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16日,农四师六十九团七连维吾尔族职工多洛洪夫妇忙着采摘大棚辣椒,今年他俩种植的两个大棚青椒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全部销售,产值2.5万元。"建棚团场给资金补助,又有技术指导,今年开春我还准备再承包两个大棚,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多洛洪高兴地说。大棚里念起了"致富经"  相似文献   

2.
刘勤府,是农二师二十四团十二连的新职工。2005年才从河南清丰支边来到十二连。去年7月,该团工会鼓励职工建大棚,进行育苗来增加收入。建大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大,建一座大棚需要资金6万元。对于刚参加工作、没有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农四师六十二团四连职工陈春红靠科学种植大棚油桃,2亩多地大棚仅油桃一项收入6万元,她高兴地笑了。据统计,全团85%的职工家庭均掌握了一至两门农业实用技术,走上了致富道路。职工要加快脱贫致富,掌握科学技术是关键。近年来,该团以职工职业培训中心为主阵地,坚持"应用、实际、高效"的原则,对职工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培  相似文献   

4.
<正>每年冬闲时间,正是农二师三十团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开展得最红火的时候,"学习之冬、文化之冬、科技之冬"各项活动高潮迭起,职工实用技术培训班、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农场女主人"培训班、农艺工初级和农艺工中级技能培训班、农机修理初级工培训班一期接一期,切切实实为职工群众在冬日里送上了一份科技营养大餐。  相似文献   

5.
"听完团举办的有机蔬菜种植讲课,我对今后有机大棚蔬菜前景充满了信心!"最近,农二师二十九团十连大棚职工杨道中兴奋地说。据了解,该团依托城郊经济的地缘优势,自2005年建棚以来,已建日光温室大棚720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平均每年销售蔬菜在2100余吨左右。为推进团场有机蔬菜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7月12日,农五师工会书记胡占民将500元慰问金送到八十九团蒙古族贫困女职工欧友的手中。农五师工会、妇联在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深入基层、深入连队、深入家庭,为一线职工答疑解惑,了解贫困女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还开展了"十送"活动,即送政策、送温暖、送培训、送服务、送文化、送安全、送关爱、送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二师二二三团工会通过自筹资金、募捐书籍等途径,在全团 12 个生产单位先后建成了面积 35平方米的职工书屋,并为每个职工书屋配备了桌椅,为全团1900 余名职工提供了阅读场所和各类书籍的借阅便利。在该团工会的扶持下,今年牛树秋投资近十万元建了一个全自动化蔬菜大棚,自信满满的他,这段时间可没少往农家书  相似文献   

8.
正"我开农家乐,但是水平有限,通过这个培训班可以把菜肴颜色搭配、菜的搭配、面点等各方面水平提高,尽量做得好一点,增加收入,收获很大。"1月8日,在二师三十三团工会和就业中心"农家乐"烹饪培训班上,该团职工苟红说。地处塔里木垦区的三十三团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设施农业大棚、现代化的养殖基地、百万亩野生胡杨林、农产品贸易中心等,满足了游客的吃喝玩乐需求,职工在这里开展"农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五师八十八团工会为了提高职工素质,加紧"职工之家"的建设,不断创新建"家"手段,规范工作制度,真正让"家"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使"家"成为职工的"育人之家",为建设和谐团场作出了新的贡献,曾荣获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称号。一是丰富"职工书屋",打造成职工群众的"心灵之家"。利用职工书屋,引导职工"爱读书、读好书",为职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团工会先后为基层单位购买了价值5万元的图书并配备3  相似文献   

10.
工会经纬     
《兵团工运》2015,(8):40-45
<正>芳草湖农场建冷棚促多元增收李晓玉8月3日,看到自己的冷棚快要建好了,六师芳草湖老生地社区三连职工高维忠喜上眉梢:"趁农场好政策,我建了6个大棚,等大棚建好以后,我打算栽些辣椒或西瓜苗子,希望秋天有个好收成。"高维忠希望通过大棚种植来拓宽自己的增收渠道。在芳草湖各社区果蔬冷棚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进行钢管塑型、搭建、焊接冷棚骨架,这是该社区扩宽职工增收渠道,增加职工收入的又一项新举措。芳草湖冷  相似文献   

