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我省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这对于我们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努力做好浙江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建设“平安浙江”贵在落实、贵在坚持,这是党中央对浙江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深入贯彻中央领导这一重要批示精神,狠抓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落实工作,并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省委、省政府提出和全面部署“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已经近两年了,这一工作在全省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和谐目标定位“平安创建”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平安创建”更为正确的目标定位,这就是要创建“和谐型稳定”。为此,应正确理解“和谐型稳定”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目标深化“平安创建”。“和谐型稳定”的创建具有综合性,必须坚持综合治理方针。党…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5,(11):1
做好综治工作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我省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去年全国综治工作考核优秀省。这表明我省“平安浙江”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了中央综治委的充分肯定。自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决策部署以来,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使“平安浙江”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积累了初步经验。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而艰巨。同时, 还要看到建设“平安浙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才能卓有成效,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4.
于辉达 《今日浙江》2005,(21):32-3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平安杭州”创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总的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探索“平安杭州”创建工作的规律,认识规律、找出规律、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创建“平安杭州”。维护社会稳定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看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我们要着力提高5个方面的能力。1.不断提高分析判断局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社会稳定问题不是一个孤立、单纯、静态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到社会稳定上来。提高分析判断局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首先是要善于区分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5.
去年5月,省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我省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上,省委书记习近平对“平安浙江”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他还郑重提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总体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这是十六大以来,省委在出台“八八战略”之后作出的又一项事关浙江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又是一年红5月,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时…  相似文献   

6.
最近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了建设“平安浙江”的各项工作,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这是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出发,针对新的发展阶段,浙江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省委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深入贯彻浙江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和谐是共同的追求,平安是最大的财富”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全力以赴开展“平安余杭”创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余杭实施“再造工程”、实现“三大跨越”,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创造了良好环境。责任系平安余杭三面拱卫杭州主城,分别与海宁、桐乡、德清、临安、富阳、安吉等地接壤,交通四通八达,区位条件独特。近年来,余杭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百强县20位,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分别…  相似文献   

8.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平安是和谐 的基础。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从机 关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丽水市莲都 区掀起了建设“平安莲都”的热潮。 合力催开“平安花” 莲都区党委、政府认为,“平安莲 都”建设不仅仅是指社会治安的平稳, 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 为本,注重社会和谐,突出统筹发展的 “大信访”、“大治安”,“大稳定”的一项 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在我省开展“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所面临的形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设“平安江苏”,为我省“两个率先”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要求。推进平安创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必需平安创建活动注重以人为本,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人文工程”的要求。在“平安江苏”创建活动中,我们确定的总体…  相似文献   

10.
宋光宝 《今日浙江》2012,(17):48-49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这为我省全面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平安浙江”,就要全面总结“平安浙江”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准确把握新的目标和任务,紧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提升“平安浙江”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应勇 《今日浙江》2004,(13):18-19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浙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按照省委的要求,认真贯彻全会的精神,积极参与建设“平安浙江”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保障作用。腐败严重损害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危害党的执政地位,是政治稳定的大敌。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既要靠把…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5月省委作出的全面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建设“平安浙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有了良好的开局。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中,对“平安”、“和谐”这些重大问题有…  相似文献   

13.
刘冬生 《今日浙江》2004,(21):34-35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关键是学习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密切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今年7月,嘉兴市委根据省委的总体部署,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了建设“平安嘉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这一重大决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完全符合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促进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要求。当前,我们要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讲”教育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的指示精神,为全国县(市)“三讲”教育指明了方向。莱州市在“三讲”教育中,抓热点、攻难点,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勇于揭露矛盾,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我市群众的信访一直是比较敏感的社会问题,时有集体上访现象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三讲”教育学习提高阶段一开始,我们就按照中央关于“三讲”教育要着力解决好影响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要求,坚持开门搞“三讲”,把处理好信访案件、消除稳定隐患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来抓。结合教…  相似文献   

15.
建设“平安江苏”,公安机关要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要依法履行维护稳定的职能,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要积极探索建立社会长治久安的工作机制,实现公安工作和社会治安的良性发展;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铁壁铜墙。  相似文献   

16.
吴弋 《今日浙江》2008,(21):46-48
平安是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自2004年5月省委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以来,全省上下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贵在落实、贵在坚持”的要求,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步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专家认为,“平安浙江”建设4年多来,除了显性的指数变化,更令人欣喜的变化是,人们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普遍增强,追求和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5年寒来暑往。5年春华秋实。5年前,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为此作出了“贵在落实.贵在坚持”的重要指示。如今“平安浙江”建设已经5周年了。检阅这5年。理想和光荣高高飞翔.成就和业绩深深烙记,我们用汗水和泪水、以忠诚和严谨.获得今天奋斗的馈赠、金色的收成!  相似文献   

18.
和谐哲学观是当今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它为我们提供了重在同一、建设的理念,追求稳定、有序的理念和强调整合、协调的理念。“和谐哲学”的核心,在于倡导一种互助、合作、团结、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取向;“和谐哲学”的宗旨,在于引导事物向和谐方向发展。体现和谐哲学观的领导理念是以“治”为宗旨、以社会稳定为重的领导理念,强调统筹兼顾、多元统一、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4):22-24
山东省有9干多万人口,2700万户家庭。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2004年初作出建设平安山东的部署。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础。省妇联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的工作优势,围绕平安山东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建设,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平安。自2004年以来,我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年年掀起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9月,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在我省召开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我省经验。  相似文献   

20.
陈立雄 《当代广西》2010,(18):51-51
这是一项维稳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这是一个成功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出成效。去年以来,桂平市积极实施“维稳基石工程”,实现了信访总量下降、群体性事件下降、矛盾纠纷发案下降、信访存量下降和调处成功率提高的“四个下降一个提高”的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