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开放初期探索道路时的一种谦逊,那么,习近平同志的“鞋子论”则可以说表现出了我们党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对自身发展道路的一种自信,两者有内涵、思维方式、目标上的一致性。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得稳、走得好?关键是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的独特国情。独特国情不仅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还包含着我们独特的文明、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奋斗,这些都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道路。在道路问题上,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不能指望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相似文献   

3.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得稳、走得好?关键是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的独特国情。独特国情不仅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还包含着我们独特的文明、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奋斗,这些都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道路。在道路问题上,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4.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思想理论上的最大亮点,无论在党的理论创新历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进一步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等一系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在当今中国尤为重要。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此,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相似文献   

5.
常培育 《前线》2012,(11):7-9
道路决定前途命运,道路关系兴衰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号召,为我们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迈向新征程的步伐。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个民族和国家最终形成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总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选择过程。这种选择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无法回避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坚守和制度创新。制度坚守,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制度创新,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22):20-21
我们说中国道路走得对、行得通,不是哪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实践作出的有力回答,是历史和国际对比得出的深刻结论。我们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道路和制度紧密相连,道路的成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中国选择自己独具特色的制度,是大浪淘沙的结果。近代以来,中国试穿了各种各样的“鞋子”,甚至想照搬西方制度的“飞来峰”,但最终都没有成功。价值理念是发展道路的内核。  相似文献   

8.
一、关键词:理论优势 我们党成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哲学依据,也有对苏联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历史依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构成了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道路自信要科学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国情,以及要有拒走"老路"与"邪路"的自觉。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文献中,“中同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就日前掌握的资料看,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党的文献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的表述。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多次强调坚持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在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中国梦"的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而动态发展",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强劲的载体",中国梦"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实验方法特征初探□曹纪刚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邓小平领导设计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引领我们走向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全面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持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因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已经形成,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增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因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道路。增加"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因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年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并正确处理三者关系,取得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20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发展的道路、阶段、动力、战略和基本条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发展道路上,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摒弃了前苏联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轻工业严重滞后的工业化道路和排斥市场的僵化经济体制模式,也…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逄先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最新、最重要的一部著作集,也是他最重视的一部著作集。从开卷篇十二大开幕词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全书的主题,中间展开,到终卷篇南...  相似文献   

17.
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探索,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向着光明的未来努力奋进。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陈晋 《学习导报》2012,(24):12-13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以来,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的认识,根据实践的发展,逐步丰富和深化。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标题和主题,对中国道路的认识,都有标志性的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突出地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而且在如何概括、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这个问题上,作出了迄今为止最系统、最为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刘欣华 《新长征》2011,(11):4-5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关于"科学发展"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就曾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