11.
<正>受益者变成了传播者2003年7月,在外闯荡6年的李海青回到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依托城郊地缘优势,建起了第一座日光温室大棚。聪颖的她先后6次购买科技书籍17册;还5次向中央台7套"农业致富经"栏目发函邮购大棚种植技术的光碟。次年2月,团工会和计生协会帮她贷款3万元,再建3座大棚,买回家10头猪,建1座沼气池。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当年就挣了近3万元,她被师工会评为"自营经济贴息贷款诚信户"和"自营经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二师二十九团的果园连续遭受冻害,致使果农的收入降低。团党委、工会为使果农增加收入,鼓励和引导职工发展大棚种植业和果园养殖业,使职工实现多元化增收。该团职工毛章云在自家的果园空地上建两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已3年了,每年收入就可达到3万元以上。职工华山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二师二二三团工会通过自筹资金、募捐书籍等途径,在全团12个生产单位先后建成了面积35平方米的职工书屋,并为每个职工书屋配备了桌椅,为全团1900余名职工提供了阅读场所和各类书籍的借阅便利。在该团工会的扶持下,今年牛树秋投资近十万元建了一个全自动化蔬菜大棚,自信满满的他,这段时间可没少往农家书屋里跑,虽然蔬菜种植技术有连队技术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四师六十二团职工围绕团场城镇化建设,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唱"活了增收致富戏。这几年,该团种籽公司大棚种植户徐建军每年种菜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前不久,大棚种植的毛芹菜卖完,他又赶紧种上了黄瓜、西红柿苗。和徐建军一样,程强等人也靠大棚种植鼓起了"钱袋子",促进了团场职工家庭多元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的一天,当笔者走进农二师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宋义启夫妇的小院时,他正忙着为新育的大棚菜苗浇水,他们笑着说:"今年这8分地的大棚仅育苗就可挣到1500元左右。"该团大力提倡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收入。农户在管理好大田作物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小院的小天地里作起了致富的文章。该团经过危房改造后的农家小院  相似文献   

16.
正"团工会给我扶持了6万元贷款,我把四个大棚都种上了秋延迟蔬菜,到年底预计可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这样我就可以基本脱贫了。"9月2日,二师二十五团一连职工张勤玉说。今年,二十五团工会通过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招"扶贫措施,采取政策帮扶、技能培训、资金支持、产业带动、典型引领、就业安置、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悉,截至8月底,二十五团工会为286名困难职工提供帮扶资金300万元,为138户职工提供创业资金1284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刚过,十师一八二团二连职工张晓荣的温室大棚内各类蔬菜长得正旺。"一年挣个10万元不成问题!这也多亏了咱们老邹,有了他5万元资金的帮扶,我现在不仅承包了大棚、还养了羊又种了地。"2月12日,正在大棚忙碌的张晓荣高兴地说。张晓荣所说的老邹,就是兵团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劳动模范邹金波。扶贫帮困送温暖"党员嘛!不但要自己带头致富,还应该带领其他人一起致富,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这是59岁的邹金波平常说的一句话。连队职工赵建新、殷建国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二师二十四团工会紧紧围绕"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鼓励职工多元增收,通过发展高效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办工厂、建大棚、跑运输、兴餐饮服务等,使该团职工从以往长期依赖大田种植中走了出来,多元增收撑起了职工致富的半壁江山……农业种植突出特色高效"我从四川来二十四团20年了,  相似文献   

19.
去年,农二师二十四团自营经济实现总产值1.5亿元,自营经济从业户均收入1.25万元,自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职工致富的有效途径。二十四团工会始终把发展和壮大自营经济作为致富职工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发放自营经济小额贷款1507万元,加大对自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团工会牵头成立了"养猪协会"、"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一师三团工会邀请该团多元增收示范户、种养殖能手、致富状元等8人,深入全团22个农、牧业单位对职工进行自营经济多元增收实用技术培训,全团2294人(次)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上,这些"土专家"通过现场授课、典型案例分析、和职工群众你问我答等形式,对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等涉及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并针对职工在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当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