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也是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逻辑向度。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现代文明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卡夫丁峡谷”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承载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建设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实践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理论经验。从价值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理论维度深化了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维度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础,在世界维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方法,构建五大文明为一体的发展结构,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各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2.
“资本逻辑”统摄下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断走向“野蛮”,社会主义现代性则在继承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性的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探索提供了科学路径。我国现代化是选择并不断践行与深化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立与持续开拓之中,历史性地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创造。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彰显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制度优越性;致力于人的现代化并在世界范围内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导世界现代化建设,践行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价值原则;坚定问题意识与革命精神,在进行伟大斗争中坚定信念,推进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祖华 《求实》2012,(4):71-74
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没有实现马克思所期待的“资本逻辑瓦解”,仍然处在“资本逻辑”的时代.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模式,明显不同于资本主义时代,“差异性社会”成为当代中国模式的“社会现实基础”.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资本的贪婪促使人们不断创新,从而突破道德与法律的界限.而当今中国差异性社会的特点表明,资本的创新能力是被规约的,“差异的正义”正在成为构建差异性社会的主要逻辑.“差异的正义”逻辑主要包括“公平差异”、“限度差异”、“权利边界”三原则.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交往引入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人类交往活动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对经济交往的影响。当我们设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成本逐渐降低到零时 ,获得和分享“制度性知识”的成本或“社会资本”就成了经济扩展的关键 ,只有那些“高信赖社会” ,才能创造稳定而大规模的企业组织 ,网络注定要在协调人际冲突中发挥巨大作用。但交往的自由不是简单地就是技术条件加道德条件 ,它需要人类不断寻求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的人的异化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资本创造文化、促进人的发展,也必然性地摧毁文化、造成人的倒退。这构成资本文化逻辑的悖论。自由时间是资本创造文化的前提和归宿,创造文明是资本创造文化的逻辑主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资本创造文化的关键因素。从消费角度看,文化资本是实现消费扩张的重要前提,它的"价值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张,消解文化的精神价值。从生产角度看,生产力以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三种倾向间接消解文化,又以生产能力丧失的方式直接摧毁文化。对于资本文化逻辑,利用和发展其积极方面,引导及规制其消极部分,在扬弃资本文化的基础上建构新的主体性文化,走出逻辑悖论、破解资本迷局,助力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章文 《探索》2022,(1):1-1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理论逻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生动转向的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实践表明,这是一条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首要原则、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显在特征、以赓续中华文化基因为核心要义、以共同富裕为价值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行动准则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现代化道路。基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诠释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逻辑≠资本逻辑”“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内涵要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脚步声,资本主义高举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帜降临于尘世.然而,这些都不过是资产阶级精心编织的“人本神话”.资本主义社会是“物的依赖”阶段,是“物支配人”的阶段,是“资本逻辑”宰制一切的阶段,这一阶段人的发展呈现如下基本规律,“物的人格化与人的物化相颠倒”的规律,“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规律,“人的独立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规律,“社会总体的全面发展以牺牲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规律,“人的异化生存与人的自由本性相背反”的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本神话”的虚伪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处于“物的依赖”阶段,这就需要在用好“资本”的同时超越“资本逻辑”,从而走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陷阱.  相似文献   

8.
唐莉 《发展论坛》2001,(6):36-37
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由于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的广泛传播,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化”、“市场化”及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跨国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鲜明特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已为众多国家的众多学者达成共识。中国在20多年的对外开放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迄今为止仍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开放之路仍是荆棘丛…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文化”概念内涵意趣深长,其定义目前约有200种左右.因此,我们很难择定其一为万无一失的界说.但“文化意境”涵纳的自然“与社会的人化”、“人类活动与生活的文明化”,却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内容.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展开其理论路向的.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此处,“环境的改变”也即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创造”的韵致标示了它并非一般的物质生活活动,而是文化创造活动——“使环境人化”的活动.“人的活动”体现着人的文明发展,也即人不断地“向文而化”,使自身不断地脱却原始性和野蛮性而向越来越高级的人性水平发展.二者的一致性表征着人的价值,而“革命的实践”又是该价值的命脉所系.由此可见,“革命的实践”就是文化创造,或者说是在一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实践.离开了文化创造就不是人的社会实践,而是动物的活动了.正是在这个视界下,我们可将马克思“实践观”的文化内涵厘定为“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对象化活动”.把“创造”同“人的价值”关联起来,这在实际上确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为“文化”指示了一种“人为”而“为人”——亦即人的自我成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们总是突出强调“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却较少从“治国”的高度讨论道德建设问题。这不仅导致对道德建设缺乏应有的认识,也导致对治国方略认识的某种欠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思想,不仅把道德建设提到了新境界,而且使我国的治国方略得到了完善和提升。 道德精神的养成是治国之本 人是文化的存在。道德品格的文化养成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伦理关系。作为人类理性范畴,道德要求人类的行为合乎理、利于人。伦理关系作为人类不可脱离的现实,由于有道德的维系,使其呈现出某种秩序状态,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  相似文献   

11.
