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摆平是指诸多“潜规则”中最可怕、危害最大的、与公权力相关的“潜规则”。在社会转轨时期,由于“显规则”的缺失或不完善,许多利益关系的调整处于“显规则”饥渴状态,“潜规则”乘机“填补空白”。于是,“摆平”之风应运而生。随着法治的健全,“显规则”逐渐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摆平”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潜规则”受到“显规则”的挤压,“摆平”者不再那么呼风唤雨、得心应手。但“摆平”者通过“潜规则”、“摆平”事情的欲念并没有降低,只是“摆平”的方式在“与时俱进”,很有时代特色,呈现出新的趋势:“摆平”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某些贪官要“摆平公检法”、“摆平中纪委”、“摆平电视台”、“什么都能摆平”之类狂言的报道屡见报端。“摆平现象”的盛行,在社会,助长了不正之风;在官场,则滋生腐败,玷污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摆平现象”的盛行,摆没了老百姓对党对法律的信任,摆没了社会诚信,破坏了官场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法制社会,“摆平”是一种“私定法律”“、私设公堂”性质的行为“摆平”是一种“潜规则”,是非法的,拿不到桌面,见不得阳光。无论是妄想“摆平”中央纪委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还是屡屡现身的想“摆平”矿难事故的一个个黑心矿主,虽然表面上都十分狂妄,但他们的“摆平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崇拜:摆平呈现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潜规则”奉行者相信通过“潜规则”可以“摆平”任何事情,“摆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无孔不入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摆平”。何谓“摆平”?有一位圈内人士这样解释,“摆平就是水平”,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是啊,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关系需要处理,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非常微妙,处理“得当”,就会上上下下“摆平”,左左右右“摆平”,时时事事“摆平”。靠此,别人不能做、不敢做、不想做或无法做的你做到了,而且做得漂亮,这岂不是水平的体现?君不见,水平高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这是一种怎样的水平?水平低者,木讷迂腐,不识时务,不谙世故,如此水平的人又怎能顺应“时代潮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6.
如今,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找关系。不这样做,他们就觉得不踏实,就会很焦虑。这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由于“潜规则”奉行者相信,通过潜规则可以摆平任何事情,一旦遇上“麻烦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托关系、走后门,通过权力、金钱、关系来摆平,  相似文献   

7.
摆平中纪委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东窗事发时,家庭总资产达941万余元,除去受贿所得及正常收入88.1万元,王怀忠还对其拥有的价值人民币480.58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王怀忠得知中纪委专案组进驻安徽,即将对他展开调查,他竟筹资200万元,试图以此“摆平”中纪委。结果,王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无论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都存在一些非法操作的非规范运作空间。这是“摆平现象”一度猖獗的结构原因  相似文献   

9.
韦成 《当代广西》2007,(9):55-55
年轻貌美的女机要员在与情夫千金争宠中精神崩溃,两次住院仍不罢休。焦头烂额的政客雇凶,用暧昧的暗示将“大闹天宫”的小情人摆平。本以为天衣无缝,岂料一本“日记”让幕后主使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想摆平谁?     
睡梦之中,我被电话惊醒。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在问我:“你认不认识义义义,我想把他摆平。”于是我就一惊,这么好的世界,你玩什么摆平?睡意全无,慢慢细问,才知不是黑社会的火拼,而是想送点札给他女儿的班主任,因为他女儿想得到一个班主任才能决定的奖项。  相似文献   

11.
“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合力就是能力,低调就是腔调。” 这段“顺口溜”从2004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已风靡全国。短短数语,道出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一位基层领导“稳定一方”的辩证思维。“顺口溜”的作者名叫李国弟。  相似文献   

12.
“八桃村‘两委’班子的干部好样的,是我们心目中的当家人!”田林县八渡瑶族乡八桃村新寨屯黄美荣对笔者如是说。不久前,笔者到八桃村,了解到该村“两委”班子为改变家乡面貌,发挥自身的特长,带领群众奔小康,为村民干了一桩桩好事实事,百姓分别称他们为“烤烟支书”、“生姜主任”、“摆平主任”。  相似文献   

