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6年6月2日《文摘周刊》转载《环球人物》第五期的文章,题为《戈尔巴乔夫后悔了》。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披露了他对苏联改革往事的反思,谈到苏共垮台,他说:“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接着他又说:“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使苏联社会大开放。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国内工业受到致命打击,极少数人一夜暴富,钱财数额之巨仅次于美国的大亨,而贫…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民主制度是苏联“现代社会主义”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党的建设,建立符合苏联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鉴于苏联“党的改革大大落后于社会发生的进程,造成苏共领导作用可能削弱的实际威胁”,(戈尔巴乔夫:《改革党的工作是当今极其重要的关键任务》,《真理报》1989年7月19日)戈尔巴乔夫把党的建设提到首要地位,在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扬党内民主方面提  相似文献   

3.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管理职能的彻底放弃;法律的实施并未扭转苏联宗教领域的混乱局面,宗教矛盾继续被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势力以及反苏反共势力所利用,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一股重要的破坏性力量。  相似文献   

4.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轨迹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尔巴乔夫看到了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及其对经济改革的阻碍作用,他先是通过公开性动员社会舆论,寻求人们对改革的支持。随着公开性的发展,苏联历史与现实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揭示出来,要求根本改变斯大林政治体制的呼声占了上风。在这种社会情绪的推动下,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转向了多党制、总统制。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苏共执政失败的原因时,最具争议的便是对戈尔巴乔夫和由他发动的那场改革的评论。是否需要改革?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的那些事件是否可以避免?一场由苏共发动和领导的、旨在拯救自身和苏联社会的改革,为什么会走向它的反面?改革给社会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它留下了哪些遗产?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停地在追问,探寻。有一本书,对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场改革以及改革的历史命运,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戈尔巴乔夫要建立强大的苏联,使之与美国抗衡,首先必须改革经济,这是至今他的前任们尚末实现的。戈尔巴乔夫企图搞什么样的改革呢,又是什么阻碍着改革呢?(一) 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使苏联人民放下心来。这是因为他年富力强,与前任者年老休弱形成极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考虑到平均死亡年龄,他要实施自己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继续干十年或十年以上。能够这样连续任职,较之以前可以说是重大的变化。此外,他在处理面临的诸问题时所表现的迅速和果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政治与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酝酿和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特别强调道德原则,强调人道主义.这首先源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一斯大林模式、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农民政策和斯大林对无辜者进行镇压的否定,他想重新塑造社会主义的形象,让社会主义为人服务.在改革过程中.苏联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地方分离势力迅速发展.道德优先的政治理念阻止了戈尔巴乔夫用武力去维护国家的统一.苏联解体了,但没发生流血冲突.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俄国政治中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传统.他不仅注重目的的合理性,而且注重手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一心想要在物质方面过上好日子而精神上达到完美的我们,怎么会落在后面了呢。羞辱和痛苦使我们不得安宁。这是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中写下的内心独白。羞辱和痛苦不仅折磨着这位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共中央宣传部长,大名鼎鼎的改革设计师,也同样  相似文献   

9.
徐向梅 《人民论坛》2011,(12):10-12
苏联解体的根源的确是体制问题,是体制造成的所有弊端使苏联共产党在人民中丧失了威信,使人民对政权、经济和社会失去了信心。从长远上看,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当时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在改革步骤的控制上都存在严重的失误,既没有一套整体的改革战略,又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的根源的确是体制问题,是体制造成的所有弊端使苏联共产党在人民中丧失了威信,使人民对政权、经济和社会失去了信心。从长远上看,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当时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在改革步骤的控制上都存在严重的失误,既没有一套整体的改革战略,又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对苏联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深入,但现在仍有些人不看事实,还停留在中苏大论战时期对苏联的认识水平上,把苏联剧变说成是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否定斯大林造成的。本文不是全面评述他们的观点,只是就被某些先生歪曲的史实做些澄清,告诉读者关于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期一些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苏联舆论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这一变化,是苏联正在进行的改革的预期结果,同时也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开拓了道路。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鲜明地亮出反教条主义的旗帜,开始了在舆论界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他摒弃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党的“公仆”和“阶级斗争工具”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界是实现高度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13.
张曾祥 《前进》2004,(10):27-3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邓小平是少数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家。从《邓小平文选》上看,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从自己的工作出发,着眼整个事业的发展,对党的领导、政权建设和党的执政理念做过深入探索。这些探索都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从《邓小平文选》的这些文章中,来分析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理念和它给我们的启示。一、《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党对政权的领导和如何实现党对政权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形势的需要,我们党在抗日根据地领导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2000年5月主办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阳际学术研讨会上,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基列夫作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发言。他认为,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是1956年以后形成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正是这一路线成了后来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前提。在分析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时,基列夫引用了戈尔巴乔夫1”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演讲的自白,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初,尼克松针对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出了《1999:不战而胜》一书。与戈尔巴乔夫声称的“政治立场应当摆脱意识形态的狭隘偏见”,“争取国家间关系非意识形态化”等主张截然相反,在尼克松看来,“我们与苏联的竞争是军事、经济和政治性的,但美苏之争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苏联想要传播共产主义和毁灭自由,而美国则想要阻止共产主义和传播自由。”他断言:“如果我们学会将遏制、竞争和谈判三者相结合,我们将在1999年之后有能力取得真正的和  相似文献   

16.
前苏共中央书记、苏共中央总务部长、曾多年担任戈尔巴乔夫助手的瓦·博尔金撰写一部回忆录《宝座的坍塌——戈尔巴乔夫肖像》,揭示了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作用和苏联解体的深刻原因,以下是书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7.
1999年,《苏维埃俄罗斯报》转载了所谓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发表的一篇耸人听闻的讲话——"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尽管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和戈尔巴乔夫本人进行了澄清和辟谣,但至今相信该讲话"真实"者,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大有人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态度有关。虽然戈尔巴乔夫曾否认他在土耳其的讲话,但在多数场合,他做了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表态,甚至默认这一讲话。戈尔巴乔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某些表演,实际上是做给西方看的,意在表明:他是铲除苏联"犯罪的极权制度"和结束"冷战"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7月28日在符拉迪沃斯克(海参崴)发表讲话,着重谈了苏联当前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他的讲话,在世界上引起广泛的评论。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从阿富汗分阶段撤军,今年年底以前连同武器装备一起撤回六个团,“加速”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但他又说,如果对阿富汗的干涉继续下去,苏联“将不会对邻国的受难置之不顾”。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发言人穆贾迪迪立即对此作出反应。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使苏联开始撤军,按照六个团撤出八千人的比例,那么多少年才能撤完呢?他说,阿富汗抵抗力量将继续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9.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杨晋川苏联演变和解体是“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苏联共产党内占主导地位的结果。“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改革”的思想理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改革”的目标模式和追求的社会理想。“新...  相似文献   

20.
苏联共产党的话语权因其所领导的苏联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苏共话语权的彻底丧失,主要原因在于对外搞霸权,毁坏了形象;没有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党内贪污贿赂现象蔓延,严重影响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导致话语权的彻底丧失。苏共话语权从垄断到最后丧失,对我国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提升话语影响力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