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也是如此。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曾经说过:“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问前推进。”(《列宁选集》第1卷第203页) 马克思生前曾经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历史的发展超出马克思的预料,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较低、资产阶级统治最薄弱的俄国取得了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产阶级在经济发展水平更加低的、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十二大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本质特征,并把它规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发展。十二大文件还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工作“不仅要考虑生产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决不容许任何方面的政策和工作妨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只有用科学的态度才能理解和掌握。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1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表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认识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其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重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一、创立“青年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大体上分,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青年、老年三个阶段。人们常把青年时期冠以美丽动人的言辞,大加称颂,“人生春天”“黄金时代”,芦梭甚至把它称为“第二次出生”。心理学家则把它称为“暴风雨”的时期,“内部危机”、“激动和冲突”的浪漫主义时期,可见它的复杂和重要了。然而,翻开科学的历史,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人们已建立了“老年学”,对儿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理论是一门科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科学,就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系统的知识或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也就是研究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们已经为这门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们往往误认为统一战线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没有认真把它的理论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赋予它以科学的形态。我们统一战线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即将成为呼之欲出的共和国法律。这表达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技术的普及不仅带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且,能促进人们思想的变革和升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从来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留心观察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和成果:当我们用互联网和世界联网时,当我们拿手机全球通时,当我们登上地球外的星球时,当我们用基因来解释生命时,科学技术正把昨天的梦想变成今天的现实,又把今天的梦想变成明天的现实。我们不得不用科学的思想来认识世界。科学思想是朴素的、乐观向上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这一科学学说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同时也为它的究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页)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方法论原则,对于认识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顺利进行改革,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从工人阶级立场出发,批判地继承了全部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结晶."(毛泽东语)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它的每一个原理的提出,都是同当时的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和概括出来。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十九世纪初期西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所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的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的看法,并从而改变了人们关于哲学本身的看法。这就是:它把哲学从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变成附属于科学的“关于科学的科学”;它把哲学从对世界普遍规律的寻求,变成对科学各种问题的解释;它把哲学对科学的前提批判,变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  相似文献   

11.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门科学。朱镕基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应当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什么科学能达到世界水平?我看思想政治工作能达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认识创新和改进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早在1874年就深刻地说过:“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恩选集》第2卷,第301页)100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恩格斯这个论述的正确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学说变为现实,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在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而种种“空想论”仍然以不同形式干扰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这就更加需要人们去对它作深入的研究,以利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是爱国主义者,决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深深懂得中国民族利益的充分实现不能离开全人类的总体利益。我们坚持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同我们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崇高的国际义务是一致的。”这个分析,不仅科学地说明了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而且科学地阐明了当代国际法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应和全人类总体利益原则相结合。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体会。一、当代国家主权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必须既要把它当作一门科学,也要把它当作一门学科,同时也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并按照他们的思路和逻辑加以展开。科学社会主义应当以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而展开其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关于共产主义实践问题中,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应当弄清楚:一,应当弄清楚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实践?现阶段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都属于共产主义实践?二,应当弄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劳动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或者说,共产主义劳动与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否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我们应当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和制度意义,也应当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意义和技术意义,并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的标准”。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查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突出的理论成果,也是我党对几十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的提出,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和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18.
医德,人们一般只把它看成名词?即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把它看成动宾词组,即医治道德上的创伤。因为人们在哀叹:‘医术虽明显提高了,医德却明显下降了’。 概而言之,现在进出某些医院要过‘五关’:一是看病时要过‘人情关’。看病需要托人‘搭桥引路’,有时尚需‘人托人’,这就要掏一次或几次‘人情费’。否则,有的科挂不上号,排不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领导是否是生产力的问题,在领导科学界引发了一场争论(《领导科学论坛》1999年第1期)。笔者认为,这场争论非常必要,它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之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涉及对领导本质的认识,也影响领导科学体系的构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观整个争论的全过程,大家对领导属于上层建筑的问题是平分歧不大,意见也比较一致、但对领导是否是生产力的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把领导排斥在生产力之外,认为它仅仅是上层建筑或生产关系。有的虽然看到了领导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闻传媒盛行“历史上的今天”之说。我对此说总觉得与客观实情大有出入。先看看“历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辞书告诉我们:历史,一是表示过去的事实;二是表示过去事实的记载。它明确告诉人们历史所指的是过去而决不是现在;划入历史范畴的是今天以前的事实,而决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