13.
最近见报载:一个女港商为一桩涉及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冤案,几年来花了上百万元通路子,但仍求告无门,最后求到一个自称“只有他才有办法摆平这个案子”的河北廊坊市检察院某处长。想不到某  相似文献   

14.
赵畅 《今日浙江》2013,(15):62-62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基层干部座谈会。会上,一位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谈到:"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寄希望于‘摆平’,而是要在‘端平’上下功夫。"颇耐人寻味。常听到有人说,做工作"摆平就是水平"。乍听,觉得不无道理。平日里有些领导不就在强调工作"不看过程看结果"吗?"摆平",无疑就是一个好的结果。然而,细细回味,"摆平"这个结果未必一定好,至少它经不起推敲。你想想,如果工作过程中,有人不是运用讲理说  相似文献   

15.
第一,煤矿违规成本太低。死一个人,往往只需要赔上几万元就能摆平,这样对生命的低估价。显然不利于企业形成“安全大于天”的意识。第二,在一些地方,煤矿企业和煤矿安全的监督者暗地结成了利益联盟,使得煤矿企业的外部监督力量如同虚设。第三,过多收费使企业超负荷运转。许多企业为了确保利润,  相似文献   

16.
宪法管饭吗     
或许因为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中国人特别在乎吃饭。以前见面打招呼不是问“你好”,而是“吃了吗”,现在许多事情也是在餐桌上摆平的。不过吃饭能和宪法扯上什么关系?宪法可是根本大法,管天管地管国家,还管得着小老百姓吃饭吗?两者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不仅有关系,关系还不小。一个国家的宪法落实得好不好,不但关系到饭吃得好不好,甚至还能决定有没有饭吃。  相似文献   

17.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在临刑前说 :“我是书法家 ,求你们不要杀我 ,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 :“我受贿这么多 ,官是不能再当了 ,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 ,我用高科技来种田 ,为国家做点儿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 :“如果法律允许戴罪立功 ,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 ,我将毫不犹豫地前行。”他们这些人昔日哪一个不是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多少人有求于他们。他们批个条子 ,打个电话 ,作个暗示 ,就能摆平多少黎民百姓无法想象的事。有的甚至能定人生死。如今他们提出这…  相似文献   

18.
(一)陈云同志一贯主张在经济工作中要搞好综合平衡。这是他长期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做好经济计划工作的正确指导原则和科学方法。早在一九五六年,陈云同志就针对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六年出现的供求紧张情况,一再讲到预算要“摆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一九五七年,他提出了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的三大平衡观点。他说,“只要财政收支和  相似文献   

19.
一位重症病人在进手术室前立下了一份口头遗嘱,对他的房产进行分配,最后注明生效条件是“因本次手术不成功而亡故后本遗嘱立即生效,本次手术成功后此遗嘱无效”。面对相对复杂的家庭关系,病人本指望立了遗嘱可以摆平身后事避免家庭矛盾,却不料正是这份带生效条件的遗嘱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20.
张逊 《黄埔》2006,(5):14-19
这段时间恐怕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上任以来最难熬的日子了。刚刚摆平泛蓝阵营的罢免案,浅绿学者又纷纷呼吁他主动下台;总算靠放权、宣誓、转移焦点缓解了民进党内的压力,揭弊又从女婿赵建铭转移到妻子吴淑珍,进而燃烧到陈水扁自己的“国务机要费”上……以前台湾媒体常说陈水扁担心自己成了“跛脚‘总统’”,近来提得少了,因为对陈水扁来说,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跛脚”问题,而是如何保证自己不被弊案的洪流卷下“总统”大位的问题。而有变动也就意味着有机会,民进党内的几个重要人物的关系更加微妙了,国民党、亲民党也慎言谨行、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