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国初期,美国面对自身国力弱小,无法与英法欧洲列强抗衡的险恶国际形势,开国元勋们以灵活的务实精神,成功地实施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为新生的共和国集中精力于国内建设创造了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赢得了发展时间,拓展了生存空间,为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的稳步、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本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初衷所在。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创新空间扩散研究和详细分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效应、表现形态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经过18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有效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体系,而相应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至今还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组织机构注册登记与代码赋码工作严重脱节,目前的代码管理机构难以承担相应的协调职能。这些都直接阻碍了国家电子政务4大基础数据库之一的法人库建设。今后,应首先加强代码相关的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将机构准入与赋码合并进行、机构身份管理与部门业务管理相分离的大部门管理体制,统筹组织机构登记注册、赋码、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以及有关统计和经济普查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为缓解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家决定实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为做好我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措施顺利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协调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协调小组成员名单组长: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常务副组长:穆虹自治区副主席副组长:郭文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国林自治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七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得失可知,厘清权力边界是机构改革的基础和关键。下一步改革原则上应以结构调整替代机构精简,重点应在完善配套改革的基础上理顺行政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凤 《重庆行政》2008,(1):20-21
一、统筹城乡和大部门体制的提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7年10月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大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大部门体制在我国的首次提出,意味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即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构建富有综合性、协调性的政府行政体制模式——大部门体制。而同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两个新生事物的同时出现,如何去寻求二者的契合点,捕捉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就成为了当今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体制模式,推行大部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中,如何再造部门文化、调适部门利益冲突、实现对大部门组织的监督和党政权力的对接,是大部制改革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而如何正确把握大部刺改革的节奏和推进方式,跟进配套改革措施,则是大部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鄂政发[2008]6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内各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  相似文献   

9.
顾严  ;杨宜勇 《求索》2008,(7):1-4
本文从吸引了国际视野的几个经济一体化案例入手,考察了一体化过程中的著干重要因素,提炼出一体化成功的两个备件—波动趋同和结构互补,并分析了政府对一体化的影响。长株潭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基本满足波动趋同与结构互补这两个条件,如果能够进一步做到“两个具备”,即建立健全具备高度协调权限的统筹机构,完善形成具备配套升级能力的产业结构,将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助于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英吉利海峡现代化海底隧道车和欧洲联盟成员国间取消国境签证后,给犯罪集团中的流窜犯罪活动大开了方便之门,英法两国的黑社会组织抢劫银行等犯罪活动空前猖獗。它们以合法经商作掩护,暗中却干着以抢劫银行为主,并贩卖毒品、军火和开妓院、赌场等多种犯罪活动。据欧洲联盟经济和犯罪研究部门调查统计,英法两国的有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部门利益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它的存在阻滞政府职能转变,破坏法制统一,滋生寻租腐败,使改革与初衷发生偏离,成为建立现代公共行政体制的器质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制度建设,从体制和制度上有效治理部门利益,才能推进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12.
李哲 《思想战线》2006,32(4):117-120
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发挥产权制度的调节、激励和约束功能,并适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是突破体制性弊端、解决国有企业低效益的关键;但发挥产权制度功能,仍面临诸多难题,需要在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借鉴西方国家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调整政府的城管职能,实行政事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社会化改革是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经历了由单纯的精简机构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过程。以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实质是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当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已全面展开.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向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进。  相似文献   

15.
闫海  兰天 《长白学刊》2021,(2):85-91
市场准入告知承诺制是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市场准入领域实现经济效益和交易安全衡平的重要改革。我国市场准入告知承诺制的法律尚不健全,适用范围、事前审查、事中监管、事后惩戒及责任承担等法治建设亟待推进。市场准入告知承诺制在一般性市场准入应当予以广泛适用,但特别许可市场准入应当避免对实质审查的替代。市场准入告知承诺制应当建立信誉审查机制、第三方评估等事前审查,通过部门监管责任明确、"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健全及社会监管引入进一步强化事中监管,明确对虚假承诺的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等事后惩戒,并且完善行政主体对申请人、虚假承诺对第三人损害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制改革的实践诉求与目标指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大部制既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政府机制改革的共识,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和实践诉求,其目标指向是构建"统一、高效、精简、廉价"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票制度的功能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票制度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创新。随着地票市场的发展,地票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同时,作为一项改革,地票制度面临的土地发展权和土地保障能力的公平性、地票交易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票基准价格测算及收益分配等问题也应受到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地票交易制度的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地票的实质,从地票价值构成角度构建地票基准价格和地票收益测算体系;从农民财产权转移角度建立地票收益分配机制;从区域发展权转移角度和区域发展能力减损角度制定国家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补偿与奖励政策;构建地票制度运行的监测预警体系,促进地票制度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张军  贾栋 《中国发展》2013,13(3):44-51
成都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引发全国各地竞相学习和效仿,河南省土地改革饱受争议。河南省在实施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省情对农村土地使川制度相应进行了改革,在全面分析成都土地改革成功背后的逻辑,以及与河南省农村土地改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该文对土地收革本身和与之相关的真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中国未来农村土地改革提出了提高农民在上地增值收益中分配比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破除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发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而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在行政性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程中,应当借鉴发达国家财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同时强化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由于这一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很不适应,虽经几次改革,但仍未到位,且时有回溯.因此,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