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4月24—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来华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共同签署举世瞩目的《中俄联合声明》,并向全世界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此标志中俄两国关系走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俄罗斯多次调整外交战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军  张品 《俄罗斯研究》2007,50(6):65-70
冷战后随着欧洲政治安全格局的变化,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也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对比分析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政治认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延伸稳定战略,可以发现两者对俄战略的一般规律,即都通过政治对话提升伙伴关系,通过吸收新成员国实施空间上的扩张,通过参与欧洲周边地区及国际重大事务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从差异来看,欧盟表现为强经济,弱防务;而北约则表现为强防务,弱经济.  相似文献   

3.
为了营造"安全与稳定"的东部环境、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和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同时出于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考虑,2009年5月7日,欧盟布拉格峰会正式启动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并得到了相关六国的积极响应;虽然欧盟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有着强烈的内外驱动力,但由于俄罗斯因素的影响、欧盟自身的局限以及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距",未来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其发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伙伴关系升级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议题,而中印尼伙伴关系升级对加强双边务实合作、深化中国—东盟关系、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搭建中国伙伴关系升级的战略框架,以此为理论主线梳理中印尼伙伴关系发展历程,对中印尼伙伴关系升级成效进行战略评估,并就中印尼伙伴关系的深化提出建议.本文强调,中印尼应加强政策互动,深化战略对接,为促进政治互信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共同利益,深化互利共赢,实现经济上的共同发展;深化问题意识,创新具有特色的次级伙伴关系;推进人文交流,促进彼此了解,改善印尼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完善制度化合作平台,提升合作的规范化水平;推动多边合作,实现"中印尼伙伴关系+"的三方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我想谈的是东北亚的大国关系和合作前景。东北亚的大国关系主要是中俄关系、中日关系和日俄关系,而这三对关系都离不开美国,所以美国是决定东北亚格局变化方向的核心因素。首先是中俄关系。俄罗斯战略中心的东移是大势所趋,乌克兰危机与能源价格大幅下跌是根本动因。俄罗斯认为西方没有给它足够的发展空间,加之全球经济和能源供求格局的变化,导致俄罗斯进行战略东移。全球能源供求的变化、能源价格的  相似文献   

6.
2016年6月,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了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用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法对大欧亚伙伴关系提出的原因进行探讨,可以认为俄罗斯和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的内外经济困境是直接原因,而背后的深层原因,一方面在于欧洲衰落,亚洲崛起,"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欧亚大陆的经济格局和经济态势发生变革;另一方面在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欧亚大陆不稳定因素增加,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俄塑造国际秩序的愿望更加强烈。而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俄"东转"政策取得一定成果、中俄关系的提质、"一带一盟"的成功对接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新突破,为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战略,是俄打造欧亚大陆一体化的整体方案,是俄塑造欧亚大陆经济秩序的重要框架,也是俄谋求"大西洋—太平洋大国"地位的重要抓手,中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2013年2月12日,普京签署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系统地阐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优先方向;表明了俄罗斯对世界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明确地传达了新时期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与新世纪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政府出台的两版《构想》相比,新《构想》既有继承与延续,又有发展和创新。从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有关俄罗斯外交优先方向的阐述,以及普京归位一年多来俄罗斯外交实践来看,普京新任期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用力方向主要是:发展与后苏联空间国家关系为第一战略优先,全力构建"欧亚联盟",在重点发展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的同时,致力于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和南海争端大国博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罗斯通过其特有的路径与方式发挥着特殊作用,并对南海局势发展造成了双重影响。俄罗斯参与角力南中国海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动向,是其调整对外战略进而谋求拓展的一种必然体现。中俄两国需要把南海问题纳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之中加以战略统筹,在维护双方关系大局的前提之下对具体政策作出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俄罗斯企业债务增加。西方资本趁机蚕食俄罗斯战略资源企业,加速了俄罗斯进一步私有化进程,普京的国家资本主义战略受到严重挑战。俄罗斯以发行欧洲债券的方式重举国家外债应对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中俄之间传统贸易方式难以满足双边经济发展的要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稳定的利益捆绑机制。金融危机给中俄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俄罗斯对资本有需求,中国对俄资本战略投资有了新方向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地理空间对俄罗斯民族和国家而言,一直有着特殊的决定意义。自立国以来,不断进行领土扩张就成为俄罗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纵观历史,俄罗斯地缘政治态势变动的频度和幅度,在世界大国中可以说是最为激烈的。正是横跨欧亚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现实,促进了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对俄罗斯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发展走向形成影响。冷战结束后,从普里马科夫的多极化构想到普京的欧亚战略,伴随着对国家利益的讨论和认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还是回归到了欧亚大陆本身。普京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多契合点,拓展了两国合作空间,但全面欧亚伙伴关系的设想,还需要深入研究和系统评估。  相似文献   