长时期以来,我们党一直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市场经济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这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致的。使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逐利”性质又使一些社会成员极易滋生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甚至为“逐利”而不惜践踏道德乃至法律,这又是我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启动了资本逻辑,在带来巨大贡献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这就必须要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在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人工智能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人工智能的伦理与道理规约缺位、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体系尚待完成四种现实困境。这必然要求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中国方案的出场:一是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发展理念,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价值观上的认同;三是道德规约,用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与伦理规范来约束人工智能的设计、实验、推广和使用的全过程,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道德上的约束;四是全球治理,构建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利益共同体,构建全球参与、共同维护、共同保障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安全共同体,推动各国“深化交流、增进共识、加强合作”,“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我国成功入世,在WTO这把“双刃剑”作用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阻力同在。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国家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列宁说过:“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这是指共产主义道德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当今,我们已经摆脱了劳动剥削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把每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为我们社会“升到更高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五讲”“四美”的中心问题是道德问题。加强道德教育是“治国育民”的大事,我们要把它深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广阔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5.
张静 《世纪桥》2014,(1):89-90
网络文化既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网络文化在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推动教育模式转变和促进人际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法律及道德底线,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冲击优秀传统文化和加重个人与社会疏离。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风险是人们在自然和传统赋予的确定性消失之后的一种躁动与不安的生存体验。马克思从现代人生存的根源处敏锐地体察到了现代社会的风险特质。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是现代社会风险不断累积并最终威胁到人类文明存续的社会根源。资本逻辑压制风险观念引发了现代性危机,应由现代风险观念的反思性扬弃资本现代性,不再借助对世界的同一性解释与理想国的筹划使风险绝迹,而是诉诸实践,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开放空间,使人类在不断的反思与学习中更加从容地应对日趋复杂的风险环境。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从经济伦理学角度,企业道德资本的生成逻辑包括:道德资本的理论演绎形成逻辑、义利博弈生成逻辑、道德制裁建设逻辑。意在促使企业道德资本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企业道德资本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文 明伊始 ,对知识的探讨已是普遍的话题。但古人对知识的理论与现代人不同 ,尤其各民族因文化、地域的不同 ,对知识的理解更是侧重不一。中国知识论传统强调“德性之知”的作用 ,并把它凌驾于“见闻之知”之上 ,使后者的价值得不到宏扬。而西方文明注重知识的确定性 ,强调理性的功用 ,由此发展出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然而 ,这种为现代文明所热衷的科学知识 ,今天又导致了现代文明自身的危机 ,此危机也是当前中国要面对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悖论 ,我们不能不反思历史 ,并在比较中沉思其因由 :为何西方世界会产生出科学技术之花 ,而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创造,是现代文明的结晶和标志。城市使人类文明得以聚集、留存和发展,而文化则决定着城市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本质。“文化即城市,城市即文化。”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提出的这个口号鲜明地表明了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20.
《资本的界限》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从空间视角系统重构马克思《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级危机理论”,进一步发展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从其理论逻辑来看,他转换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即在逻辑起点上不同,他从商品的价值转向商品的使用价值;从逻辑分析过程上来看,他从可变资本分析转向固定资本分析;从最终逻辑结论上看,他从资本经济关系分析转向空间矛盾分析.由于哲学方法论上的经验主义色彩,这种逻辑转换的最终结果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升级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从而忽视了马克思三大“拜物教”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