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斯科专电 9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格鲁吉亚国务委员会主席谢瓦尔德纳泽和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议会主席阿尔津巴在莫斯科“总统饭店”的会议大厅签署了最后文件,决定从9月5日12时起在阿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 9月9日晚,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启程访问日本前三天,总统首次访日的准备工作已基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专电举世瞩目的俄罗斯全民公决在4月25日举行,约10600万18岁以上公民对一年多来的叶利钦总统和他推行的政策作出自己的评价,并对是否重新选举总统和人民代表表达自己的立场。此间26日透露的初步结果表明,总统叶利钦和议会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10月27日,位于苏联北高加索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进行大选,47岁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当选该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1月8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宣布此次选举无效,并决定从9日起车臣一邱古什共和国进入紧急状态。11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否决了叶利钦的这项命令。次日,叶利钦宣布同意议会的决定,13日罢免了派往该地区的总统代表阿尔萨诺夫。 事件的反复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一些外国报纸认为,北高加索一个不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政坛骤变意味着什么万成才今年3月23日,当地时间10时,莫斯科电视台中断正常转播,宣布叶利钦总统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任命基里延科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27日,叶利钦提名基里延科为政府新总理。4月10日,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否决这一提名,但叶...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专电叶利钦总统为他主持召开的制宪会议确定了两项基本任务:制定一部统一的新宪法草案和制定出通过新宪法草案的机制。会议5日开幕以来的一周进程表明,会议虽然“正常进行”,但被三大问题所困扰。今年4月25日举行全民公决后,叶利钦总统把制定一部新宪法来取代经修改的1978年现行宪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3月20日至29日,俄罗斯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机关之间围绕叶利钦总统宣布在全国实行“特別治理”爆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 统叶利钦宣布辞职,在此之 前的12月9日至10日,叶利钦由莫斯科飞到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第二次不打领带、不铺红地毯、家庭式的非正式会晤,这成了他任内的最后一次出访。在宣布叶利钦总统访问中国时,还宣布他推迟了原定在12月下旬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巴黎的会晤。这说明叶利钦总统高度重视他与江泽民主席的这次会晤。意义非同寻常的元首会晤 此次世纪末的访问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 1999年里,国际上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自冷战结束以来的重大事件。 以美国为首的北…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专电1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从非洲之角索马里风尘仆仆赶到莫斯科,受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热烈欢迎。次日,两位总统经过不到两小时的会谈就正式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根据这项条约,2003年1月1日前每方只能拥有3000枚至3500枚核弹头,即在10年内把双方现有的战略核武器  相似文献   

10.
虽 然叶利钦退休之后享受的待遇无法与美国退休总统相提并论 ,但却是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望尘莫及的。位于莫斯科西郊豪华的戈尔基———9号别墅、轿车和在克里姆林宫里的办公室还都为叶利钦保留着。今年4月5日 ,叶利钦领取了退休证和老工作者证。凭着这个总统退休证和普京的总统令 ,叶利钦每月可以领取1.2万卢布(约合500美元)的养老金。凭着老工作者证 ,叶利钦可以享受一切社会保障待遇。退休之后的叶利钦在安享晚年之际 ,一直没有闲着。除了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外 ,还在极力地满足着自己的各种兴趣和爱好。搞建筑出身的他在…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专电 7月9日,俄罗斯公布了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的正式结果,现总统叶利钦得票率为53.82%,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获得4O.31%选民的支持,另有4.83%的人对他俩都投了反对票。 叶利钦争取连任成功。在7月4日宣布选举初步结果时,他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国各党派实行和解,团结一致,振兴俄罗斯,同时任命切尔诺梅尔金再任总理,组织新政府。他的就职典礼将于8月9日举行。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专电 7月开始,苏联进入了休假季节,然而首都莫斯科的“政治热”并未因休假季节的到来而有所减退。7月25日和26日,苏联共产党举行了中央全会。8月2日和3日,以俄罗斯联邦副总统、俄共中央委员鲁茨科伊为首的部分俄共党员在莫斯科开会,宣布成立“俄罗斯共产党人民主党”。8月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颁布的“非党化”命令开始生效。8月6日,拥有800多万党员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也召开了中央全会。鉴于俄共是苏共的骨干和主力,而叶利钦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7,(1)