11.
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可以定义为"东北亚地区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组织".它与目前功能性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相区别,两者是并存而非包容的关系.建立东北亚所有国家参加的经济共同体的条件较难成熟,中日韩三国必须先行一步.因此,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从近期看,就是中日韩经济共同体.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与东亚共同体可以同时推进.另外,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Northeast Asia is a particularly complex area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terms of security. China advocates a new concept of security based on equality, mutual benefits, consultation and cooperation. China is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reduce regional hot issues and lower regional tensions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a regional security framework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curity institution. The Six-Party Talk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resolving the nuclear issu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but also for forming a relatively formal framework of security organization. Among the various East Asian securit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that of China–Japan–Korea is critical with regard to East Asian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China should face and deal with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of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cooperation such as how to regard the presence of US–Japan and US–Korean military alliance, let Korea play the dominating role in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eliminate the Cold War mentality.  相似文献   

13.
林昶 《当代亚太》2002,(4):56-60
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东北亚研究机构和团体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勾勒出当代中国东北亚研究组织、人员和活动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龙山 《当代亚太》2003,(10):16-19
东北亚地区双边经济合作总体上发展很快 ,形势很好。区域多边合作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虽明显落后 ,但也在不断探索和前进中。东北亚多边合作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内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估计双边合作会有较快的发展 ,而多边合作近期内更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李承律所著《共生时代——东北亚区域发展新路线图》一书的中文版已于2005年6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虽然该书不是一本规范的学术著作,但由于其内容是作者作为一位韩国企业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对东北亚现状和未来发展长期思考和感悟的结晶,从而能够给相关学术研究以有益的启迪和素材。设想大胆而富有创意、论述充满睿智性思考是该书的突出特色。围绕如何将东北亚建设成一个共生的世界或东北亚共同体,此书提出了具体操作模式,即构筑立体协调的合作空间,使东北亚各国在金融、信息产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能够实现交融。作者预言,即将开…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能源合作与日本外交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岩  王蕴 《当代亚太》2005,15(6):25-31
东北亚国家普遍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多边合作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各方的能源安全状况,而且有利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但受制于日本外交政策,作为多边合作关键的中日两国却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合作只能在局部合作利益非常突出的场合展开.基于总体竞争、局部有限合作的判断,中国在积极主张合作的同时,必须提升能源战略,对日政策应做两手准备.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last decade, essentially since the Asian crisis of 1997–98,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Northeast Asia has been marked by three overarching trends. Economic relations have become: 1) more institutionalized; 2) more “Asian;” and 3) more China-centric. These macro-trends are demonstrated and analyzed in the paper. But by way of anticipation, numerous counter-cutting facts need also to be kept in mind. In essence, recent trends, notable as they are, have by no means reversed three counter-realities: 1) economic ties are still largely driven, less by governments and formal arrangements, than by corporations in search of profits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ies; 2) despite growing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cross Northeast Asia and between that sub-region and Southeast Asia,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remain heavily linked to global, and particularly US, markets; and 3) though China is an ever important hub in Northeast Asian trade and investment, Japan remains by far the most powerful economic player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2008, India and Japan made a joint security declaration while asserting that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ould become an essential pillar for the future architecture of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the security declaration is a step toward building an enduring security partnership. It will consider perceptions in Japan and India of the bilateral security relationship, proposals for how to give it substance, and key issues that may impede the deepe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will conclude that although there is no clear consensus as to the subs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a and Japan is likely to grow in coming years.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多边外交在东北亚和平构想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外交开始强调多边主义.但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防御性的现实主义,多边主义只是双边主义的补充.这种观点在中国的东北亚地区和平构想中有直接表现.中国虽然主张在东北亚地区通过多边主义维持和平与稳定,但基本上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和平构想中,大国之间的实力均衡和双边主义是基础.从这一角度来看,六方会谈能否成为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美国的态度以及中美关系将成为决定性变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东北亚区域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控制东亚全域,为此不但需要日本这一战略支撑点,也需要朝鲜半岛在可控制范围内保持紧张状态;日本的东北亚区域战略的目标是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并确立能够与中俄相抗衡的军事体系,这就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也需要朝鲜半岛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状态.由此美日在东北亚区域形成了战略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