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法律奠国家基石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是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所以他成为国家总理后,非常重视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国家。贪污调查局的官员说:"法律规定我们直接对总理负责,不受任何部门的干预。哪怕调查涉及总理的爱将,他也不庇护。"李光耀在国际上有爱打官司的名声。李光耀正是想通过打官司,向大家证明一个道理:领导人有权捍卫自己的名誉,但一样要遵守法律,而不能借用权力。  相似文献   

2.
李光耀用人思想漫议鄢利民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在总理任上31年,把一个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的新加坡治理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新加坡发展的经验固然可总结出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是李光耀及其领导的政党采取了一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李光耀曾说:"我...  相似文献   

3.
李光耀行政人才思想管窥许先国1990年11月28日,新加坡的一代伟人李光耀,辞去了他连任30多年的总理职务,由新一代领袖继任。人们对李光耀治国的巨大功绩和他丰富的政治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本文主要就李光耀的行政人才思想略作管窥,以启来者。"治国者如果...  相似文献   

4.
1985年8月12日,李灏被任命为深圳市长。9月下旬,李灏接待了到访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交谈中,李光耀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对李灏说:“中国不能没有特区,因为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的试验如果成功了,说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是走得通的。”事后,李灏评论说:“李光耀对特区的认识超过我们许多人。”  相似文献   

5.
李光耀父子买房﹃受审﹄新加坡廉政经受考验新加坡的廉政建设成效卓著,在国际上的口碑一直很好。但就在不久前,毕生致力于新加坡建设的新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和他的儿子、现任副总理李显龙却几乎陷入一场经济丑闻之中。事情起因于一名记者对建筑业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去年5月下旬,新加坡国会举行了为期3天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是内阁资政李光耀和他的长子、副总理李显龙购买住宅问题。辩论结果解除了人们对李光耀父子的疑虑,但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思考。李光耀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祖辈下南洋谋生定居新加坡。李光耀1923年生于新加坡,早年在当地上学,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940年到1950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中殿律师学院学习。回国后,他参与组织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担任该党秘书长。1959年6月,担任新加坡首届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新加坡1965年8月宣布独立…  相似文献   

7.
197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要求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一个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 新加坡旅游局接到指示后,却给李光耀总理打了一份新加坡不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报告。报告的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喙,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也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之外,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8.
1959年6月,李光耀出任新加坡总理。尽管他有雄才大略,但面对着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新加坡,只靠自己单枪匹马是很难胜任的,要想创建大业,首先需要一大批第一流的经济专家和其他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为此,李光耀以他博大的政治胸怀,为创建一个现代化的新加坡而广泛地招贤纳士。他首先起用的是吴庆瑞。此人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是当时新加坡较有名气的经济学博士。李光耀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于是任命他为财政部长,负责全面的经济整顿和改革。后来,李光耀两次遇到经济难题,都是这位得力助手帮助排忧解难的。60年代初,针对新加坡经济增  相似文献   

9.
视野     
<正>李光耀故居将被拆除已故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子女、遗嘱执行人李显扬和李玮玲发表声明称,他们将执行李光耀于遗嘱中明确要拆除欧思礼路38号故居的指示。有人在网上发起签名活动,要求把其故居列为国家古迹,但李显扬和李玮玲说,他们有作为遗嘱执行人的责任和作为子女的义务执行遗嘱,也希望新加坡人能尊重李光耀的遗愿。(据《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世界上廉洁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这除了得益于它的高薪养廉制度以外,还得益于其对贪污贿赂行为的严厉处罚。从以下几个案例可见一斑。黄循文,新加坡环境发展部原政务次长。1975年,因接受外商2000美元的旅游费,被判刑四年。郑章远,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原部长。1986年,他的一个老朋友承认曾于1981年和1982年分别向他行贿40万元,帮助发展商取得土地。案发后,郑单远以为凭与李光耀的私交,李会压下此案。但李光耀不徇私情。郑最后畏罪自杀,他留给李光耀的信中称,自己是“用自杀来表达对新加坡法律的尊重”。格林奈,新加坡商业事…  相似文献   

