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胡平 《同舟共进》2013,(1):28-34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谁也没想到,当年为日军偷袭提供准确情报的,不是什么日裔居民,而是潜入夏威夷的一个年仅28岁的日本海军谍报员.  相似文献   

2.
陈粒 《创造》2008,(1):65-65
是谁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竞争力第一?不是超级大国美国,也不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而是芬兰。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通过强化六种思维,加快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一、强化融合思维,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在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必须把强化融合发展思维放在首位,通过全媒体视角来审视和谋划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对象、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0,(8):56-56
"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发展性资源,而是基础性资源。谁拥有基础性资源,谁就会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手中有资源,心中就不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式"的话语已成为哲学表达的"流行语",这自然也体现在近几年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然而我们最应该借鉴的是海德格尔哲学所由以建制的个体性精神.在生存论维度中确立马克思哲学的个体性原则,并不是关于个体的知识性表述,也不是关于个体的心理性描述,而是揭示马克思哲学应如何对个体发挥功能性作用.它的理想方式不是仅仅获得由外而至的普遍性知识,而是由内而发的启蒙与觉醒.只有在个体性原则上,中西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即不是逻辑意义上谁能包容谁,话语上谁能解释谁,而是随人生境遇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性原则上的沟通是一种"不在场"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8):63-63
作为执政的党和政府追求的绝不是谁进或谁退,而是鼓励所有企业公平竞争,都做强做大、所有资本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今天,在特别需要鼓励革新创业、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时候,如果能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消除“所有制鸿沟”,突破“姓国姓民”的桎梏,将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  相似文献   

7.
“建设小康路,甘为铺路石”。这是当阳市政协委员吴开权写给自己的座右铭。 身为市交通局副局长、公路段段长的吴开权,无论是过去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镇长,还是出任现职,他始终认为自己不是谁的“父母官”,而是党和人民的“铺路石”。  相似文献   

8.
鄂璠 《小康》2010,(6):26-31
买还是不买?这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必须做出的选择题。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到底给中国楼市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在涨停与观望、看跌与抗跌、保障与市场的选择中,谁出会给出最正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但凡不是浑浑噩噩过活,而是对生命、对未来有所追求的人,想必都思考过这个亘古未老的哲学问题。也正是这个哲学问题,数千年来,令无数的人感到困惑,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0.
用善良做饵     
刘芳 《人民公安》2008,(22):44-45
段英洁说,自己就像是一名猎手,用善良做饵。她最终的目的不是毁灭谁,而是彻底地拯救。  相似文献   

11.
高放 《同舟共进》2011,(11):37-38
《炎黄春秋》2009年7月号发表新华社资深记者庄重同志的《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文中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这篇《敦降书》的“真正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  相似文献   

12.
今年央视春晚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节目,而是穿插其中的广告。观众最认同的一句台词出自《和谁说相声》——姜昆口口声声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推荐的新人”赵津生所言:“强烈抗议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  相似文献   

13.
海剑 《公民导刊》2005,(5):38-40
“他们娘俩怎么样?”回答完检察官的讯问。45岁的陈晓佳关切地问。他们是谁?不是陈晓佳的前妻和女儿,而是他的28岁的情妇和4岁的儿子。2004年11月10日,北京市建委45岁的副处级调研员陈晓佳因为涉嫌受贿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批捕。  相似文献   

14.
特朗普现象反映了,美国总统选举成为了一种政治真人秀,拼的不是政治智慧、政治经验、政治才能、政治方案,而是看谁更有表演才能,更能吸引社会关注,有更高的曝光率。  相似文献   

15.
刘刚  李冬君 《同舟共进》2011,(10):42-44
那时的议员们,敢于如此公开地同王权争夺国权,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很显然,他们不是在为自己争权利,而是在为国民争权利;不是在为自身谋官职,而是在为中国立国权。  相似文献   

16.
提起《公安月刊》,不禁联想起晚唐诗人罗隐的七绝《蜂》和当代散文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我以为《公安月刊》十年来抱定“宣传公安、服务百姓”的宏旨大计,白手起家,匠心经营,大胆创新,不断进取,把公安法制的知识信息传给警界同仁;更把“平安幸福”的良方妙法送给千家万户,这不正是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和工蜂品格的最恰当的意象和最真切的写照吗?1994年夏秋之际…  相似文献   

17.
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陈丽荣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英国)萧伯纳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是那么平凡,他朴实,敦厚,稳健中透着精明。谁也不会想到,就是他,四年间捧回了两项...  相似文献   

18.
阿福的故事     
陈新 《民主与法制》2010,(10):52-53
真正的善良不是眼泪,而是伸过去一双充满爱心的手;真正的帮扶不是施舍,而是创造希望、点燃梦想!  相似文献   

19.
黄正平 《群众》2014,(1):17-18
在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在国内民众热切期盼中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中国的改革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全面展开;中国的改革不是轻描淡写、走过场,而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中国的改革不是笼统模糊,而是具体细微;中国的改革不是“雷声大雨点...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人类,已进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当今社会,"知识是资源、是资本、是财富,知识是无价之宝"。"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在当代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再也不主要是资本的力量,也不是简单劳动的力量,而是知识。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知识是21世纪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