叶利钦回到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3日上午回到了他在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府。在同记者谈到面临的首要任务时,他指出要偿付拖欠的工资、养老金和军饷。塔总统与反对派签署协议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和联合反对派领袖努里12月23日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旨在结束内战的“关于莫斯科会晤结果的协议”,以及关于民族和解委员会职能和权限的议定书。根据签署的文件,塔政府和反对派承担义务,将于1997年7月1日以前完成所有谈判,恢复国内和平,并将宣布大赦,交换战俘。过渡时期将成立民族和解委员会,其成员很快将通过谈判确定,委员会将以反对派人士为首。  相似文献   

14.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将于3月19至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重点讨论北约东扩、削减核武器以及俄美双边关系等问题。北约东扩计划则是这次会谈的主要议题。 叶利钦和克林顿这次在双边关系发展不畅、双方龃龉增多、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举行会晤,能否消除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障碍,象叶利钦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希望的那样产生促使俄美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专电 11月中旬,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一系列命令,批准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经济改革的10项决定。这是刚刚改组后的俄联邦政府为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而采取的第一次重大行动,也是叶利钦为实施经济改革计划而制订的第一批具体措施。 这10项决定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归纳为3个方面: 第一、改革工资和劳动报酬制度。从1991年12月1日起,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机关和组织的工作人员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3)
叶利钦总统中亚之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两次推迟对哈萨克斯坦的国事访问之后,终于在10月12日访问了阿拉木图。此前,叶利钦于11日至12日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叶利钦总统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了最高级会晤。两国总统签署了哈俄1998—2007年未...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专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6月17日在莫斯科郊外经过紧张的秘密谈判,达成了由两国平均瓜分前苏联黑海舰队的协议,为最终解决争论达一年半之久的该舰队归属问题奠定了原则基础。黑海舰队是前苏联海军4大舰队之一,拥有45艘大型水面舰只、300多艘中小型舰只、28艘潜水艇以及近300架作战飞机和直升飞机,其司令部设在黑海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独联体10个国家首脑5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最后,除土库曼斯坦以外的9国首脑达成了成立独联体国家第一个常设行政机构——协调协商委员会和执行秘书处的协议,并签署了一项同意成立独联体经济联盟的宣言。这被认为是独联体加强经济合作的重大事件,叶利钦总统甚至称这是独联体活动中的“转折点”。关于成立经济联盟的宣言称,将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使商品、服务、资金、劳动力等在共同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19.
叶利钦总统决定出兵车臣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车臣危机使俄罗斯的政治局势更加严重,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车臣危机的影响 “民主派”内部进一步分化以盖达尔的“俄罗斯选择”为首的“民主派”坚决反对叶利钦出兵车臣的决定。在1994年12月11日出兵的当天,盖达尔率先在莫斯科举行抗议集会,指责叶利钦“断送了民主”,扬言要撤回在政府中任职的“俄罗斯选择”的成员,要求原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等人辞职。沙赫赖领导的“俄罗斯统一和谐党”持模棱两可态度,与“俄罗斯选择”拉开了距离。“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认为,靠军队解决国内问题,说明总统、政权的命运已岌岌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4)
俄同车臣反政府武装达成停火协议 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车臣非法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分别率领的代表团5月27日在莫斯科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自6月1日起,在车臣实现全面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行动,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两周内释放所有被扣战俘和人质。停火协议签署后,叶利钦28日对车臣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并于当天返回莫斯科。但在停火协议执行的第一天,俄联邦部队在车臣遭到非法武装12次袭击。 车臣危机爆发于1991年,当时任该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同俄联邦闹分裂,俄当局为维护联邦统一,于1994年底出兵车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