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1月8日一大早,农七师一二三团十六连职工于金平,就用自家的三轮车拉了一大筐话红柿和一大筐黄瓜到集贸市场去批发。这是该团职工变冬闲为冬忙,发展大棚种植的一个缩影。 2004年,一二三团全面启动千户千棚工程,距团部只有2公里的十六连,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建成了78座日光型节能温室大棚,并做到当年建棚当年见绿见效。去年,该连大棚种植户卢江海、张红亮、于金平种植的春茬蔬菜,每座棚  相似文献   

2.
今年,二师二十二团成立了旭晟设施农业合作社果蔬直销点后,方便了大棚职工销售蔬菜。该团四连职工张锦洲加入合作社后,他在自己的5座大棚里种植了4棚大棚蔬菜、一棚圣女果。在管理过程中,张锦洲不施化肥农药,专施农家肥和沼液,生产出的圣女果和蔬菜色泽艳口感好,深受周边城乡和团场职工群众的青睐。截至目前,张锦洲种植的圣女果收益较为可观,纯收  相似文献   

3.
"大家请看,这就是六连李琼种的黄瓜,她是去年12月初自己育的苗,今年2月2日定植在这个大棚里的,从3月20日开始出菜,目前已经卖了不少钱了。"说话的是二师二十五团设施办主任丁国影。5月28日上午,由团工会、设施办、生产科组织的该团大棚蔬菜观摩培训会在李琼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召开,全团50多名大棚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参观了李琼的"样板棚",李琼  相似文献   

4.
"听完团举办的有机蔬菜种植讲课,我对今后有机大棚蔬菜前景充满了信心!"最近,农二师二十九团十连大棚职工杨道中兴奋地说。据了解,该团依托城郊经济的地缘优势,自2005年建棚以来,已建日光温室大棚720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平均每年销售蔬菜在2100余吨左右。为推进团场有机蔬菜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积雪还未消融,却已到了大棚蔬菜育苗春栽的时候,这几天是七师一二九团二连大棚种植户、兵团"三八"红旗手张仁花最繁忙的时候,她一边要忙着为刚栽好的西红柿幼苗浇水,一边还要为果园队大棚种植户们指导栽苗技术,脸上挂着汗珠,心里却在盘算着新一年的丰收前景。  相似文献   

6.
"如今咱们冬闲可有事做了,到培训室里看看科技光碟,学学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知识,真好!"说起科技光碟,农七师一二八团干南屯的农工们便喜上眉梢。干南屯是该团发展大棚经济较好的一个中型农业连队,平均每家每户都有1-2个大棚。2004年,该团积极响应师党委实施"万户万亩大棚"富民工程的号召,投资150多万元建起了72座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大棚完工后,农工们很快就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内种上了芹菜、辣椒、西红柿、油麦菜等各种反季节蔬菜。但由于以前干南  相似文献   

7.
说出农四师七十五团一连女职工王敏婷,无人不知,她是该团惟一的一家蔬菜大棚种植户,靠种植蔬菜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她今年44岁,1992年以来一直承包土地。由于自然灾害,自己经营不善,又加上粮油价格下调,造成歉收,到1999年,累计倒挂账1万余元。1999年底回陕西探亲,参观了当地的蔬菜大棚,受到了启发。回团后她根据团场蔬菜供应不足,没有温棚的现状,决心搞蔬菜温棚。2000年她向亲朋好友借款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师六十二团职工围绕团场城镇化建设,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唱"活了增收致富戏。这几年,该团种籽公司大棚种植户徐建军每年种菜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前不久,大棚种植的毛芹菜卖完,他又赶紧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苗。和徐建军一样,程强等人也靠大棚种植鼓起了"钱袋子",促进了团场职工家庭多元增收。  相似文献   

9.
3月5日一大早,二师二二三团农二连女职工、大棚种植户葛海峰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浇水、施肥、锄草,3亩多的玫瑰花棚被她打理得有条有理. 葛海峰从2008年起就和丈夫一直在二二三团从事大棚育苗,每年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这两年由于二师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大棚越来越多,单一育苗效益减少了,这让拥有6座育苗大棚的葛海峰两口子着急起来.  相似文献   

10.
"团场给我的每座大棚补贴2000元优惠政策,鼓励我们利用冬闲搞大棚种植实现多元增收,6月份我4座大棚种的草莓和油桃就卖了9万多元。"8月14日,四师六十八团四连女种植户李艳霞一边在为油桃树修枝施肥,一边聊起大棚的收入,她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今年31岁的李艳霞10年前从河南远嫁到四师六十八团四连与丈夫李刚承包65亩地种植水稻,刚开始,由于水稻是人工插秧、牛耖  相似文献   

