实行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作用五大切入点,对"两型"社会建设和流域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伍弱文 《传承》2009,(9):58-60
资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县和湖南新宁县,经湖南的武冈、隆回、邵阳、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县(市)流入洞庭湖。这条河上,从清朝道光年间到上世纪50年代,曾经活跃着一大批毛板船船商,他们的足迹主要叠印在以宝庆(今邵阳)、益阳为中心的资江流域、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江流域和以汉口为中心的长江干流两侧。  相似文献   

6.
《求索》2016,(0)
随着楚文化的南渐,楚国在控制湘鄂赣边区后,利用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脉之间天然形成的崇通通道、平修通道、醴萍通道、茶莲通道四处通道,修筑了五塘坳古城、安定古城、田中古城、晓塘古城四座古城址。所守通道亦是楚国势力可由湘江流域进入长江南岸和江西赣江流域的新路线,四座古城则为楚国开拓湘江流域新政区的东线地理之襟要,也是湘江沿岸所设楚国县邑的东线屏障,用以加强对土著越人的地方控制。  相似文献   

7.
布朗族祭奄     
布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怪,树木、石头、村寨等事物都与神有关,因此,他们祭毫神、祭寨神、祭家神、祭火神、祭水神、祭棉花神等,各种祭祀活动十分频繁。祭毫就是祭祀寨神,以祈求灭灾降福,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布朗族寨子的奄神一般都以古树为载体,  相似文献   

8.
布朗族祭奄     
布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怪,树木、石头、村寨等事物都与神有关,因此,他们祭毫神、祭寨神、祭家神、祭火神、祭水神、祭棉花神等,各种祭祀活动十分频繁。祭毫就是祭祀寨神,以祈求灭灾降福,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布朗族寨子的奄神一般都以古树为载体,  相似文献   

9.
加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标准研究对于流域区域生态补偿和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江流域为例,采用条件估值法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区域外部性进行测算和实证分析,并以此得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研究得出:1湘江流域下游区域居民每户每月平均支付意愿为44.94元,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外部性为64.39×108元。2湘江流域上游区域居民每户每月平均支付意愿为404.53元,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外部性为22.82×109元。3湘江流域上下游区域补偿的范围标准为[64.39×108元,22.82×109元],基本标准为14.63×109元,并构建了具体标准的博弈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
傅晓华  赵运林 《求索》2012,(2):8-10
湘江流域各区域的水足迹是判断其生态安全状态的重要指标。假设各区域生态足迹均为盈余、均为赤字、一方盈余一方赤字三种情况,以此设计湘江流域水资源补偿标准模型。此模型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计量基础,可以更好的保护湘江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6月12日至7自2日,湖南省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在500—600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持续降雨使湘、资、玩水和洞庭湖水位陡涨,均超过警戒水位。其中湘水长沙站水位最高时达39. 1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25米。湘水水位上涨使湘江流域的长沙、株洲、湘潭等地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长沙地区受灾最为严重。长沙市所辖9个县(区)都遭受了洪灾袭击。据发稿时统计,6月23日以后,全省除永州外,  相似文献   

12.
加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标准研究对于流域区域生态补偿和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江流域为例,采用条件估值法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区域外部性进行测算和实证分析,并以此得出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研究得出:1湘江流域下游区域居民每户每月平均支付意愿为44.94元,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外部性为64.39×108元。2湘江流域上游区域居民每户每月平均支付意愿为404.53元,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外部性为22.82×109元。3湘江流域上下游区域补偿的范围标准为[64.39×108元,22.82×109元],基本标准为14.63×109元,并构建了具体标准的博弈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
楚国尚卜隆祀之风,在同时代诸国中罕有其匹。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和出现疑问之时,楚人都要求占问卜。而与之相关的祭祀更是在楚人政治生活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和不同族群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其不同地区的祭祀神谱也出现了明显差异:沅湘流域主要祭祀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诸神,江汉平原郢都一带注重祭祀大水、二太子等,淮汉上游地区则以北方、北公、北宗等神为重要祭祀对象。与之相应,各个地区对楚人祭祀的祖先"三楚先"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李琳 《求索》2011,(9):100-101,83
影响文化品格乃至文化形成的因素除了植根于地理环境基础上的经济或者说生产方式之外,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力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洞庭湖流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历史的影响,形成了以水文化与巫文化为主并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具体表现为既富于忧患意识和变革精神,又富于幻想和浪漫激情。  相似文献   

15.
李世武 《思想战线》2023,49(1):64-77
学界对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及相关祭祀仪式的解释,主要有3种假说:祭图腾说、报祭说和祭水神说。在文明延续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该祭祀柱的柱体、虎图像和蛇图像这3种符号的文明基因链,可提出一种新的推测: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可能与古西羌族及其后裔的通天信仰、虎崇拜、蛇崇拜密切相关。古西羌族及其后裔的文明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象征意涵,但关键符号却展现出显著的历史延续性。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相关符号的历史延续性,是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一个侧面。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研究,通常需要综合考古资料以及多民族的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展开互释。  相似文献   

16.
宋代荆湖北路的水神信仰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崇拜对象多元,水神庙主要分布在河道险要处与水患频发处,水神的职能以平息水患、守护航道为主,以祈求风调雨顺为辅。这些特点反映出在宋代这一本区历史时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水患、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日渐影响人类活动,人们通过兴修堤防、疏通河道等治理活动来应对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反映出当时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对灾害的能力显得不足;同时,官方与民间共同推动了水神信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傅晓华  赵运林 《求索》2013,(6):5-7,18
流域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流域农业系统中,社会、经济与生态因子之间以及这些因子与外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流域农业系统要素与结构分析,要达到流域农业系统的功能耦合。就必然要进行生态补偿。流域农业补偿是多元化的补偿。补偿的核心是水资源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即流域农业水资源的受益方要支付相应成本,受损方要得到合理的补偿。以湘江流域为例。分析生态补偿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究湘江流域农业系统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神堂游记     
那日,随农工党市委会组织的医疗队去广灵县义诊,好客的广灵人说,有客自远方来,一定要去看看广灵的风物。问及广灵有何风物可观,县委统战部李部长相告:广灵有八大景,当数水神堂首屈一指。义诊为期五天,只有半日闲暇,所以,便决定去水神堂看看。水神堂位于广灵县城东一华里的壶山上,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传说是古时祭奠水神作道场的地方,也是广灵县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寺庙建筑。水神堂的建筑造型,平面布局,紧凑朴雅,小巧玲珑,院落四周呈八面体,院内主要有过殿、九江圣母祠、观音庵、老君殿、巽妙轩,文昌阁、灵应宝塔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6日晚上至7日早上8点,全州县遭受强降雨袭击,湘江、灌江流域普降暴雨,石塘、枧塘、咸水等乡(镇)的房屋、农田被淹,群众被困;湘江、灌江上游水库开闸泄洪,致使湘江河水暴涨,全州三中和城北完小一楼高考考场被淹,全州县委、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在整个高考过程中,无一考生因洪涝灾害缺考,无一试卷答题卡泄露、失踪,确保了全州县高考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以运河为单元实施管理,于明代形成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在水源调配、灌区水量分配等方面,形成了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对于运河生态系统的维护也采取了大量措施。我国加强流域管理立法,应吸取古代运河治理的经验教训。关于流域管理机构立法,应明确规定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高于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健全流域管理法律制度,加强流域立法的可操作性。关于流域水资源配置立法,要使流域初始水权的政府配置在法律上加以巩固和完善;建立和健全流域水权有偿转让的法律制度。关于流域生态系统保护立法,要促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及其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