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动员和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贾春旺检察长做了具体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的实现最终还要靠贯彻,尤其是在基层,在司法一线的贯彻。因此,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特邀请几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基层的贯彻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无疑有助于在检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2.
坤月 《政府法制》2014,(35):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中展现出来。与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比较,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我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法国、德国漠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是资本主义法治。这是两种姓纛根本不同的法治。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我国法治实践的根本指针。法学专业学生作为法制建设人才的后备军,更应加强教育,培养其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这对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公平正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做好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检察机关,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真正落实好,应当通过健全和落实各项实用、有效的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天津检察》2006,(3):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进展,是中国特色与现代法治的科学结合。理性审视司法行政工作的现实发展,我们在思想观点和司法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表现,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澄清认识,武装头脑,努力践行,边整边改,同时,建章立制,形成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行政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许秀云 《法制与社会》2010,(12):191-19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保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切实履行检察职责,强化服务大局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以及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等方面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这五个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检察机关要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执法思想跟上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10.
李林 《政法论坛》2023,(2):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指明了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和中心任务,而且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具有重大意义。要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轨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应强化人本意识和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敏 《中国司法》2008,(12):93-9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报告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无论是法治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都要求重视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关键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法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具有战略考量,也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的中国必然是法治中国。明确法治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定位,有利于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作为上层建筑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层面的法治,突出体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特色,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今年4月,中央政法委在北京举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命题,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意味着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彰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蕴含着法治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架桥铺路的使命,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体系化建构的新阶段,关键要处理好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要将法治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各领域。中国式的现代化要以中国式法治予以保障,实现中国特色、法治底色与人类共同价值有机融合、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尽可能统一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真诚 《法人》2011,(4):37-40
3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无疑,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要加快制订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进科学理念,它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永恒价值追求,是人民群众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7.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在全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必要着眼于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抓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牵头抓总的法治机构体系,完善以领导干部为“关键少数”的法治队伍体系。这三个重要抓手,分别着眼于宪法法律、法治机构、法治队伍,可以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三个不同的维度,系统化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当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正在全国展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因此,树立权威的法律观念是社会主义注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上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大学生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路径是:加强法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教(校);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和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努力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