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车改革攻坚:三种改革方案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车制度改革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然而迄今为止,这项改革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目前,我国各地推行的公车改革有货币化改革、公车租用、加强管理型等多种模式;国外公车管理也有严格公车采购和配备、严格控制公车私用等经验。本文从我国公车改革历史背景入手,对当前各地进行的公车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和剖析,指出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期望对当前的公车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1):10-13
一年消耗4000亿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车轮上的腐败”备受诟病。取消公车,公务交通货币化,让公务车真正姓“公”……各地各部门在争议中试水公车改革。如何破解公车改革的阻力,走出公车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这已经成为公车改革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推动公车改革,遏制公车腐败,是一项能够消减腐败土壤,提升党的形象,获取公众支持,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工作。公车改革探索已走过18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距离节约、高效、廉洁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深刻认识公车改革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系,积极推进公车改革,有效遏制公车腐败,仍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日,山东威海在全市范围内揭开了公车改革的大幕。在此之前,上海、广东、江苏、湖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14个省市和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个中央国家机关已范围不同、程度不等地推开了公车改革的试点工作,且均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减少了浪费,遏制了腐败,激活了汽车市场。可以预见,公车改革不久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更大力度地展开,因为有——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9,(10):55-55
竹立家在8月10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公车必须改革,这是全社会多年来的共识。但公车改革既是一个“经济命题”,也是一个“制度和价值命题”。改革的意义不仅要算经济账,而且要算政治账,要从反特权腐败、反“官本位”意识、树立人民公仆形象、凝聚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公车改革的参照系不是假定以前的公车消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7月29日,随着最后一批公车统一驶向位于钱江新城的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自2009年5月启动的杭州市级机关公车改革终于完成。除公检法系统和市政府3个驻外办事处暂不实施车改外,杭州全市87家市级机关共有800辆公车参加改革,这意味着杭州所有的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  相似文献   

7.
资讯快递     
《廉政瞭望》2013,(24):72-72
湖南岳阳:4000台公车张贴统一标识岳阳市在给4000多台公车安装卫星监控系统后,再次推出公车改革新策:给所有公车张贴统一标识,方便群众监督。11月,全市公务用车“岳阳市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已张贴完成。  相似文献   

8.
治理公车使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这是一个老话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正>一年消耗4000亿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车轮上的腐败"备受诟病。取消公车,公务交通货币化,让公务车真正姓"公"……各地各部门在争议中试水公车改革。如何破解公车改革的阻力,走出公车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这已经成为公车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改委目前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在2010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提案主要涉及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公车问题由来已久,公车改革试点多年,相关方案层出不穷,实施效果不如人意,社会各界议论纷纷。症结究竟何在?未来何去何从?已经不容回避,必须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积极尝试公车改革,侧重点各异。 一、货币化改革 办法:取消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按月按人发放交通费用补贴。车改后因公用车时,可通过公交车、出租车或公车服务中心车辆等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关于公车改革的一组独家策划的专题报道,日前被中央政策研究室以《社会上对公车改革的反映和建议》为题,摘编进《党建动态》。近年来,公车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廉政瞭望》这组策划包括《一道非解不可的题》、《一道难解的题》、《一道多解的题》、《国外是如何管理公务用车的》等4篇文章。文章分析了加快公车改革的理由,系统总结了当前各地公车改革的试点探索,客观分析了推行公车改革步履艰难的原因,并对公车改革如何深入推进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廉政瞭望》专题报道再获中央高层关注@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4.
张灵霞 《先锋队》2011,(3):44-46
公车改革,从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仍收效甚微。最近《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关于公车改革和北京"治堵"的文章,使得公车改革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公车必须改革,这是全社会上上下下多年来的共识。但笔者以为,公车改革既是一个“经济命题”,也是一个“制度和价值命题”。改革的意义不仅要讲“小道理”,算经济账;而且要讲“大道理”,算政治账,要从反特权腐败、树立公仆形象、凝聚民心的政治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取消公车"的呼声,"特权赎买"的追问,到"变相补贴"的质疑,再到GPS定位的监控,部分省份的部分县市先后试水公车改革,重拳整治公车腐败,但透过各省改革成效可以看出,我国公车改革仍有空间。广东"科技盯梢"还需"群众盯梢"广州利用科技手段,给全市党政机关8491台公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和用车人  相似文献   

17.
公车改革,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公车改革要改,但关键是怎么改。遵义市汇川区2004年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公车改革。经过1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竹  听竹 《廉政瞭望》2005,(12):8-10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东东莞沙田镇等单位就开始取消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199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中实行公务用车改革,范围涉及其直属机关61个部门,234台车辆,1000多名干部职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自此以后,各地公车改革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进入21世纪后,在各地党委、政府推动、指导下,公车改革愈加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胡健 《求贤》2011,(1):50-50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拟将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全部取消。然而.国家发改委对此回应称,现在并没有新的关于公车改革的文件出台。公车治理16年来,目前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高达1500亿元一2000亿元.而已有的几种改革模式也屡屡招怨,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去触碰特权。  相似文献   

20.
山东威海推行公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其具体做法是废止公车制度而改为发放车贴。有的专家评论说此次公车改革,其实是既得利益者在搞障眼法,是拉大旗作虎皮,是一场“伪改革”。也有的专家为此次车改叫好。那么,威海的公车改革到位吗?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本刊特别约请到北京、江苏、河南的学者共同讨论公车改革这一话题,以期对今后的各地车改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