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玉广 《人大研究》2005,(11):53-54
在加快构建肃州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加快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肃州奠定物质基础建设和谐肃州,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和谐肃州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强调要抓住统一战线这个法宝不放,要进一步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有其重要战略意义的: 第一,这是适应加快广州经济发展步伐,力争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要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步伐,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必须把全市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必须把全市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市正处在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更加强烈。201 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金华"的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努力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房屋动拆迁是城市建设、旧区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调整的一项社会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从1990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上海已拆除旧房3800万平方米。通过动拆迁,既加快了上海城市改造的步伐,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使约85万户、250万居民告别了危棚简屋,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增至13平方米,居住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治安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作为警民关系和谐的保障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治安和谐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治安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治安和谐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所在,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构建治安和谐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必须在积极推进敏锐治安、切实强化主动治安、坚持务求实效治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认可、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治安,并以和谐治安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胜武 《今日浙江》2014,(23):37-37
正宁波市海曙区近年来紧紧围绕省市信息经济发展战略和"智慧城区建设领跑全市"的目标,稳步推进辖区信息经济发展,建成了全省首个光网城区,成功获批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区)试点,实现了区域信息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以共建共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海曙区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统筹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升级。目前共完成光纤接入改造的家庭达到17.7万户,覆盖235  相似文献   

7.
重庆直辖以来,我市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加强领导,努力增加投入,积极加快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目前我市农机化装备总量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总体水平仍然很落后,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0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现在库区各个县都在抓劳务输出,全市每年要输出40万农民。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撂荒现象也随之凸现,这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现实要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了当前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现实所需,  相似文献   

8.
陈明凤 《政策瞭望》2007,(11):48-50
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乡村的基础。嵊州市是我省的农业县,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努力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平区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是东北地区传统的商贸大区。近年来,该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优三强区战略,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城区绿化和水系建设,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走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之路,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水平,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根据《信访条例》和中发[2007]5号文件精神,我市制定了《张掖市重大决策和项目建设信访风险评估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1.
按照江苏省“两个率先”的时间表和省委、省政府对南通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发展定位,今后我市GDP要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全市总体上力争2009年在江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6年左右全市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崛起苏中,率先融入苏南;今年必须实现全市“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双超”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南通经济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政府职能的执行者,必须在我市实现“双超”目标、加快两个率先”进程中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2.
丁解民 《群众》2006,(2):13-14
淮安市“十一五”的奋斗目标是——“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中心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6%。然后按照时序进度,确保到2016年并力争提前1至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按照五个统筹实现和谐发展。建设老百姓认可和得实惠的小康。必须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城镇,要提高企业效益,努力使经济增长同时带来就业增长、收入增长。在农村,一要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鼓励农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十一五”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快建设和谐沈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初,中共沈阳市委确定了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20个重点调研课题,本文系由我校主持的《关于加快建设和谐沈阳的对策研究》最终成果。建设和谐沈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客观要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快和谐沈阳建设步伐,以适应沈阳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关于加快建设和谐沈阳的对策研究》课题从我市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入手,提出建设和谐沈阳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并指明构建和谐沈阳要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初,中共沈阳市委确定了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20个重点调研课题,本文系由我校主持的《关于加快建设和谐沈阳的对策研究》最终成果。建设和谐沈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客观要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快和谐沈阳建设步伐,以适应沈阳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关于加快建设和谐沈阳的对策研究》课题从我市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入手,提出建设和谐沈阳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并指明构建和谐沈阳要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和谐武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务员在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时,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利用公共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所具备的本领。构建和谐武汉,对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公务员作为公共服务职能的执行者,必须站在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站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和谐武汉建设的职责的高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共服务意识,自觉锻炼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9月14日)为进一步加快生态市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生态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快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生  相似文献   

17.
江汉区是武汉市商业网最集中的老城区。辖区人口稠密,房屋陈旧。其中危平房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1987年以来,为了满足辖区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对改造辖区面貌的要求,我们房地产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全市统一开展了“广厦新风杯”竞赛活动,发动职工始终坚持“为国为民,尽心尽力”的服务准则,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建设江汉现代商业城作出了贡献。据统计,8年来共改造危房和严重损坏房8万多平方米,新建房屋36万平方米,使4000多户危房户搬进了新居;维修房屋50多万平方米,改造老城区路面2.5万平方米,实现了老城区的里、坊、村无土路面的目标:互换房屋1.8万户;水箱做到每年遂一清洗消毒,达到了卫生防疫部门的合格要  相似文献   

18.
二○○八年一月七日宁政发[2008]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危旧房改造工作是解决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实现我市住有所居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加快我市危旧房片区改造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  相似文献   

19.
《公民导刊》2011,(1):112-113
加快公租房建设大力推进住房保障机场高速公路,"奥特莱斯"旁,塔吊林立,正加紧建设的一大片住宅吸引了每一个经过这里的人。这便是重庆市公租房项目之一的民心佳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全市规划从2010年起三年内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加上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等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末,我市将实现30%  相似文献   

20.
田喜荣 《前进》2008,(1):33-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近年来,朔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的责任,带着感情抓民生,在利民惠民上见实效,让全市人民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有力地推动了和谐朔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