11.
<正>农二师二十七团工会鼓励职工发展大棚养鹅,成为该团发展鹅养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团有172座日光温室大棚,今年大棚全部育上了番茄和辣椒苗。4月底,育成的苗出棚后,该团大棚承包  相似文献   

12.
5月中旬,农四师七十二团蔬菜市场上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该团去年年中建造并投入生产的温室大棚中的第一批无公害蔬菜,在该团安置的定点摊位上正式批量上市,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长垣县丁栾镇党委政府通过抓“理念转变、土地流转、政策扶持”等措施,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农业产业结构凋整面积达4500多亩,其中高效农业种植面积4200多亩,蔬菜大棚240座,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高效农业种植面积2000亩、蔬菜大棚160座”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眼下,室外还是滴水成冰,但在七师一二九团三连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张娟娟一家人却满头大汗地在近30摄氏度的棚里忙着摘菜、过秤、装箱,一旁翠绿的西芹长势茂盛,这是她收获今年的第3茬蔬菜。张娟娟从2008年开始种植大棚,在团场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从当初3座大棚到现在已成为拥有12座大棚的种植大户。去年春季,育了9座大棚的番茄苗,仅在两个月培育的番茄苗收入就达9万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2月15S,冬阳温煦。记者走进德江县稳坪镇,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随处可见农业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铁坑村生态蔬菜大棚、何家寨千亩油菜基地、金庄村3000亩生态花椒基地、长兴村生态大蒜基地、盖坪村天麻栽培基地、木叶村有机稻谷种植基地里,绿意盎然,处处流动着工人紧张忙碌的身影,劳动的歌声和笑声洒满了田野和山岗。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在农七师一二七团地膜厂工作的刘学成夫妇俩双双下岗了。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自营经济这条道路上勤劳耕耘,通过3年的努力,成为一二七团首屈一指的大棚专业户,目前已拥有5座大棚,年收入达3万多元,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2001年6月刘学成带领家人打土垒、建大棚。投资1000元建起了一座占地0.5亩的温棚并修起了水道。为了掌握技术,他就向连队有经验的老蔬菜种植户樊科学习,请他指导。经过他们两口子的精心管理,大棚蔬菜长势好,11月份小白菜、芹菜等就上市了,一下子就收入3000元。有了收入,就又有了新打算。第二年刘学成又投资2000多元把剩下的0.8亩地全部搞成简易大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二师二二三团工会通过自筹资金、募捐书籍等途径,在全团12个生产单位先后建成了面积35平方米的职工书屋,并为每个职工书屋配备了桌椅,为全团1900余名职工提供了阅读场所和各类书籍的借阅便利。在该团工会的扶持下,今年牛树秋投资近十万元建了一个全自动化蔬菜大棚,自信满满的他,这段时间可没少往农家书屋里跑,虽然蔬菜种植技术有连队技术员  相似文献   

18.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31(2):F0002-F0002
2006年3月,宁波飞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海九龙湖镇落户,首期投入资金700万元,二期投资800万元占地700亩,其中标准大棚基地500亩,露天基地200亩,公司有农业科研及蔬果栽培技术人员20人,超市配送人员200余名,带动、联营种植户200多户,现有8&#215;60米标准大棚500座,沟渠路配套设施完善,菜田排灌、大棚喷灌设备齐全;按无公害蔬菜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五月的高原,浅绿色的小草已经舒展开来,但早晚温差依旧悬殊。站在大通县台其庄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处处都能看到田地中农民务农的景象。在蔬菜大棚的种植地,我们看到村民马万福正在自家的黄瓜大棚中忙碌着,旁边钢架结构的蔬菜大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马万福告诉记者,这种新型的蔬菜大棚能节省劳动力,还能缩短蔬菜生长周期,比起之前传统的蔬菜大棚。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625座日光温室大棚里,菜农们出"奇"制胜,种植的蔬菜在库尔勒蔬菜市场独领风骚。沼气大棚收入高在八连李明的温室大棚里,李明高兴地说:"看样子,今年挣10万元又是小菜一碟。"2003年,李明自筹资金20万元和工会贴息贷款3.2万元,建起6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他利用时间差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也年年递增。去年,他在大棚边又建起了沼气,养了一群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