11.
<正>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3月23日因病逝世。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唁电中所说,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我见过李光耀先生很多次,对他是由衷的敬佩。他是新加坡的国父。新加坡独立之后,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从一个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崛起成为第一世界国家(李光耀语)。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地方。要知道世界上小国家多得是,有几个发展成这样的?北欧一些小国家,也多是用了100多  相似文献   

12.
1959年,李光耀当选新加坡总理。其夫人柯玉珠语重心长地劝告丈夫说:“你才35岁,无论年龄、资历,都比不上你的其他内阁成员。你只能拿中等的薪金。”她还表示“若钱不够用,就到我的律师事务所来拿。我就是你的后勤部、财政部。”随着李光耀的功成名就,柯玉珠也愈来愈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但她却从不谈政治,不爱出风头,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  相似文献   

13.
李光耀用人思想漫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在总理任上31年,把一个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的新加坡治理成了一个举世瞩目、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工业国家.综观新加坡的成功,固然可以总结出很多方面的经验,但最关键的一条,是李光耀及其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采取了一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李光耀曾说:“我们一无家底、二无资源,唯一的法宝就是知人善任,重用人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的成功是李光耀推行“人才战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错位     
程远富是宣汉县漆碑乡法律服务所主任,专职法律工作者。过去,他经常穿着一身笔挺的制服,一本正经地站在辩护席上,为别人打官司。2001年4月13日,程远富又走上了法庭,但这次他却站到了被告席上。宣汉县人民法院以拐卖人口罪判处他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3000元。  相似文献   

15.
正7月7日的《学习时报》以"大国胸怀与大国威严:习近平的国际新思维"为题转载了《习近平时代》(作者[美]熊玠)中的部分章节。作者在书中指出:已故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曾评价说,习近平性格内敛,不是说他不与你交流,而是说他不会显露自己的好恶,"无论你是否说了一些惹他生气的话,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令人愉悦的微笑。他有钢铁般的意志"。李光耀素以  相似文献   

16.
川陵 《党课》2010,(9):81-81
亚洲哪个国家的公务员最穷?缅甸?印尼?菲律宾?还是朝鲜?这个1司题即使是专家查阅无数的资料,反复核算也未必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然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却语出惊人,他在自传中表示:新加坡公务员很可能是亚洲最穷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17.
正享有"小国大领袖"美誉的李光耀是创造新加坡奇迹的主要缔造者。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领袖们在治国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许多措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这种相类似的发展之路,决定了李光耀的战略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国际事务中,李光耀这位"新加坡的圣人"可谓是国际交往中最受欢迎的人,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热切地征求他的意见,经常向他请教,而且  相似文献   

18.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哈灵顿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之上,这个国家就必然是一个“人的王国”;如果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之下,这个国家就必定成为“法律的王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法治政府中,政府的产生和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作为依据。2004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贯  相似文献   

19.
杨飞 《党课》2014,(22):67-70
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绝对称得上是新加坡乃至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他天资聪颖,曾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数学一级荣誉学位和计算机优等文凭,并一度在美国堪萨斯州参加陆军指挥和参谋培训,随后还于2004年就任新加坡总理,此后两次连任。丧偶再婚并曾身患癌症的李显龙,光环缠身的同时亦有悲情四射,颇多令人感慨之处。  相似文献   

20.
田先生是一家非洲公司的职员,因为工作需要,公司准备调他去非洲任职。就在出国前几天,他因为琐事和曲先生发生口角,争吵中他被曲先生打伤,在家休息了一个月。阳先生决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利益.起诉到法院要求曲先生赔偿医药费和误工费。打官司牵涉收入标准,田先生特意到公司开了一份收入证明,心想有了这份证据,不怕曲先生不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