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工农红军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由于红军在遵义会议以后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和民族政策,因而得以纵横驰骋于黔、滇、川、康、甘、陕等省的苗、瑶、侗、彝、藏、羌、回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最终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长征。总结红军长征时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经验,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全心全意地为中国各民族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一九二二年七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蒙古、西藏、回疆实行民族自治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上,民族问题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到了当代,已成为全球性敏感的问题。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纠纷愈来愈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这与我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是分不开的。而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对我党民族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和中共贵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23—26日在贵阳举行。来自长征路上的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贵州和中央的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党史和民族工作者9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长征时期,红军曾经两过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和红军在云南地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大联合;贯彻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注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增强少数民族自我解放的内生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都在云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在四川途经各种社会形态千差万别、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指引下,红军通过统一战线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不仅团结少数民族支援长征取得胜利,而且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6)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历经多个民族区域,每到一个地区,红军都严格执行部队纪律,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作为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风俗、语言和文字,最终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与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遵义会议开始形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初期的挫折,迫切需要更换“左”倾错误领导,新的领导集体的出现适应了中国现代革命发展的需要;新的领导集体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个稳固的领导核心;一个有权威的中央书记处;始终正确的路线。新的领导集体虽经数次调整,但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调整,这说明在长征的孕育中成长起来的领导集体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中的回族政策谢秀宏,史迪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很多回族聚居区,由于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尤其是回民长期受封建军阀、地主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残酷压迫,因此,红军对回族的政策制定及实践成为长征中民族工作主要内容之一。长征开始以后,党和红军就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在四川途经社会形态千差万别、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各不相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指引下,红军通过统一战线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视不同情况实施民族政策,不仅团结少数民族支援长征取得胜利,而且为杜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彝海结盟”和党的民族政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杨绍猷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六十周年了,红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和坚韧不拔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代新人。红军在长征途中积累的政治、军事经验,又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创立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新中国的诞生,彻底废除了一切民族压迫制度,结束了近百年来外国帝国主义对各族人民的奴役,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平等团结的新纪元。四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2.
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开展广泛的民族实践,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一时期地域广泛的民族实践与调研,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严格督促执行等,使党和红军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同情与支持,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军的迷梦,而且扩大了革命影响,遍撒了革命火种,点燃了各少数民族革命的星星之火,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师永刚  刘琼雄 《传承》2008,(21):14-15
麦面疙瘩汤,野韭菜,野蒜,臭蒿子,豌豆苗,蘑菇汤,青稞,牛皮带,旧牛皮鞋,牦牛肉,苞谷,小米,南瓜,蕨根……——这是从各种回忆红军长征的记载中找出来的部分食物单子。长征一路上从东南行军到西北,沿途移风易俗,红军的胃口也在不断地调整,而最重要的却是红军的胃口不得不一再缩减,这是由于红军是一支非政府补给的部队,并且长期在外行军,给养完全跟不上,所以食不果腹地行军作战,成为经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除了中央红军以外,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是1936年7月5日由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从红二、红六军团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2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红二十五军1934…  相似文献   

16.
长征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则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红军长征中,先后有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两支队伍途经广西桂北地区。在一些党史军史书刊中,对红军长征与红军长征过广西的记述中有诸多误述,需要加以考析订正。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红军过广西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长征的伟大胜利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摆脱了蒋介石百万大军前堵后追的种种险恶境况,会师于甘肃会宁。正当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毛泽东准备亲率红军,北上延安,促蒋抗战,为新中国的早曰诞生而努力奋战时,张国焘却利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宁夏战役的部署,擅自将红9军与红5军等部,调到黄河以西(史称西路军),实行他所谓的消灭蒋介石盘踞在西北的王牌部队马步  相似文献   

18.
兴华 《当代广西》2006,(20):41-42
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广西籍的红军大多是中下级干部,年青志壮,血气方刚,在突破湘江、乌江,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大渡河等著名战役、战斗中,都有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幸存者经过长征的洗礼,逐步成为胆识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红军长征,以她雄伟壮阔的画幅,气壮山河的旋律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史册。由于红军在遵义会议以后,坚定地执行了党的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和民族、统战、宗教政策,因而得以纵横弛骋于湘、黔、滇、康、川、甘、青、陕等省区的广大地域,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通过了苗、瑶、壮、侗、布依、仡佬、土家、纳西、白、彝、藏、羌、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打退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截堵,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最后  相似文献   

20.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桂北地区时,首次制定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并向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认真宣传,在行动上严格执行,从而赢得了桂北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次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践,为后来乃至解放后制定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